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网络诈骗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对网络诈骗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其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这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和平安定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张丽鹃 《科学咨询》2023,(10):97-99
随着电信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电信网络诈骗问题尤为严重。笔者以中职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分析中职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对当前网络安全教育的看法。同时,笔者结合中职学生的群体特征,探讨中职学校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州各高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遭遇电信诈骗的通常特点是:大学生人群集中,经常成为广撒网式诈骗的对象;由于大学生多数离家住校,不法分子利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进行诈骗的案例也多发;大学生对于求职和网络购物的需求大于普通市民,所以电信诈骗集中在这些活动中。具有突出特点的犯罪在预控研究中尤其适合采用惯常行为理论,因此该文有针对性地从潜在被害人的角度提出高校电信诈骗预控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时代的大学生俨然已经成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主力军,但是双刃剑也就此产生,不法分子紧紧盯住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导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现状思考入手,深挖背后原因,通过建立三重维度预防模型,顺势提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利用手机短信骚扰、诈骗,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予以打击,2004年6~7月,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打击治理利用手机短信和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近日在上海,运营商和公安机关联合打击有害短信,并采取了强行停机和冻结账户等措施。我们在为这些措施拍手称快的同时不禁疑问,短信诈骗为什么屡禁不止?一是短信发送成本低、收益高。手机是一种投资低、风险小的诈骗工具。诈骗活动在移动短信平台和移动网络内进行,不法分子不需要和被骗者面对面。此外,无需申请经营许可证,只需花费数千元购买SIM卡、手机、手机短信群发器等简单设备,即可通过发送短…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网络支付业务的创新性、跨界经营和客户自主远程操作的特点,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务端系统漏洞、客户的风险意识参差不齐,特别是第三方平台风险防控水平和能力的不可控性,给银行网络支付风险的管理和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客户不慎将账户相关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就有可能账户资金被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支付转移欺诈。网络支付欺诈事件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目前来讲,电信欺诈、钓鱼欺诈和网站信息泄漏是目前三种主要的网络支付诈骗类型,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在改变人们利用信息行为的同时也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受用户对信息需求而发生了变化。文章从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提出有效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晔 《决策与信息》2010,(12):29-30
诈骗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偷逃高速公路的过路费。诈骗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在行为结构上与传统的诈骗财物的犯罪有所不同,这种行为究竟是否归入诈骗罪范畴存在疑点。从法益理论来看,诈骗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同样侵害了权利人的刑法法益,即由于诈骗行为的发生,权利人无法依据民法对较大数额的财产进行救济。我国需要将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改为“财产”,使其包含“财物”和“财产性利益”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时代,大学校园频繁发生非接触式案件,主要是通过电信网络引发的诈骗案件。这些案件牵涉范围广泛,涉及金额巨大,侦破难度较大,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了影响。校园安全不仅涉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且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一。然而,大学生在情感、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上存在局限性,导致他们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和安全。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以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本文将重点阐述在网络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校园电信诈骗愈演愈烈,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最为现实的安全隐患。本文归纳了校园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分析了校园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并从国家、社会、高校、学生个人4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从电算化到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Excel对诈骗案件源数据进行存储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取对案件分析有效的训练样本,然后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对诈骗案件内部属性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挖掘,实现了从大量诈骗案件信息中获取潜在的、有用的情报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辅助破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上天下地,登堂入室,网络无处不在;攻防兼备,无孔不入,网络无所不能。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信息化时代,网络的重要性怎么评估都不为过。然而,如同水能载舟也可覆舟、药能医病也可害人一样,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它在极大地方便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防范风险的成本。黑客攻击、网络诈骗时有所闻。军国大事更离不开网络,安全防范任务更艰巨。越是强大的东西越脆弱,小老鼠能制服大象。  相似文献   

14.
简介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单证诈骗问题,列举了单证诈骗的7种类型,并分别用案例说明了其危害性,进而分析了单证诈骗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预防单证诈骗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参考信息资源的开发并给现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概念出发,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国安  王叶 《管理科学》2000,13(4):12-15
简介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单证诈骗问题,列举了单证诈骗的7种类型,并分别用案例说明了其危害性,进而分析了单证诈骗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预防单证诈骗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犯罪份子利用网络途径进行诈骗、盗窃、洗钱等活动现象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具体阐述了不同的电子支付途径下的洗钱活动的模式和特点,并结合我国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银行承兑汇票是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2003年前三个季度,企业利用票据融资就达1万亿元之多。随着这种融资方式的日益广泛,不法分子利用其诈骗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内全国金融系统共发生票据诈骗案450余起,涉及金额约为20亿元,票据诈骗已严重危害着银行和企业的资金安全。 当前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的主要特点:一是诈骗范围呈扩 大趋势。近几年来,从媒体和有关资料显示,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均有承兑汇票诈骗行为存在,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伪造、变造假银行承兑汇票发生的案件就越多;二是诈骗金额越来越大。承兑汇票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互联网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网络零售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传统零售企业进军网络零售场已是大势所趋。该文阐述了传统零售企业涉足网络零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告诈骗已经泛滥成灾,成为一大社会公害,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广告诈骗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在不断扩展,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本文分析了广告诈骗的5个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