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的最佳状态.只有建立并发展健全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一、和谐社会背景下对公民社会的解读基于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公民社会的不同解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把公民社会定义为一个与政治社会(国家)和经济社会(企业)相对应的概念,指相对独立的、具有一系列社会价值和原则的社会组织.它享有相对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性,介于国家和家庭、企业之间,是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和价值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非国家和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和机构,包括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集团和公民自发组织的运动等新生的社会系统.它呈现为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协商民主为中轴,各种利益并存、各方独立性与个性共生的多元化差异领域,并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共同构成新的社会结构整体.  相似文献   

2.
非政府组织,,指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给供应能力不足的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非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构成了公共服务多元化主体模式中重要的一元。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能力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积极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非政府组织在决策机制、人才管理机制和自律机制上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只有这样非政府组织才能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为政府解忧,为社会谋福利。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共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是现代社会组织重要组成的组成部分,两者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已经逐步等到了社会的认可。为了使二者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我们有必要将政府公共组织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联系和区别加以分析。本文最后对如何促进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山鸽 《领导科学》2012,(29):37-39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参与地方治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非营利组织从公民社会的行动者兼任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私人性到公私兼具.这些变化对非营利组织、公共项目管理和民主的性质有着深刻意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非营利组织怎样才能有效地在广泛多样的环境中解决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国家介入社会的方式非常关键,它关系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若要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首先要集中关注和系统了解这类工具,深入分析公民社会自身组织形式与其承载的功能是否相适应,重新策划国家的作用,改良公民社会自身组织机制 在社会组织数量不足、能力尚弱、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撑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尚面临如何有效地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体系的形成,非政府组织逐步成为不同于国家和代表国京的政府的行为体,且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采越重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社会公益性、志愿性、非政党性、组织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着区别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但同时也决定了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如缺乏权成性、关注领域相对狭窄和自身发展的滞后性。为促使非政府组织更好的发展,应针对其缺陷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侯瑜 《管理与财富》2009,(7):182-182
随着我国“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逐步形成,非政府正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参与和协作力量。然而要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必须正视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困境,通过政府和非政府双方的共同努力来提高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今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除了中国政府表现出了空前的速度和反应之外,人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地震灾区一批批主要由自发志愿者组成的救灾队伍也火速赶往了前线。除了政府和军队以外,非政府组织参与救灾的惊人速度和庞大的数量让国人惊叹。然而,这些非政府组织出现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抗震救灾贡献了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们补充了政府的功能、发挥了政府所难以发挥的作用。这对于改变中国大陆"强政府,弱社会"的治理格局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治理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顺利推进。理论上,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有望在农村治理中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扩大农村社会福祉。但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农村治理还面临着合法性、资金、人才、治理能力等现实障碍,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并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更高效地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9.
元治理理论认为"一主多元"的主体结构是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转型和发展时期的结构。元治理理论主张由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单元组成主体结构;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担任元治理角色,与多元主体处于平等地位,只是各自的职能不同;注重多元主体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元治理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充当元治理者角色,社会组织充当协调者角色,公民充当践行者角色。  相似文献   

10.
NGO是非政府性质的公共机构和组织实体,是政府与社会的联结纽带,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载体。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点,NGO的发展和健全是实现其转变的重要途径。政府既要加快自身职能转变,将一部分社会管理事务交给NGO来承担;又要积极培育发展NGO,为顺利承接政府转移出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作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走出"政府强、社会弱,社会弱、政府又不得不强"的怪圈。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承认,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造成了冲击和挑战。社会管理体制和技术的创新,允许辽宁省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综合志愿服务、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参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和加快基层民主进程,补充政府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实现良好的治理成果。为了确保辽宁省非政府组织继续健康发展,并积极地服务社会、参与治理,需要从社会治理的制度支持和非政府组织的主体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共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在这个多元化的治理结构中,尽管许多非政府组织、公众都可以参与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政府仍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之所以如此,在于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有权制定对公共治理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政策,选择制度安排等。因此,政府自身的好坏,治理的有效性,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也会直接影响着公共治理的结果。而中国社会中目前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绝大多数都与政府自身的公共治理能力、水平有关。对于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温家宝…  相似文献   

13.
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政府、社会三者互动的形式,既是政府过程完善的需要,也是政府过程完善的结果。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涵义、内容与形式的前提下,充分把握住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功能,才能更好地领悟指导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策导向,从而更好地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王璇 《经营管理者》2013,(30):123-123
<正>一、认清第三部门第三部门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3年由列维特等人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流行,在我国的兴起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非政府组织。在现今,我们将社会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大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而相对于社会领域的活动组织主要是政府、营利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从政治角度解析,非政府组织应该剔除国家政权的影响,是除了国家政府以外的其他组织。在经济领域,企业等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公民作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主体,理应承担起治理现代化的重任。社会治理与协商民主制度的推进,要求给予公民更多在公共场合进行商议的空间,从而使公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培育出符合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成熟的公民素质,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在社会治理活动中,从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社会及公民与公民的关系层面建构社会治理体系中公民素质的应然状态,有助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治理事业。通过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组织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公民用符合民主法治程序的方式实现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善治中形成公共性的累积,在社会和历史中实现公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樊红敏 《决策》2010,(8):78-79
让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以及媒体制度化地参与到廉政治理和廉政监督当中。显然符合廉政反腐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以及“体制外”监督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谈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不能不谈社会。究其本意,治理是国家与社会的合作。社会和政府合作达成的基础性条件在于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本。中国共产党能否在未来的政治进程中获得新的政治空间,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对公民社会的成长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能否积极主动地培育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8.
方蔚  徐凌 《管理科学文摘》2013,(18):102-10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公民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完善社会区域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本文客观考察了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的缘起及意义,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区域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核心因素,是公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争取、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界定”弱势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瓶颈和原因, 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势在必行。从政府理念、监督机制、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等视角出发,提出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李以所在《现代国家治理:西方的经验和教训》一文中分析指出,要实现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作为后发国家,就要对西方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进行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实施现代国家治理的经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注重依法实施治理。法治的价值已经渗透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洋溢着法治精神。二是注重社会自治。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和公民的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一体两翼,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三是注重智库建设。智库介入政府决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重要政治现象,智库的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清醒地正视西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