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迅猛,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被冠以差生之名.此时的学生正处在心理上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的矛盾状态,处在心理和生理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容易存在思想偏差和心理问题,这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
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留守学生"队伍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学生"比例达学生总数的15%左右.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留守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中很多人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6,(Z1)
每个班的优生、差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确也有少数学生难以跟班,成为所谓的后进生。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诸多的因素中,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促使后进生的转化,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于辉勇 《职业》2008,(15):72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 "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全面状态."由此可见,一个人健康与否,不仅看他的身体是否有病患,还要看他的心理状况如何.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技校生未能考取普高,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因此,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作为教育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首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其次,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完善心理咨询室的软硬件建设,对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第三,优化第二课堂,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笔者以一个具有行为偏差特征的技校学生为例,介绍一下心理咨询的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韬 《职业》2010,(15)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14~20岁,这一时期正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冲突最多的时期.从现实情况看,随着普通高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7.
胡蓉 《职业》2007,(12):38
一、职校生的各类心理问题   职校的学生入校时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他们中许多人是由于考试成绩偏低而进入职校学习的.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行为上的差生成为了职校学生的主体,他们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心理问题.   ……  相似文献   

8.
从媒体报道到身边耳闻,我们经常听到校园中的“心酸故事”:有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绿领巾、特殊作业本等让不少孩子饱尝自卑的苦涩;有的课堂劣习,对“差生”嘲笑、侮辱,施加“精神软暴力”,直接伤害了孩子们的稚嫩心灵;有的教育目标,一味以分数为指挥棒,对学生心理状况不闻不问,导致各种心理隐患,甚至酿成自杀等极端行为.本文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托,浅析加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我们要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利用创新教育理念,唤醒"差生"的思维。本文通过论述"差生"的创造性人格,在创新教育理论下对"差生"的教育进行思考,从而使我国众多的"差生"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10.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切身的体验,那就是自己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往往与愿望相背,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这其中有诸多因素,如教师自身能力水平、方式方法、教育时机、学生的心理因素、家庭、社会因素等。本文重点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分析学生心理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祝洪海 《职业》2013,(20):82-82
差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学校的班级授课制度、课程和管理规定是造成差生现象的重要因素。差生的存在对教育带来了冲击,同时也成为改革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差生给教育带来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教师的天职和责任就是用爱心呵护,耐心引导,细心观察,恰当激励,适时批评,帮"问题学生"回归常态.但是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倔强,若批评方式、时间、地点、用语欠妥,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在问题学生的转化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冀永梅 《职业》2012,(27):94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老师已经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不可忽视差生,必须重视差生的转化。要达到此目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差生。一、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后进生有如下心理特点。首先,他们在情感、意志方面"个人主义"严重,不关心别人,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自尊心强,又背着沉重的"学习差"的包  相似文献   

14.
从技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分析来看,做好数学课差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艰难、细致的任务,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心思和汗水,积极从多方面探索有效途径和对策.笔者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微 《现代交际》2012,(7):101-102
儿童行为的功能性评估是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问题行为的心理行为的大门,是心理学工作的工具性、技能性知识,对于心理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本文就国外儿童行为功能评估系统操作和测评记录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一、职校生的各类心理问题职校的学生入校时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他们中许多人是由于考试成绩偏低而进入职校学习的。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行为上的差生成为了职校学生的主体,他们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是伴随着教育公平政策的推行,"重点"的取消也带来了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差生问题普遍化。差生问题正逐渐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课堂管理者的头等难题。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外在表现可以将差生分为多种类型,本文以"毛同学"的实际案例为出发点,对"偏激型差生"的管理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偶像崇拜偏差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偶像崇拜偏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崇拜对象的偏差,二是崇拜层次的偏差.青少年崇拜偶像偏差现象与青少年"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冲突、同侪崇拜的心理、青少年思维品质的表面化与片面化、归属需要引发的从众心理、晕轮效应式的审美心理及大众传媒的舆论及宣传偏向等因素有关.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进行正确的引导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行为偏差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表现为厌学、述课、撒谎、偷窃、自卑等逆反心理及行为.多数学校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的同时,也应以矫正学生行为偏差为重点,通过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外部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可对矫正小学生行为偏差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伦华 《职业》2013,(14):57-58
责任来源于使命、压力和危机;兴趣产生于内在心理的驱动,它们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二者是能够相互转化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培养模式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难度.如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巧妙地应用这两种杠杆作用,就能达到最佳的教育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