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我的小侄女在中国读完大学后,又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过了几年留学生活。在这几年里,她不仅爱上了这个有着火红枫叶和美丽郁金香的城市,而且在当地找到了心中的另一半。几年恋爱谈下来,她终于有了成家的打算。前段时间,她要结婚了,让我赶到加拿大参加她的婚礼。我到了加拿大后才知道,侄女和侄女婿正忙着做一项科研工作,根本没有工夫打理他们的婚事。时间很紧迫,他俩急忙拿出一叠叠请柬让我去发放,并要我帮着他们向亲友索要礼品。看了附有礼物清单的红色请柬  相似文献   

2.
霍尔从交际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关于解释人类交际活动受文化和语境因素制约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而且被应用于跨文化对比、文学、写作等领域。本文把高低语境文化理论的观点应用于中美正式请柬写作模式的探究,通过对选取源自1990-2010为时间跨度段的中美正式请柬作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力求证明该理论对请柬写作结构和请柬写作策略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以及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每周电脑报》等多家IT报刊的总负责人刘克丽,在业界有着"IT第一名记"的美誉。你若是问她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她肯定会告诉你,成功就是比别人多一个心眼,从捡起地上的请柬开始。 1994年,34岁的刘克丽放弃了已从事10年的电脑专业工作,随同丈夫来到中国电子报社。开始,报社只是让她打杂。三个多月后的一天,刘克丽在扫地时发现一张已被踩脏的请柬,这显然是某个记者丢弃的。刘克丽捡起一看,是一个电脑专业研讨会的邀请函。 "我想出去采访"。刘克丽说道。报社领导勉  相似文献   

4.
阮晓皓 《可乐》2010,(4):39-39
我在公司驻美国纽约办事处工作半年多,从美国人的结婚请柬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国人是“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郭冬仙 《社区》2008,(25):52-53
半年前晓英进入到某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始她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还很稳定。半年过去了,晓英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没有任何新鲜感。渐渐地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和满足,更感到厌倦万分。她不仅情绪开始低落,行为也变得古怪。  相似文献   

6.
致命一击     
不久前,一个朋友向我诉苦,她被她的同事给了致命一击,非常气愤。  相似文献   

7.
适者发展     
6月伊始,小兰开始在A单位实习了。初来乍到,一切是那么陌生,同事们都各忙各的事,来去匆匆,似乎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兰也不敢与他们说话,这里的一切仿佛都与她格格不入。过了两天,小兰有了一位带教师傅,他把本该由他做的事几乎都叫小兰去做,却不教她应该怎么做。理论和实践是有很大不同的,小兰屡屡出错,免不了遭到师傅的大声呵斥。只有在上级领导来访时,小兰的师傅才会态度很好地指导她一两句。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2008,(2):12-12
几个星期前,我们部门的助理跑来找我,希望把她的一些工作转交给我的助理做,因为她目前已经忙不过来,从而没有时间学习新的东西。其实我可以简单地答应把工作接下,但是我也许有“自律神经失凋症”,总是会忍不住地想发掘问题背后的问题。我跟她安排了一对一面谈,请她把目前的工作大致分类,  相似文献   

9.
谁疼谁知道     
他离开之后,她好像忽然变了一个人。不,她没有哭闹、哀怨、伤悲或者憎恨、’愤甚至想方设法报复他的薄情:更没有颓废和绝望,做出自暴自弃的模样。而是,她忽然变得开朗、活泼、热闹起来,每天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逛街、看电影、做美容,主动联系朋友一起吃饭、唱歌、旅行……并且,她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公务员的那份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谁最伟大     
“的”字先生从小就很糊涂.因此常常闹出笑话。一天,他收到了一张请柬.原来是他的小学同学春天邀请他去参加生日party。[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以为她喜欢张曼玉,她说她最喜欢范冰冰。“都说喜欢张曼玉更能显出自己的层次!”她说:“范冰冰很漂亮,我觉得我离她更近些”。  相似文献   

12.
徐炯权 《社区》2011,(7):61-64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是新一轮的人情消费热一要给孩子们压岁钱,要给亲戚朋友送拜年礼,要拿着请柬和红包喝各种各样的喜酒,如此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情往来,要的都是“脸面钱”,赊不得,欠不得,全得当场兑现啊。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公关》2014,(1):15-15
不久前,我和一群刚刚开始伦敦金融城从业生涯的20多岁的女律师聊过天。其中人告诉我,她对年届中年的同事和客户问她年龄感到不胜其烦。其他人也表示赞同:老是有人问到她们的年龄,她们觉得烦透了,。在她们看来,问这种问题不过是为了削弱她们的威信,把她们“打回原形”。  相似文献   

14.
女友对我倾诉她的故事:10年前,她在江南一个小城市读书,彼时她是一个脸上长着青春痘的土里土气的胖丫头,自卑与自尊同样地强烈。她常常去邮局往家乡寄东西。一来二去,他们就认识了。当时他在条件相当好的邮局工作,父亲是当地邮政局的局长,母亲在妇联工作,家世很好,而他自己,也相貌堂堂,温文尔雅。他待她如小妹妹般,带她去吃洋快餐,于是她第一次走进了肯德基麦当劳;带她去看电影,在她害怕时轻拍她的肩……她也很坦然,丝毫不觉得他有其他想法。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1,(8):41-41
一名24岁的英国女孩罗伯茨6年前遭遇车祸,心脏受到重创,医生称她活不了。但6年后(2010年),她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从事教学工作。医生说,她这种伤势,存活率只有200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给某杂志拍摄封面的时候,姚晨让工作人员把她的手机连上音响放音乐,原以为会是一般常见的或欢快或忧伤的歌曲,没想到是轻曼柔美的纯音乐。“梅老师,这首好听吧?特棒。”她轻声和摄影师分享,那是《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原声,随着摄影师的点头和快门,姚晨很,陕进入工作状态。她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舒服的工作环境,无声无息、尽在掌握。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实用文随处可见。譬如,出门要写假条,学习要写笔记,开会要发通知,规划未来要订计划,回顾过去要写总结,做生意要签合同,打官司要写诉状,聚会庆典要发请柬——这些都属实用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实用文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她是我们的辅导员,也是本校的研究生学姐;她和我们年龄相近,很快打成一片,我们以“姐”称呼她。作为辅导员,她带来满满正能量,真诚、率直、开朗,时刻关心我们;做为学姐,她说自己没什么经验,却有很多教训可以让我们学习;作为学院宣传工作的主心骨,她带出了一支出色的宣传队伍和一个日渐成熟的院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章月娥 《成才与就业》2011,(13):100-102
案例 小华在一家私企负贡文案策划工作,不管要做的文案是简单还是复杂.她都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埋头苦干”。比如最近她新接到一个项目的策划案任务,交稿期限是一周。由于时间较紧,她还专门做好了工作进度计划,但实际的情况是,她一直都“按兵不动”。  相似文献   

20.
《百姓生活》2013,(12):F0002-F0002,79-80
本书共分十七章,分别介绍了贺卡和祝福语、请柬、通知和公告、书信等英汉双语应用文书范例和真实情景的语料,合英汉翻译人员、办公文员、行政主管、几乎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外贸从业人员,外交人士、海外留学人员及其涉外人员参阅。由吴宏,阎成席主编,大32开本,定价3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