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州人十分景仰莆田籍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高风亮节,从明洪武至清光绪,先后建有阳歧、万寿、新亭、龙潭、竹林等五座尚书庙,纪念这位乡贤。这些庙宇都集中在南台沿江地区,对城内影响甚微。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究其原因,它与明清以来,陈文龙被“敕封”为“水部尚书”有关。陈文龙既作为水上航行安全的庇护神,必然受到从事水上商品运输贸易的商贾和长期久住闽江下游两岸的水上居民的崇拜和景仰。数百年来,香火旺盛,经久不衰。为了进一步弘扬陈文龙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进行民族气节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在福州新建…  相似文献   

2.
大约是五、六年前,省里领导要郭风同志和我,顺带去福州、闽中一带了解一下文物保护的情况。过了春节,我们先在福州市(包括长乐等地)看了许多文物点。我们来到了阳岐“尚书祖庙”和台江“万寿尚书庙”,瞻仰了纪念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庙宇。陈文龙是南宋的名臣、儒将和抗元爱国民族英雄,他应与文天祥“隆名并峙”。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江西吉安人;陈文龙(公元1232一1277年),福建莆田人,他一生居官廉正,刚正不阿,关心民瘼,一家殉国,满门忠烈,可歌可泣。陈文龙不仅是我们莆仙人的骄傲,是福建的骄傲,也是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津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曾命中书省派员到地方访求应把的神抵。“凡有功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把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在这次调查上报的神抵中,朱元津特别重视江西庐陵的文天祥和福建兴化的陈文龙。这就是阳歧“尚书祖庙”庙门额上1方青石直书“历代旨奉把典”题刻的来由。明天启七年(1627),当地村民。水上居民和莆仙一带在省城经营的商贾,出自对乡贤忠贞气节的景仰,开始将原建在阳歧江边“兴化道”旁的庙宇,移至阳歧村“凤鸣山”下新建陈文龙庙。这是阳歧“尚书祖庙”的最早起源。庙建成后…  相似文献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光照日月,气吞山河,成为许多爱国者的人生座右铭。与文天祥同时代的陈文龙,在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也留下“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心无地知”的诗句,同样光彩照人,气节崇高。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旨奉重修”福州台江万寿“尚书《陈文龙)庙”时题刻的石柱对联中赞颂陈文龙:“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把陈文龙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同为“一代忠贞”,作为…  相似文献   

5.
诗一首     
奉诏平夷到海东,尚思复国报精忠。书中难尽歧山事②,公仍为民拂惠风。往:①此为嵌首诗,嵌入“奉尚书公”四字。四人帮横行之秋,敬仰民族英雄也有罪过,作者即写此诗贴于堂中.传抄者甚多。可见民心不可违。②峻山,即阳歧山。其南麓建“尚书祖庙”,供奉民族英雄陈文龙。福州沦陷时,日寇到处捉人杀人。民众于危急之际,避人尚书祖庙,日寇慑于神威,不敢入,却对祖庙一鞠躬后遁去。诗一首@郑发植  相似文献   

6.
延平郡王祠俗称郑成功庙或开山圣王庙,位于台南市开山路,主祀台湾开山始祖郑成功,配祀郑氏及所属各部将,为台湾的重要古迹。占地广阔,庭园修筑极美,整体风格庄严典雅.是台湾唯一的福州式庙宇建筑。位于祠旁的“民族文物馆”收藏着许多台南文物也十分值得一游。  相似文献   

7.
陈文龙在抗元斗争中壮烈殉国后,宋、元两朝皇帝并未对他敕封“水部尚书”和加封“镇海王”;至于“册封琉球”更是清代的事。第一个问题:究竟于何时陈文龙才有上述的封号?对这厂.问题,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天帝”所封。“天帝”为何方人物?看不见,摸不着,纯属子虚乌有。笔者以为这与明洪武五年(1372年)之后,直至清光绪十年(且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琉球与中国建立藩属关系有关。明清两朝政府遇上琉球新国王登基,必定派遣册封使团前往参加“册封礼”庆典,并宣布中国政府对琉球新国王登位的认可。这是疏球举国上下极隆…  相似文献   

8.
福州城隍庙与闽台城隍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台两地众多的城隍庙中,福州城隍庙是较突出的一座。一方面,它建于省城,被称作“省都城隍”,而台湾在清代长期隶属福建省管辖,因此这座城隍庙在闽台众多的城隍庙中地位最高,非同一般。另一方面,该庙建造的年代也最早。据史籍载,它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比现在已知的全国最早的芜湖城隍庙仅迟四、五十年,居全国第二,为福建省最古老的庙宇之一,也是闽台两地城隍信仰的祖庙。因此,对福州城隍庙进行考察,对于深入了解闽台城隍信仰的起源与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依据实地调查所得的口碑以及乡土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9.
土地公的衰落过去有一个说法,说迷信是贫穷的结果,这话有几分道理,却也不尽然,起码是将问题简单化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迷信活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活跃了。如今你走进乡间就会发现,和投地而起的新居同时修建的,竟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在众多的庙宇中最常见的,算是土地庙了,村头、巷口、老屋边、大树下,随处可见,所以民间有“三步一个土地公”的俗语。据说规模壮观的土地庙,可以与妈祖庙、关帝庙相媲美,不过常见的土地庙,却是所有庙宇中最简陋、最破烂的。田间、村…  相似文献   

10.
58 孔庙祭孔     
《中文信息》2007,(12):83-85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宠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最大的传闻孔要地。孔庙南北长1公里多,东西约为200米,占地327亩,周有围墙,四角之上还建有角楼。  相似文献   

11.
毁庙兴学并非清末民国庙宇改建学校的全部景象。山西乡村多将庙宇部分建筑改建为学校,即使庙内学校扩修,也给神灵预留空间。乡村学校的创修带动了庙宇的修葺,而庙宇的修葺也时常兼顾乡村学校的创修。在这种背景下,山西乡村社会最终呈现出"庙""学"共融的景象。这一景象的出现实质上与山西乡村的社会经济、乡民兴学热情的高涨、乡村知识分子的神灵观念以及庙宇兴学的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山西乡村庙宇改建学校的研究为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区域视角。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7日《广州日报》都市版A11刊登的《明代古尸全身关节还能活动———广药“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落成东莞明代状元家族古尸现身大学城》一文,数次提及“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和“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官品至刑部尚书)”。此误也。其一为名字,是钟雪松?抑或钟松雪?据2003年  相似文献   

13.
陈文龙出身“世代移缨”之家.曾有过‘“一门两丞相.几代J\太师”的显赫。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左海朴素民风的影响.自幼“苦学不厌”.‘“浦染先训”.‘“励志殖学”.立志“居官清廉”、‘”忠君报国”。在南宋末年的动荡的时代里,造就了这位“永垂青史”的左海名臣。在陈文龙46年的生涯中一不仅有可歌可泣的悲壮抗无事迹,也有他始终不改初衷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关心民模的高来品质。兹略举数例如下:其一.当时的越州(今浙5厂绍兴一带)乃i科长“,二室的聚居之地。陈文龙在任宣义郎镇东节度判官驻节越州期间.对为官…  相似文献   

14.
14白云山     
陕西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高山之上白云飞,如诗如画的风光尚且不论,山上的白云观就包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相似文献   

15.
陈文龙是南来一位可以与丈夫样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的著名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他尽忠报国的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拥锌铁骨.诚如宋末丈人郑思肖所评价的那样“如水行地,如日在空”①.万古长存。陈文龙(公元1232—1277).初名子龙,亨德刚.别号如心。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东门外阔口乡)人。席宗咸淳四年(公无1268)状元及第.度宗御笔赐名“文龙”.因字“君责”。历仕度宗、恭宗、瑞宗,累官至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等职。陈文龙出身于“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的名宦世家。他的前辈如南宋宰相陈俊卿等,都是…  相似文献   

16.
皖东农村“基督教热”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皖东地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西以淮南线为界,东与江苏毗邻.历史上,这里是汉民族聚居地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明末和清朝时期,为了逃避朝廷迫害,以及民族的自身迁徙,回、满等几个少数民族的部分人口迁入皖东.解放时,皖东农村的宗教以佛教、道教为主.散布乡村的各种庙宇不少。皖东《全椒县志》记载:这里有过“奶奶庙、火神庙、关帝庙、土地庙、财神庙、尼姑来等”.“村庄里筑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以保一方平安。家庭一般请进观音、如来等佛像,求得驱邪、赐福。”“敬鬼时烧纸、敬神时烧香,形成一套宗教礼仪”。民间鬼神…  相似文献   

17.
论徐阶     
徐阶(1503——1583),明代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礼、吏部侍郎、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等职,任相十七年,首辅七年,从政长达四十余年,时人誉为“元臣”、“名相”。长期以来,徐阶被认为是一位典型的  相似文献   

18.
郭朴     
郭朴,字质夫,号东野先生。明代安阳人。生于正德六年(1511),卒于万历二十一年(1595),谥文简。嘉靖十四年(1555)进士。嘉靖、隆庆之际,官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称“阁老”,郭朴被人称为“郭阁老”。  相似文献   

19.
11中和山     
中和山是一座道教名山。位于贵州省镇远县城东。山中绝壁千尺,怪石嶙峋,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山顶宽平,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建有朝元阁、紫阳书院和考亭祠等,后皆被废;清代山间先后建有万寿宫、玉皇殿、吕祖殿、老君殿、藏经殿、望星楼、莲花亭、六角亭等许多道教殿宇,香火旺盛,道士云集。  相似文献   

20.
五峰园     
《中文信息》2008,(3):85-85
五峰园在闾门西街下塘,今五峰园弄,占地约2.5亩。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