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确把握用人的『准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茂林 《领导科学》2006,(13):24-26
落实科学发展观,尽管需要从多方面引导发展,但最关键的是要把引领科学发展的人识准用准,这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支点。近年来,一些单位缺乏科学的用人观,唯学历、经历、年龄是用,即使讲能力、看政绩,也很少具体考察是什么样的能力和政绩,致使那些“只谋个人发展、不谋单位发展”的干部不断得到提升重用。有的直接管人用人的部门和主要领导叹息:现在识人用人太难了!事实上,党的干部标准和衡量要素历来都很明确,只要始终抓住本质和规律,就不难识准人用准人。要识准人用准人,关键在于科学把握识人用人的“准星”。准星之一,重在实际经验,不能只…  相似文献   

2.
潘玉兰 《领导科学》2012,(33):27-29
"为政之道,唯在用人.用舍之间定兴亡".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选人?这些组织关切、群众关注、干部关心的问题,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全面推进中得到有效解决.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变革,它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制度,通过公开职位、公开报名、统一考试、公开考察、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任前公示等程序,选拔在各个环节拔尖的优秀领导干部,提升了用人的公信度、干部的美誉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因此被称为"拔尖层次的考试".公选考试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试?考什么?怎么考?对此,有志参与公选的各级领导干部应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3.
刘先国  金钊 《决策探索》2002,(10):19-20
组织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得以贯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组织对领导班子工作绩效和领导干部的德才、实绩进行考察,可以集思广议,对选准用好干部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选任领导干部的个体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但是,各地在组织对干部考察过程中,有的怕跑风漏气,就搞"突然袭击",对谁考察、考察什么、怎样考察,群众思想无准备,心里没底;有的抢时间,赶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搞形式、走过场;有的规划不科学甚至不规划,盲目从事,等等.  相似文献   

4.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在选人用人上的一个基本原则.落实"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不仅需要考准考实十部创造的政绩,而且需要科学分析政绩考核的结果,对干部的德才素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为充分运用十部考核结果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当前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是干部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关系到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考核领导应注重实绩考核,是我们党在长期干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干部考核原则,是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但在干部考核的实践中,由于对现行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的理解不同,也给干部工作带来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需要探索与研究。领导干部的工作中哪些不应属于实际政绩干部考核的目的是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最终是要通过考核干部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贯彻落实好。如果领导干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被列入考核范围,那么干部考核…  相似文献   

6.
王军 《领导科学》2004,(21):15-17
政绩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实践表明,科学有效地考察评价干部的政绩,对干部的评价和使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要科学有效地考察评价干部的政绩,就必须既要坚持考核标准总体上的统一性,也要看到考核标准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实现政绩考察评价标准统一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全面、科学、公正地考察评价干部的政绩,使干部的政绩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一、要坚持政绩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众所周知,政绩考察评价标…  相似文献   

7.
“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也是我们干部部门考察、选拔干部应注意的重要内容。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干部的考察也是一样,如果顾其部分,不及其余,就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对干部“德”的考察,应注重用系统的观念去分析、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显一个领导干部的“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大小对评价一名干部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我们在考察干部…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在民主测评前进行述职,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考察了解领导干部的政绩,有利于领导干部接受广大群众的民主监督.在2007年的县(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中,我们宿迁市探索实施了"网上述职"的做法,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干部工作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自觉做到"七看".  相似文献   

10.
正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这有力地打消了当前群众对破格提拔的一些质疑。值得思考的是:破格提拔为什么会被质疑,如何来破解破格提拔中的问题呢?一、"破格提拔"怪象及其原因分析1.破格提拔容易催生政绩工程。政绩催生的动力有的来自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