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英语定语从句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对定语从句的准确理解一直是翻译中的难题.如何正确理解英语定语从句并把它用汉语准确到位地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定语从句的状语化翻译方法,并对英语定语从句译成状语的具体情况做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乔翔 《民族论坛》2012,(24):70-74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比汉语和英语多项形容词作定语的规律和特点,揭示其共性和个性。主要内容包括:1.从语法意义、词汇意义上分析英汉形容词的范围和多项形容词定语的分类。2.多个不同类别的形容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时的排列次序。3.从认知语言学解释多个形容词定语排序规律。  相似文献   

3.
傣语名词短语的词序相对复杂,试通过分析傣语名词短语几种基本词序及名词短语中多重定语修饰关系,来深入探究傣语名词短语的词序.  相似文献   

4.
傣语名词短语的词序相对复杂,试通过分析傣语名词短语几种基本词序及名词短语中多重定语修饰关系,来深入探究傣语名词短语的词序。  相似文献   

5.
不定式作定语时在翻译成汉语时的几种翻译方法,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与不定式可能是主谓关系或所属关系,不定式与其逻辑主语可能是动宾关系,有时可以翻译为“……的,要,应,需要,或者与……有关等等”。  相似文献   

6.
“余、我、朕”是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句法功能上,即“余”以充当主语为主,“我、朕”以充当定语为主;“我、朕”的差别表现在“朕”主要见于具有庄重色彩的语境中,而“我”没有类似特点。“不、弗”、毋、勿”是常见的否定副词,“不、弗”主要表示一般性否定,“毋、勿”主要表示禁止性否定。四词在出现频率、出现时间、句法功能、组合功能、其后动词是否带宾语等方面都表现出或同或异的差别。“乃、婚”二词的不同表现在“乃”主要用为第二人称代词,而“婚”主要用为承接连词,但在大的不同中二词也表现出一些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陆法系国家基于控制犯罪的考虑和"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诉讼理念,奉行"职权主义"的诉讼构造,普遍实行侦检一体化,"起诉法定主义"和"卷宗移送主义"等法律制度;英美法系国家则遵循"市民社会先于国家"的诉讼价值观,践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构造,大多实行检警分立,"起诉便宜主义"和"起诉状一本主义"等法律制度.两大法系的冲突和交融展示了现代刑事诉讼的特色与走向.  相似文献   

8.
周泓 《民族论坛》2012,(8):14-19,28
本文概括庄孔韶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诉求之意义:一、与传统民族志撰写方式对话,提出中国"文化的直觉主义"理解论和"不浪费的人类学"。二、与传统社区研究对话,提倡人类学区域研究,提出中国社会动态结构与"新平衡论"和"中国历史民族/民俗区";以过程研究,提出"文化关联反观法"和"回访再研究范式";力主问题研究,与科学领域对话,提出"文化力量介入科学"和"作为文化的组织"。三、与西方汉学人类学对话,提出中国动态宗族模式"准—组合家庭"、"理念宗族"与中国乡村人类学。四、与社会史和民族史对话,提出"历史人类学的原则"与"传统激活"。  相似文献   

9.
周泓 《民族论坛》2012,(6):27-38
本文概括庄孔韶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论诉求之意义:一、与传统民族志撰写方式对话,提出中国"文化的直觉主义"理解论和"不浪费的人类学"。二、与传统社区研究对话,提倡人类学区域研究,提出中国社会动态结构与"新平衡论"和"中国历史民族/民俗区";以过程研究,提出"文化关联反观法"和"回访再研究范式";力主问题研究,与科学领域对话,提出"文化力量介入科学"和"作为文化的组织"。三、与西方汉学人类学对话,提出中国动态宗族模式"准-组合家庭"、"理念宗族"与中国乡村人类学。四、与社会史和民族史对话,提出"历史人类学的原则"与"传统激活"。  相似文献   

10.
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不仅为宋辽人民提供了l00多年和平相处的局面,也对宋金和战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澶渊之盟"的"求和"精神被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视为处理宋金关系的典范,但在如何实现"和平"的问题上,宋朝君臣们则认识不一,一些大臣主张仿效"澶渊之盟""胜而后和"的精神,坚持抗战,以战促和.宋高宗等人则从消极方面吸取"澶渊之盟"的经验,不惜屈己求和,终于在"胜而后和"的情况下,与金人签订了"绍兴和议".应该说,"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十分深远,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等君臣从消极方面去吸取"澶渊之盟"的经验和教训,是不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06,18(5):41-50
关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这两个学科名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有关部门的分类也较为混乱.本文认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形成以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早期的"民族学"学科是广义的,既研究文化,也研究体质.19世纪下半叶后,"民族学"由广义变为狭义,主要研究文化.而"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在早期则是狭义的,主要研究体质.后来"人类学"由狭义变为广义,既研究体质,也研究文化.在当代中国,"民族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狭义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相同.把广义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并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比较符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跟"和"有什么区别?在《左传》中,晏婴就很好地解释了"和"与"同"的区别。他对齐景公讲,什么叫"和"?就像做菜那样,各种肉、菜咸的、酸的,配合好了,放在一起,煮出来的菜很好吃,汤也很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族传统婚姻习俗既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着相同的内容,即提亲、订亲、送聘礼和娶亲,又有较为独特有趣的一些礼仪,如"四色礼"、"叫客"和"转客"、"奴工木哈钱"、"五色米"、"贴对联"、"抬钱"等。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儒、墨、道、法等各派诸子的民族观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存在到相互兼融的历史过程。在华夷对立格局的影响下,儒家提出了以"仁"、"礼"为准则的"和夷"民族观,墨家倡导以"平等、互利"为标准的"兼爱"民族观,道家主张以"无为"为途径的"自然"民族观,而法家力主以"称霸"为宗旨的"攘夷"民族观等,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战国中后期,"华夷一体"、"大一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使诸子民族观相互汲取和交融,在"德"、"和"、"大一统"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吕氏春秋》对此进行了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设立的缘起、以"雪域宝鉴"为主题的展览进行了全面叙述。该展览共展出藏族珍贵文物近千件,分"见证西藏历史"和"弘扬藏族文化"两大主线。其中"见证西藏历史"下设"多元一体"、"崭新纪元"两大部分,"弘扬藏族文化"下设"智慧之匙"、"艺海遗珍"和"雪域风情"三大部分。以通过展览,印证西藏主权、继承和保护西藏传统文化、展示西藏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和"山水家园"之称。2007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黄石市接替孝感市开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域性特征,各"都"和"源"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不同民族民俗的大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和审美情趣等,对形成"都"和"源"文化的自然性本地化过程存在差异,从而出现富川平地瑶民间舞蹈、音乐文化的多样兼容、多元并存的格局;富川平地瑶文化可分为"七都瑶族群文化"、"八都瑶族群文化"、"九都瑶族群文化"、"梧州人(亦称"梧州瑶")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人类学民族志书写以独立的"社区"和"土著"为关键词。从解释人类学开始,在民族志研究与书写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权力关系和"价值关联"等方面得到反思,而全球化时代的新型民族志则同时关注文化"去地域化"和"再地域化"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民族志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性"历来被视为民族志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当代"反思"原则的作用下,人类学展开了对传统民族志以"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探讨人类学是否科学,是否承认民族志在写作过程中人类学家的"主观性"和"解释性".针对民族志的"真实性"问题,本文集中从历史记忆、民族志范式、民族志修辞、民间戏剧、舞台表演、影视作品、仪式等方面对"真实性"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0.
"直接过渡"政策曾是解决特殊地区民族发展问题的成功典范,但因为没能处理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缺乏对"直过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跟踪总结,经过近60多年的发展,"直过民族"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直过民族"与"直过区"的特殊情况,其次对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在边疆公共事务治理的视野下提出了"精细化治理模式",该模式是"直接过渡"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国家"分类指导、政策帮扶"的延续与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