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满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  相似文献   

2.
捉子棋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什么也没有拿。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数智技术贯彻落实积极老龄化理念帮助老年人实现智慧养老的积极目标十分重要。其中,数智赋能助力银发旅游是发展智慧养老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对老年旅行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取一手数据,并利用扎根理论归纳老年人旅游核心信息行为,最终得到118个初始概念、34个初始范畴和10个主范畴。同时,借鉴过程视角将老年人旅游划分为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明确了各个范畴在其对应阶段中的承接机制和影响关系,归纳出过程视角下老年旅行者信息行为框架。该框架细粒度地梳理了老年旅行者在与数智技术的交互过程中,在旅游不同阶段产生的跨情境和跨场域的复合信息行为,一方面能为后续银发旅游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相关政策的细化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8,(4):16-16
一个穷旅行者在一棵树下停下来,吃起了随身带的煮米饭和菜。不远的路边有一家小商店,一个女士在里面炸鱼,她把炸鱼卖给付得起钱的过路人。女士密切注视着这个穷旅行者,等他吃完了准备要走的时候,女士粗鲁地朝他大喊,“你还没付我炸鱼钱呢。”  相似文献   

5.
小鹏 《社区》2013,(5):60-60
我一直觉得.一个快乐的旅行者一定是个能在旅途中忘记时间、忘记地点、忘记身份、忘记年龄,甚至忘记性别的人。  相似文献   

6.
布和水     
赤日当空,黄沙茫茫,一个旅行者喝光了所有的水。他看见远处有个影子,就挣扎着朝那个影子走过去。只见一个老人在沙枣树下支了张小方桌,上面摆了一堆杂七杂八的布,旅行者上前问道:“老人家,我渴死了,有水吗?”老头儿答道:“对不起,我的水刚好喝光。可是,你可以买点儿布……”饥渴难耐的旅行者嚷道:“我不要布!我要水!”老人:“可是……”没  相似文献   

7.
路尘 《中华魂》2014,(23):32-32
看到报纸上一幅很有意思的漫画,名字叫“局长没有手”,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官员背着手,后边跟着一个拿水杯的、一个拿包的、一个拿伞的、一个拿本子的,旁边两人在窃窃私语说:“告诉你个秘密,局长没有手。”看完漫画,我不禁哑然失笑,但又不能不佩服漫画家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讽刺得入禾三分。  相似文献   

8.
寇士奇 《可乐》2010,(11):6-6
船沉没后,三个人漂浮了一段时间。他们浑身冰冷。精疲力竭,在无边无际的海水里向上帝祈祷。上帝听到他们的呼救声,拿了几根稻草前去解救。稻草漂来时,第一个人马上看出它轻薄纤细的底细,知道它根本不能托起一个人的重量。一瞬间,他心里充满绝望,被一个不大的海浪轻轻一抹,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9.
手掌护照     
《社区》2008,(5):61-61
人在出生后,指纹和掌纹就不再变化。德国科学家曾提出用人的手掌来做护照,这一设想后来由美国和加拿大共同开发的FAST身份检查仪变成了现实。“手掌护照”是这样制成的:只要旅行者把手掌伸进FAST身份检查仪,仪器扫描手掌后将14个手掌牲录入芯片,这张芯片便是“手掌护照”。旅行者进出国境时,只需将芯片放入读数器,再将手掌进行扫描。如果芯片上的牲与手掌牲吻合,身份初确认,入境的大门就会向旅行者自动打开。  相似文献   

10.
野猪林     
佚名 《山西老年》2012,(11):35-35
上帝看着呢 一所教堂小学的自助餐厅,孩子们在排队取一食物。摆放食物的长餐桌的一头是一大堆苹果,修女写了个牌子,放在旁边。牌子上写的是:一人拿一只,上帝看着呢!另一头摆放着一大堆巧克力馅甜饼,一个小男孩写了个小纸条放在旁边:“想拿多少就拿多少,上帝正看着苹果呢!”  相似文献   

11.
张维超 《可乐》2010,(12):38-39
家乡寄来地摊货 在纽约留学的第二年,父亲的公司破产了。那把用了三年多的小提琴不识时务地“罢工”,怎么也修不好,不得已,舒小乐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一个月后,舒小乐收到一个包裹,来自大洋彼岸。白色的包裹上到处都是醒目的黑字:贵重小提琴,请轻拿轻放。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11,(19):58-58
毛病 三位老妇人聊到了她们的生活,一位说:“我现在有一个毛病,有时打开冰箱后,忘记了自己到底是来拿东西,还是刚刚把东西放了进去。”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8,(1):26-28
一个死人复活的实例 海地的许多人都能讲出几个死人复活的扑朔迷离的事例。而美国科学家手里确实掌握着一个由当年的美国旅行者亲眼目睹并详加记载的死人复活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王淼 《社区》2011,(21):56-57
许多旅行者都知道,伦敦有全球第一条通车的地下铁。这套昵称为“tube”的地铁系统,是诸多旅行者造访伦敦时主要依赖的交通工具。尽管地铁很方便,但缺点就是少了些景观可以看,相较之下,伦敦的巴士不仅价钱便宜,  相似文献   

15.
飞出太阳系     
《阅读与作文》2011,(8):24-25
在飞行33年后,“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目前已到达太阳系边缘一个遥远的位置,在这里太阳风,不再向外运动,这意味着它即将——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刻     
《社区》2012,(25):58-58
有个工人请假了 有个美国人到俄罗斯观光,在路上看到两个俄罗斯工人,一个拿把铲子,正在道路旁挖洞,而且每3米就挖i个洞,另一个工人却跟着把前一个工人刚挖好的洞马上填起来,如此反复不停地持续着……  相似文献   

17.
赤道的另一边,热烈的阳光轻抚温柔的海水。如果我是一只候鸟,就不停地往南飞,飞到明媚温暖的澳大利亚,做一个幸福自由的南半球旅行者。  相似文献   

18.
换书     
星期四,由于九年级(初三)下午要举行第三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这门课安排在星期四下午考,所以这天上午九(12)班第四节的《历史与社会》课我让学生复习,准备下午考试。学生们复习时,我在班级里巡视,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左右,坐在第二组最后一排的那个最让我头疼的学生站起来,手里拿一本书,气势汹汹地冲到他前排的两个同学跟前,吼道:“你们把我那本新书拿走了,给我拿回来!”那两个同学说:“我们没有拿。”但他肯定地说:“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人拿的。”他的情绪很激动,坚决要他们把书拿出来。我见状赶忙过去想把他拉回座位,但他坚决不肯。全班学生都注视着他,也在考验我怎样“镇压”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特殊的生存遭遇,奈保尔命中注定就是一个"旅行者"。奈保尔出生在文化杂糅的"旅行"途中,经历了英伦三岛的文化漂泊,遭遇了印度"故乡"的文化失落,最终被"抛"入到一种无根的生存状态,成为大地上的"旅行者"。  相似文献   

20.
刘霞 《今日南国》2014,(1):45-45
“旅行者”1号探测器离开太阳系 2013年7月份,NASA(美困航空航天局)宣布,1977年9月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位于太阳系最外围的疆域,即将进入星际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