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韩民青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迷失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要求造就现代化的人。必须承认,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权利观念提高了,竞争意识也大大强化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的主体性。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同时发生的负面效应:信仰...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出现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主体性倾向,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已经成了当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一个纲领或一个口号。无论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等,都或先或后,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主体性问题。 这是偶然的吗?不! 这是现实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的新时代。改革和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在发达国家,工业、农业的现代化带来了较高程度的物质文明,但这种社会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人的个性丧失、人格分裂、主体失落,使人成为片面的人、单面的人、畸形的人。“异化”被许多哲学流派看作当代西方人的基本特征,唤醒和恢复人的主体性,被看作摆脱现代西方文明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政治性与政治主体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虞崇胜 《文史哲》2002,23(4):57-62
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 ,从其本性来说 ,都是政治人 ,人的政治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既然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那么 ,现实社会中的人就理应成为政治主体 ,成为主导政治发展的基本力量。一些研究者之所以将大多数人排除在政治主体之外 ,除了未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区分开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未将人类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加以区别。只有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人类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区别开来 ,人的政治性和政治主体性才会清楚地显现出来 ,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管理才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论人的文化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性之镜映射的是文化的影像,人之为人在于文化的先在性。然而人既是文化的剧中人,又是文化的剧作者。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之文化主体之所以为主体,就在于人之主体存在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人的主体性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无疑是城市社会的主体,是推动城市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与此同时,城市人也具有诸多主体性上的缺陷:淡漠的生态观念,工业文明“锻造”的以资源挥霍为特征的消费者,人际关系的实利性,“有限的道德”群体,非人格化的性格,阶层利益的冲突与对立,时间的奴隶,等等。这些缺陷是导致城市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这个问题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时隐时现。从封闭蒙昧的自我到主体的觉醒和痴狂,人类发展从始至终一直走不出的存在方式,竟然是人的类存在:人处于社会关系中。这在哲学上预示着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哲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郑文先  宋宽锋 《天府新论》1994,(2):44-48,54
人的活动与人的主体性郑文先,宋宽锋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其主体性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才能得以实现和表征。因为人不是永恒的存在物,而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存在物。所以,对人的主体性的探讨和揭示,只有基于对人的活动特征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深入。与此相关,也...  相似文献   

8.
人类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人的主体性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从哲学层面上探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主体性发展问题 ,着重从生产力的角度 ,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趋势等方面进行理解和阐释 ,力图为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主体性发展勾勒出一幅有意义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论人之主体性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性、神性和主体性什么是主体性?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逻辑恩维、价值意向、美的塑造、感性实践活动)揭示主体性的表现。然而,主体性本质上是同一个,即人的主体性,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的(总体的)存在物,只是在思维的抽象中,或在特定的史阶段上,我们才有可能把人的活动区分为彼此  相似文献   

10.
人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人的主体性本质的最终确证和极大彰显。主体性品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必然促成新的主体性价值的生发。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催生了作为新时代主体性价值表征的个能性、功利性、自由平等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等的勃兴。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刘学义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地把市场经济搞上去。要发展市场经济,只靠经济学理论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哲学理论从深层次反思市场经济。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问题,是目前哲学和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改造自然和发展自身的主体,于是,发展出了属人的审美感官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不同于认知活动、道德活动等等,它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主体感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发挥着强烈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使审美活动表现出千差万别和丰富多彩的内蕴。1.从人对审美对象的创造来看。马克思曾经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所谓“人化…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转型与价值观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价值观、价值观转换多元化的二重性及历史背景的考察 ,探讨并提出了我国价值观重构的原则、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管理中人的主体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实践活动,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通过对管理理念的人性假设进行哲学反思, 使人走出传统管理中的“悖论性存在”状态, 对人的历史性、丰富性、发展性作现代诠释, 以凸现文化管理中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原则是贯穿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讲,这一原则就表现为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问题。从宽泛的意义讲,全部“精神哲学”都可以看作是对人的社会—历史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侧重于探讨黑格尔社会—历史学说中人的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不只是社会某个要素的变动,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跃迁。唯其如此,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就不简单地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而是经由政治体制的变量深人到社会结构的深层领域:文化。文化作为人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不仅为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提供着意义支撑和动力保证,而且还规定着、范导着经济政治活动,以使它们在一定的价值框架内运行,并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推进。因此,从本质上讲,社会转型乃是人的生存模式的跃迁,是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关系在新的社会时空内的重新建立。而…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本体与社会转型晏辉社会转型不只是社会某个要素的变动,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跃迁。唯其如此,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就不简单地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而是始自经济领域经由政治领域深入到社会结构的深层领域:文化。文化作...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施雪华如果我们把政府职能放到现代化进程的时空流变中去考察,那么,我们不难发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世界各国政府职能内部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发生着一个十分有趣的共同现象:职能结构重心的位移现...  相似文献   

19.
郑保卫 《东岳论丛》2011,32(1):87-92
自实行改革开放,进入社会转型期后,我国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我国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衍生出若干新特点。由此社会转型期背景中,也对新闻媒体具有了新的要求,要发挥特有职能,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在《实践本体论》一文中曾经指出:“由于人的本体是由人类的实践所产生和决定的,因此从主体方面看,人的本体就是人发挥他的实践的和精神的主体性去改造世界的产物。这也就是说,人的本体不是什么同人的生活的实践创造无关的,驾凌于人的实践创造之上的神秘的存在。它存在于人的生活的实践创造之中,它就是这种创造的产物。”这个人的实践本体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加以阐明的,具有多方面意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