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伟时 《学术界》2004,(5):121-131
新文化运动与文化革命是背道而驰的两种文化.文化革命的源头是义和团运动.它们的文化基础都是迷信和排外.新文化运动继承的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其主导思想不是无政府主义.人们没有理由责难新文化运动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负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就是呼唤自由、法治、宪政和理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育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文化育人的重要思想与论断.其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红色革命文化育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批判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育人,以及积极发挥文艺作品、文化产业在实现文化育人目标中的重要作用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育人思想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育人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育人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察,对于当前提振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国革命存在着文化的阙如,形成文化制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成功以后进行了"文化革命",提出"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于文化主义",这使得"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文化革命思想有两个层次:文化知识浅层次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在前一个层次上,列宁提出要用那些浸透资产阶级观点的专家来建设共产主义;在后一个层次上,列宁提出要针对"古老的俄罗斯观点和半野蛮人的习惯",从生活、习惯、偏见、守旧习气方面改造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培育生成了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标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创新成果.革命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发展注入了红色基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力量之本、定力之基和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5):5-10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意义重大。其一,浑融一体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最基础、最根本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创造,任何阶段的文化都是以五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为基因的,中华思想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其二,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应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形成的基础,革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体结构,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汉字革命"和世界语运动中产生的文化世界主义思潮,是在求富求强的民族主义和"开启民智"的启蒙主义双重推动之下产生的,其理论根据是无政府主义、科学主义、工具主义以及进化主义等西方学说.在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时代语境中,从"汉字革命"和世界语运动中抽绎而出的以实力决定文化、以科学剪裁文化、以文化的普适性消泯文化的民族性的文化世界主义思潮,对于现代中国思想的正反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文化思想、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随着社会权势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丰富而驳杂的特点.他将自己置于多重社会力量和文化场域之中,特别是文学创造、社会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风陵渡口,身处文学与政治、文化与革命之间,在自主与依附的矛盾中挣扎、选择或超越,扮演了诗人、学者和政治家的不同身份,将话语表达和行为参与啮合起来,实现思想、行动和话语的腾挪、隐遁和交换.既有开风气之先的创造性和“欣将残骨埋诸夏”的战斗性,也有特定时代不得不为之的逢场作戏和仅仅是“说说而已”的文化修辞.作为现代思想文化代表的郭沫若,对他的认识和评价应有客观的历史眼光、贴近的时代体验和切身的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胡适和鲁迅是中华民族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他们都是20世纪初文化革命的旗手,一个引领文学革命,一个引领思想革命。由于天生的秉性和成长过程(尤其是海外求学过程)的区别,他们从在文化革命中的遥相呼应,到政治态度的渐行渐远,直至成为相互攻讧的政治对手。反映了动荡的上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文化生态,也是华夏民族国民性多样化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9.
把增强 《学术界》2012,(8):236-242,263
《文化、权力与国家》系杜赞奇的经典之作.该书之所以能引起广大读者关注成为经典,主要有三方面因由:一是所运用资料的主体与多元并存;二是对所提理论与观点的凝练表达及与他人理论与观点的交流和争锋;三是对农村问题的深刻体悟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在该书中,杜赞奇独具特色地建构了“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理论,而且杜氏的概念建构并非自话自说,而是融会了解构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成分,吸收了西方学术界有关文化研究的思想结晶,并有着超越现代化思想狭隘之处的理论动机.此外,杜氏的研究给我们理解中国革命何以发生并取得成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然而,对于中国革命,杜氏仅仅是将之作为探讨国家政权内卷化时的“附属品”而一笔带过,并无深入的实证分析.由此着眼,摆脱传统制约,从杜氏的思维方式入手来探讨中国革命何以发生并取得成功是突破中国革命传统研究范式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唐正芒  李衍增 《中州学刊》2008,3(1):146-148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高度体现.湖湘文化的精华爱国主义、经世致用、民本思想、独立根性通过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史"研究的日趋繁荣,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和反思也成为史学界的热点之一。但是从目前总的情况看,该领域对方兴未艾的口述历史的引入和学科建设重视不够,从某中程度上影响了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层次的历史透视和科学研究。本文仅就在"文化大革命"史研究中大力开展口述历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金大陆 《社会科学》2007,(5):164-170
有人说“文革发生在中国,文革学在国外”。我以为,只有国内学者做出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才可能真正提升文革研究的层次和品质。其实,这些年中国的文革研究一直在进行,上海的文革研究亦并非是块“不毛之地”,其史料有著作、辞典、方志、大事记、报刊等出版物类;有档案、群众报刊、传单、民间日记等非出版物类。上海文革研究要在学术层次上有所提升,必需从搜集、整理史料着手。  相似文献   

13.
二月革命之后,列宁提出了国有化的思想。他认为,国有化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是过渡到"全民计算和监督"的阶段。十月革命之后,尽管苏俄的国有化实践大大缩短了工人监督的时间,但是,列宁仍然清楚地认识到国有化并不意味着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性的集体生活便开始干预我们的个体记忆,而有关传统生活话语的记忆并未隐退,三者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纠缠关系。《河岸》与《少年王》都是不久前文坛关于“文革”历史或者后“文革”历史书写的新作,两部作品都突破了先前文坛的“文革”叙事范式,更侧重于对历史掩映下的个体记忆、传统记忆以及集体记忆三者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5.
谭解文 《云梦学刊》2001,22(6):71-74
文化大革命中,文艺工作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林彪、江青等人的专制统治进行了殊死的抗争,写下了当代文艺史上动人的一页。离开文化大革命的特定的政治环境,来苛求中国文艺工作者,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后,如何在俄国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摆在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对此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采取的一项应 急措施,却被视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这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密切关系。新经 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和列宁思想的根本转变。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的历史性探索,表明建设社会主义不是教条的和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7.
雷亚平 《齐鲁学刊》2006,(4):98-100
文革时期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在构思上存在着主题先行的历史局限,这一局限导致此类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出现大面积重复和雷同。文革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构思局限性所带来的不是文革文艺设计者所期待的振奋和昂扬的接受状态,而是一种被动、疲惫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述活动中阐述了渐进发展的思想。在1917年十月革命过程中,列宁形成和提出了"渐进发展"的理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着眼于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正确处理同私有者农民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渐进发展"的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理论。如将渐进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联系,提升了对渐进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提倡"渐进性",将理论变成了工作原则,增强了"渐进发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论“文革”对鲁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对鲁迅的研究,与文革特性高度一致,一切从政治需要出发,远离对象本体,为我所用、削足适履,在研究内容上将鲁迅设计为"角斗士";在研究路径和研究队伍上呈现为一种非常态,完全抛弃学术立场、学理原则,丧失了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20.
黎澍是大陆学界卓有声誉的史家,其生平学术已受到研究者较多关注.以几则有关"文革"前黎澍的未刊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加以解读,可以为黎澍研究提供一些关键的背景资料,进而为认识文革前大陆史学界的丰富性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