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这里试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不仅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虽然当时历史的必然性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条件更容易和近代历史的一系列挫折联系在一起,但历史作为历史人物创造和活动的舞台,其主观的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大批推动近代历史前进,站在时代前沿的近代人物来说,中国从一个封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引起重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据不完全的了解,这种研究主要是在四个方面:通论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问题,分别论述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介绍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业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与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张媛在中国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史上,能够开一代新风,并在其影响下使社会出现新局面新风尚的,非康有为莫属了。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他的男女平等思想主张及其进...  相似文献   

4.
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是一位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想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的优秀中国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撰写了全面客观介绍世界的著作《瀛环志略》。徐继畲的开放思想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相关,更与其早年博学多闻、后来在福建等沿海省份与西方人广泛接触的实践活动相关;徐继畲超越了传统的羁绊和束缚,思想开放的程度大大超越了同时代的官僚和其他思想家,成为最早步入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国人。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带给中心政治人物的命运差别很大。研究徐继畲的开放思想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依然能够给今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引论:魏源——超越龚自珍,林则徐的大里程碑式的人物 当我们探讨封闭的、中世纪的中国,究竟怎样走向世界、走向近代,与“近代世界”建立联系,成为“近代世界的中国”这个历程时,我们不难发现:发生在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而且成为这个时期的“中外古今”的汇合点;就在这个“中外古今”的汇合点上,有一位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力图以独立的地位,开始走向世界,走向近代与“近代世界”建立正常联系的大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就是魏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研究存在的方法上的局限性,即:受西方建筑历史研究影响的形式风格分类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筑风格变迁的线性设定.进而讨论了以"后殖民"理论的方法和"事件·人物"多样化的角度研究和解读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一严复以其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中的突出作用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贡献,不但长期以来成为国内史学研究的热点人物,在海外中国研究中,他也是一个引人浓厚兴趣并且受到广泛重视的历史人物。研究中国历史的英美学者,包括华裔学者,在讨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拨乱反正,十多年来,广东史学界在开展近代史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东史学的活跃几与广东的改革开放同步,实在令人高兴。今天,《学术研究》又组织这个笔谈,很有意义,足见广东的史学家们很有远见。中国近代史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很多,这里,我想就近代人物如何深入研究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近代中国是一个变的时代,值得今天借鉴的东西很多。历史的借鉴离不开对近代人物的分析研究,近代人物的所思所为,对近代史研究别具价值,对今天更具有重大意义。近代人物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他们的活动与我们今天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我国第一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张謇的全面评价,将涉及近代历史研究中的许多原则问题。本文仅就张謇的经济思想——棉铁主义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一个侧面来论述张謇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商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社会,但"商标权"的概念却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近代历史上,英国最早通过判例法的形式对商标加以保护。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商标立法的形式对商标加以保护,并将商标权纳入了工业产权的范畴。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有了关于商标保护的法律规定,但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商标权"概念,根据可考的资料,"商标权"一词最早出现在1902年的《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中。  相似文献   

11.
近代江南造船厂的企业开拓精神潘君祥一、“中华第一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首创精神江南制造局是由近代中国最早一代洋务派官员一手筹画创办的国家资本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办的军事工业企业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近代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创办以前,近代中国实际上只有...  相似文献   

12.
丁韪良是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和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著名学者。他与京师同文馆学生汪凤藻合作翻译的《富国策》一书,最早将西方近代经济学理论系统介绍到中国。该书叙述到商品生产、消费、分配与交换等经济学理论,详细介绍了资本、地租、利息(利润)、价值、工价、钱币、邦国通商等经济学概念,以及创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重要著作,对近代中国人了解接受西方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课本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有900余人,其中中国史660人(古代340人,近代190余人,现代130余人);世界史250人(古代70人,近代120人,现代60人)。这么多的历史人物,要让学生全部记住是相当困难的。若不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就会出现张冠李戴,人事混淆等错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引导学生用几种方法加强记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容闳与丁日昌都是近代岭南地区较早投身洋务运动、并在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他们彼此间曾有很密切的交往。容闳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系统接受西学教育的知识分子,其近代化思想对丁日昌影响甚巨;而丁日昌作为握有一定权力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其支持和努力对容闳能否实现自己的主张也至关重要。从容丁二人的交往中,人们可以窥见19 世纪60 、70 年代中国洋务派知识分子和洋务派官僚之间那种谋士与主事、理论家与实践者相互影响、同而又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最早接触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政治派别 ,他们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启蒙力量 ,为中国近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东吴法学院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吴法学院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大学法学教育界可谓独占鳌头,办学非常有特色,是近代中国最著名法学院.东吴法学院历史地位形成之原因主要有:有利的区位优势、杰出的管理者、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本科教育、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中国最早的大学法学学术期刊和完备的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曾国藩的成功基于这样一些因素:读书储识,坚强立志,修身定性,倔强行事,交贤纳才,开放纳新。时至今日,这些品质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海!南海!     
汪熙 《学术界》2012,(4):103-107,285
中国南海疆域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由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并最早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拥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近代以来,这一海域形式逐渐复杂化,不仅有邻近诸国的插手觊觎,更还有多年来美国环绕中国设立了两种岛链.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也不希望今天的美国政府把中国看成“天生的对手”.  相似文献   

19.
人们习惯于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划分中国古代与近代历史的标志。据此,陶澍(1778—1839)属古代末期的人物。然而,历史是一个环环紧扣、不可截然分割的链条。古代孕育着近代的因子,近代保存有古代的残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特别是爱国、进步之士,他们的思想、业绩往往影响及于下一时代。仅比陶澍晚逝两年的龚自珍,就被称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彪炳于史册,他的思想的近代意义已为众多的人们所熟知。陶澍不是思想家,他没有留下多少闪耀思想火花的警句,也缺乏悲天悯人、惊世骇俗的壮语。然而他是实干家,并官至两江总督要职,凭借他拥有的才能、胆略和日益增长的权势,所在多所建树,同样对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需要予以认真研究和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一、孙中山研究的重要意义孙中山是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前,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他毕生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