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政方 《社区》2011,(11):46-46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个“吝啬”的老头儿。儿媳每天做饭,都得请腰别一串钥匙的他开柜下米,若遇有事外出,他也会按人头把米、油、菜留出来.回家后再逐一清点家中财物。  相似文献   

2.
五彩香稻是安徽省凤台县五彩香稻米研究所选育开发的红香稻、黑香稻、紫香糯、绿香糯、银香糯等五色特种稻,集色、香、味、营养于一体的纯天然功能稻米。已经国家商标局注册商标“淮王贡米”,并获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证书。1、红香稻。该品种抗逆性强,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属籼型优质红米,色泽红艳,做饭呈胭脂色,柔软可口,富有弹性,常食用红米,有补血、强身、益寿的功效。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95厘米亩产450千克左右。2、黑香稻。该品种为籼型,株高100厘米,分蘖力强,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亩产450左右,具有高蛋白质、高紫色素、高维…  相似文献   

3.
娘的年     
娘的年是忙。每年腊月刚到,娘的围裙系在身上就没有解过结。每天忙碌着在灶房蒸糯米饭、熬麦芽糖、调腊八酒、做冻米糖,一家过年的气氛就是娘从厨房中生造出来的。娘做腊八酒,在村里很有些名气。到了酒出缸的那天,也就到了快要过小年的日子,娘便郑重其事地  相似文献   

4.
爆米花     
“嘣!”是爆竹声?是礼花声?不!空气里飘逸的不是火药味,而是玉米香、蚕豆香、米花香……哦,原来是我们村头在爆米花。每到秋收秋播之后,忙碌完的村民们有了空闲的时间,便把秋天的收获(玉米、蚕豆、花生等)拿出来炒炒爆爆,品尝收获的喜悦。我得到妈妈的允许,也从米坛里舀了两碗新米,向妈妈要了几元钱,到村头去爆米花。爆米花的人真多,有小孩,有老奶奶、老爷爷,有叔叔……大家都在排队,有说有笑,脸上写满了喜悦,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轮到我了,爆米花的伯伯把铁球似的锅竖起来,口朝上,舀了一碗米倒进锅里,又放了一点糖精,然后把盖子盖上,拧紧…  相似文献   

5.
有关专家认为:下列几种特色品种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看好。(一)高档杂果类:在今后几年,以苹果、梨等为代表的大路果品走势平缓,市场将逐步萎缩,而以杏、柿、石榴等高档杂果市场却日益升温,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的竞争力。一些捷足先登者已尝到了甜头,但杂果市场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次低、包装差、种苗混杂退化等,这些都约束了杂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厨艺百事通     
刘丽华 《社区》2014,(16):58-58
虾头、虾壳可用来熬虾油 平时做虾球,会把虾头剪下虾壳剥下,如果直接扔了觉得可惜,可以利用这些虾头和虾壳熬出美味的虾油。用虾油炒蔬菜或者凉拌菜特别鲜美,而熬好的虾头也是很不错的零食和下酒菜。做法如下:首先将虾头、虾壳洗净,但注意不要把虾头中的虾膏洗掉了;其次油入锅烧至二成热,放入姜片、大葱、香叶、八角茴香、花椒、小茴香慢慢炒香;  相似文献   

7.
韵之墨池     
在城区解放北路的东侧,有一条长达175米长的街巷,名叫墨池坊。60年前的这条街巷,中央有一条小溪贯穿而过,从前方的山上蜿蜒而下,九曲十弯,溪旁青石板纵横交错,人们行走在这狭窄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岸边的人家伴着潺潺的流水声洗衣做饭,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图.60年过去了,溪水、青石板也早已被柏油路所取代,于是笔者在这冬季的午后,怀揣着好奇走进了这条沧桑变幻的老街,探寻这条古老街巷的历史及今天居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爱的温度     
周礼 《山西老年》2009,(12):22-22
从小我就喜欢喝粥。每天早晨,母亲总会不厌其烦地为我熬上一碗红枣粥。当我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轻手轻脚地披衣下床。然后来到厨房,舀米,淘米,洗枣,生火。粥熬好后,母亲就隔着房门喊  相似文献   

9.
吴越 《社区》2011,(23):39-40
如果回到300年前的康熙年间,如果你恰好行走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畔.你或许会偶遇这样一个人:有时他在湖畔租一平房,春米做饭.就着湖水吃早饭;有时他投宿湖畔阁楼,深夜读书,写鬼写妖,听清风拂过水面……他就是蒲松龄。  相似文献   

10.
遗君明珠 《社区》2009,(11):61-61
我很少做饭,因为我有一个爱做饭的老公。 刚结婚时,一次我在厨房里手忙脚乱,而且正被大葱熏得眼泪汪汪,老公跑了过来,说:“不会做饭告诉我呀!我戴着眼镜,不怕葱熏。”说着接过菜刀,直接把我从大厨降成了助手。  相似文献   

11.
爱要当饭吃     
临江仙 《可乐》2010,(8):70-70
做饭是种高效率的表达方式,哪怕是最简单的食物,如若贴心可口,也能令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年前,我以一杯素面朝天的银耳莲子羹拿下现任男友,几个室友逢人便夸我能把银耳莲子煮得入口即化,于是我香名远播,誉满全系。隔壁屋的女生几次上门讨残羹,男友那些哥们儿也常半开玩笑让我发点福利,就是谁都没能分上一杯羹。  相似文献   

12.
入夏闻粥香,老伴下厨忙。每年夏季,我家都会吃到老伴熬制的"防暑降温粥"。老伴在妇幼保健中心工作了近30年,退休后,依然把日常保健作为晚年生活的头等大事。她常对家人说: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一不存在,其他都没有意义。每年夏天,家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苦夏"症状。这时,老伴就会下厨为家人熬粥。她熬的粥品种很多,但都具有防暑降温、驱除"苦夏"症状的保健作用。这些粥包括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藿香粥等。  相似文献   

13.
绿豆是夏天清热、去火、解毒的好饮品,很多家庭夏天都喜欢在家里熬点绿豆汤喝。但绿豆汤的制作、饮用也是很有讲究的。一、绿豆汤的制作技巧制作绿豆汤时,直接拿凉水煮不容易煮烂,有时会因煮的时间过久而使汤色发红发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风味。下面介绍几种熬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年轻人关注的大理想大抱负相比,一场不绝如缕后劲十足的金融海啸将就业与事业这个话题推到了每个人的唇边齿间。没有工作的四处梭巡着寻找可以安身立命的位置熬得满眼碧绿,有工作的也如捧着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碗  相似文献   

15.
安雯 《山西老年》2009,(2):43-43
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就听到油烟机的鸣叫。我惊奇万分:老公刚子回家做饭了?不,这不可能!除非天上掉馅饼,西边出太阳。糟了!估计是早晨做饭忘了关油烟机,多费电呀!我三步并做两步,直奔厨房。一眼看到他。正弓着身,举着锅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年     
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过了腊月涯,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8样粮食。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那里也把辞灶日叫做小年,过得比较认真。  相似文献   

17.
郑桂初 《老友》2008,(1):54-54
有一次,苏轼熬了一罐兔子汤,好友佛印刚好赶上,津津有味地喝了一碗。佛印走后,一个无赖跑来说:"我是你朋友佛印的朋友,也来一碗!"苏轼往汤里加了一瓢水,那人喝着觉得不对劲,瞪大了眼睛。苏轼说:"这是兔子汤的汤。"不料此人走后,又进来一个无赖,  相似文献   

18.
秋粥飘香     
正立秋当天,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村民凌晨2点支起15口大锅熬制秋粥。这一传统的"秋粥节",粥香四溢,吸引了2000人左右免费喝粥,感受这古老山村300多年的传统秋粥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是京西古道上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山村,自明清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共出了22名举人、2名进士,在京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灵水村也是国家级历史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好吃,尤其是新下来的大白菜。这么多年蛰居京城,当一棵乃至一堆大白菜在自家屋檐下放着时,做饭的时候心情是放松的——假如今天只有自己一人在家吃晚餐,哪怕只有一包方便面或一点挂面,也可以吃一顿营养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北特产杂果、杂粮的营养、保健、市场及其耐寒、耐旱、适应性等特点分析,说明种植杂果、杂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退耕还林(草)的情况下,发展陕北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