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会强 《江淮论坛》2004,3(4):69-71
西方哲学范式的当代转型构成可持续发展观兴起最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穴一雪当代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致力于消解近代哲学主体、客体二元分立的基本立场,为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存在论的基础;穴二雪当代哲学批判理性的过分张扬、以及近代哲学对人的理性规定,关注生活世界中的人,为可持续发展观超越“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刘向红 《理论界》2006,(2):30-31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应努力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方式,以求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战略是覆盖全社会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战略是覆盖全社会的战略思想,因为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土地、水、生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问题,不存在城乡界线。生态经济学不是部门经济学,它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是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生态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是实现这一转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因此 ,必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来理解和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作者分析了人类思想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看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得出人与自然的“主—客”辩证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人与自然的“主—客”辩证关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处理好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的关系以及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我党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新发展观以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基本对象,对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么发展都做了鲜明、集中、科学的阐释,对发展中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当代发展观演变的非线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当代发展观演变历程,先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发展观实现的转变就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的发展理念,既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层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演变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揭示的发展观 ,是对立面统一的发展观。它与对立面斗争的发展观相对立 ,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显著特征。对立面统一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是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凝结和升华。它以三位一体的结构形式 ,奠定了中国社会继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是具有丰富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 ,它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与唯物史观有很大的重合性 ,因此唯物史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而可持续发展观的很多结论是对唯物史观的证实 ,并对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发展现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11.
人的普遍关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在于人的失落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旨归和最终价值目标在于人的发展 ,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蕴涵着人文价值的重塑 ,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普遍关怀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发展观演变的非线性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纵观当代发展观演变历程,发展观先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发展观演变的实质就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的发展理念,既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发展观经历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 ,在关注人的层面上 ,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分析指出人本化趋向是当代发展观演进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从类本位的观点看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类哲学的视角透视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在可持续发展观中凝结着人所具有的共同的类意识,是人的类本质、类特性、类关系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不仅使人的概念获得了新质,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且也体现出了人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可持续发展观,它都离不开类哲学、类意识的支撑,哲学的希望、人类的未来,都系于类哲学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短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单一发展到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发展变迁过程。在当前,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辩证发展观随着科学技术及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从矛盾发展观进到系统发展观再进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态演变。三种形态的发展观各自都有其特点和它们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发展观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当代人类实践产生的新发展观,其思想萌芽已蕴含在唯物史观中,它也是唯物史观应用于当代实践可以推导出的结论,应当以其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又要以唯物史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观向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假设和经济人假设提出了尖锐挑战;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践呼唤建立新的代际经济学,代际经济学的建立将对以往的经济学产生重大突破;中国现代化建设应该走一条非资本主义化、非西方化、非苏东模式、非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明发展观的主体新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久强 《学术研究》2002,1(2):31-34
人类要走出困境,需要自觉的主体精神的觉醒,并且要将这种自觉的主体精神具体化为指导人类发展的实践理念,即形成合理的合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观。新的人类文明发展观,是以自觉的主体性为其哲学内核的,它要求主体性的自觉弘扬,要求人类理性的合理运用,要求用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要求以更新了的自觉的人类中心意识、人类主体意识去寻求自由之路。本文从主体发展观、理性发展观、类发展观和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四个方面来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毛泽东的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先进发展观为理论借鉴和理论补充。经历了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的发展完善,具备了构成严整理论体系的前提、要素和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是由发展中心论、发展价值论、发展整体论、发展系统论、发展永续论和发展统筹论六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