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审美掌握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人类社会实践内容展开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多样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他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相似文献   

2.
搞清马克思关于掌握世界的方式,无疑将对我们从事学术理论研究的思想方法有很大启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通过“人的历史发展”总结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说:“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2页),主要是说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写道:“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一精神的掌握的。”这个思维着的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是指政治经济学掌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从艺术上、宗教上、实践一精神上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从德文原文看,“艺术的”、“宗教的”、“实践一精神的”是三个并列成分,作为形容词共同修饰名词“掌握”的。而政治经济学掌握世界的方式,同哲学、理论及其他社会科学对世界的掌握是一样的。因此这里谈的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思维方式,即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一精神的掌握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新视野──读《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王汶成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艺术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等观点,长期以来一向被人们反复强调,而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到的“艺术是掌握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不同于科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科学反映现实的方式是抽象思维;艺术则用艺术思维的方式,即形象思维。马克思在这一《导言》中要求我们艺术地掌握世界,那末艺术如何地掌握世界呢?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提出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的问题。恩格斯也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莎士比亚化”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而“席勒式”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样也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生活美与艺术美加以比较提出的这“六个更”,概括为一点就是更美.这不仅是艺术与生活的本质区别,同时也是文艺批评的美学标准和文艺创作的美学原则.这“六个更”既坚持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生产“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思想,又把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创作说到底也是一种生产,但是它与一般的物质生产不同,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文艺家主体的审美意识(诸如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7.
<正> 一、精神生产概念的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最早由黑格尔提出。他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把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创造称为“精神生产”。但是,黑格尔的精神生产是绝对精神的生产,生产的主体是抽象的绝对精神,而不是现实社会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生产”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发展了黑格尔的精神生产:  相似文献   

8.
人类掌握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式、多层次和多维度的。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一般有宗教的、实践——精神的、艺术的和哲学的四种基本类型。我们是不大容易理解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是用什么方式去掌握和认识世界的。在《周易》用什么思维方式掌握世界的问题上,传统的观点认为,《周易》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不言而喻是用辩证哲学思维方式掌握世界。近年来,学术界对此进行很多的有益探讨。有论者提出,《周易》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取象思维”和“整体思维”;有的则认为是“实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文内凡未注明出处的马克思的话均见此篇)里.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问题.他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这段话虽然常常被人引用,但对它作完整、准确解释的极少,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本文试图对这段话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作些诠释性的分析,以利于形象思维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年,栾昌大同志先后发表了《关于文艺本质探讨的几个问题》、《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两篇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本性(本质)论,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他在《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辨析》中说,马克思把文艺看作意识形态形式,“把文艺与意识形态归于一流”,“有明显的片面性”;他认为,从文艺的整体来看,“说它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比说它是意识形态形式之一更合乎实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虽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其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却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认为人即精神,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维度,精神世界标示着人的意义世界,人生在世需要崇高精神确认。但在当代急剧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遭遇深刻危机,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一个个成了只懂享乐而没有灵魂的专家。马克思哲学指认人的精神本质上是社会精神,因此,摆脱人们精神困境的合理之路在于建构一种“我”与“他者”彼此限制、和谐与共的关系思维方式,打造一种超越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踏上历史舞台时,他就庄严地宣告:“我们并不向世界说:停止斗争吧,你们的全部斗争都是无谓之举,而是给它一个真正的斗争口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8页。)马克思的崇高和伟大,最受人尊敬和爱戴,就是他把自己一生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忠实地贡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那种光彩夺目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尤其是《精神现象学》作过精深的研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曾称《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把它称为“黑格尔的圣经”。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在这里使用的“诞生地”一词含义的理解,没有什么重大分歧,然而对“秘密”、“圣经”这两个词,尤其是“秘密”一词的理解却并非如此。通常流行  相似文献   

14.
一、“艺术生产”论的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形成。在《手稿》中马克思正确地阐明了人种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作为类的特性,就是人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即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劳动。人在与环境的矛盾中,“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认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除满足肉体需要的物质生产外,“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写于1845年4月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集中地从认识论基础,社会基础和历史局限等方面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第一次全面地归纳了他的新世界观的基本要点和理论纲要,把哲学探讨的眼光转向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内在原因上。在这份《提纲》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的问题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得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走出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思想境地,开始进入科学历史观的大门。现在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提纲》的文章,差不多都把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的思想当作一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在1848年春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全文十一条,而直接提到“实践”概念的就有十三处之多。加上“感性的活动”、“客观的活动”、“改变世界”等等,就更多了。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把实践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批判了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实践”概念是《提纲》的核心概念,实践理论是马克思《提纲》的中心内容。那么,《提纲》中“实践”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提纲》本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文本的元典:序言中所阐明的唯物史观,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科学;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学说,科学地阐明了文艺的社会性质、社会本质与功能;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和艺术生产系统的理论,为马克思主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对文艺创作与批评、对文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谈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要求,我们首先就会想起他们对于文艺真实性的高度重视。例如马克思谈到巴尔扎克时,赞扬他的《人间喜剧》以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一个时代。恩格斯为筹备出版《社会明镜》杂志,在与莫·赫斯合作撰写的一封致读者和撰稿人的公开信中,要求为这个杂志写的散文、诗歌必须是“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文艺作品。”要求文艺真实地反映生活并不是马、恩的首创。早在古希腊和文艺复新时期,一些文论家已经不同程度地有所认识,有的文论家还相当突出地强调了这一点。例如亚里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天天都在思维着,也几乎天天要动动笔墨。中国自古就有“文思”、“文心”之说,可见“思”与“文”是密不可分的。思维有多种方式,文章也有多种体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想就此谈点粗疏的看法,以就教于写作研究者和写作课教师。 (一)三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及三种类型的文章人类的思维千变万化,文章的具体样式千姿百态,但如果从反映世界和掌握世界的方式来说,主要有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相应的有理论文体、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体三大类。马克思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一段话说: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来掌握世界,而这种  相似文献   

20.
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第一版序言及其第二段 1884年2月,恩格斯研读马克思1881—1882年的遗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3—5月,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10月初,此书在苏黎世出版,至今一百周年了。 《起源》1884年第一版序言分四段:首叙“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同时,恩格斯提及,他这本著作“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是希望能“稍稍补偿”亡友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