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将比较充分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要用足用好再就业扶持政策,要加强教育与培训,使下岗职工了解就业政策,适应就业形式,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再就业能力,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和完善延伸到街道、社区的就业服务,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以创造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中年女性再就业存在着诸多障碍,但在下岗进程中,她们中产生的心理障碍诸如失落、压力挫折感等尤其明显.因此,要从社会环境的支持方面寻求克服中年女性下岗所带来的心理障碍,诸如制定有利女性再就业权益的相关法规,加大对中年女性下岗再就业观念转变的教育力度等,都对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调控等各种原因影响,大量职工被迫下岗,同时面临着重新就业的问题。中年女性的下岗再就业也存在着很多障碍,其中类似于情绪失落、就业压力增大等心理障碍显得尤为明显。本文就中年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心理障碍特征,提出如何创造有利社会条件的相关对策,帮助广大中年女性克服下岗再就业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妥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共青团作为党的有力助手,作为青年的群众组织,有其独特的政治优势、人才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及其外围组织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实施再就业工程,担负起帮助下岗青工实现再就业的责任。一、积极引导下岗青工提高认识,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创业意识。1、引导青工正确看待下岗。各级团组织要深入…  相似文献   

5.
胥子 《社区》2009,(36):22-24
想就业,但苦于无技无文凭,怎么办?好在有社区居委会的帮助。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社区居委会也千方百计地扩宽就业渠道,可再就业工作仍是不容乐观。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再就业人员的就业心态及就业态度存有很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再就业工程法律对策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再就业立法所要确立的目标模式应是“国家宏观调控下适度的市场就业机制”,再就业 立法应建立起以就业促进法、就业安定法、就业保障法为主体的框架体系。本文从四个方面 提出了再就业问题法律对策的基本思路和若干设想,特别提到了对下岗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赵国庆 《社区》2005,(19):28-29
江苏省南通市南濠河畔的启秀社区,去年有170多名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再就业,成为全市首个无下岗失业人员社区。今年以来,这个社区新增加的近百名下岗失业人员,也实现了人人都重新拥有工作岗位。这一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关注。出路就在家门口2003年10月,启秀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牌子挂到了社区居委会的门前,引来了众多居民的驻足观望。启秀社区有1100多户居民,4000多人口,2003年统计显示的17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中,有40对夫妻双双下岗失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出路在哪里?2003年底,社区工作人员到辖区…  相似文献   

8.
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观念趋于理性,自主谋业更加积极,社会各界对下岗职工越来越关心。这是对国内17个省区、55个城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经历下岗后再就业的种种尝试后,大部分下岗工对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形势有了...  相似文献   

9.
宁波人爱自己的社区,外籍人也爱宁波的社区。宁波社区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使社区大家庭变得如此温馨可爱。寻根探源,这就是社区的人文思想价值及素质的养成。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是宁波人建社区的根本,他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倾心关爱下岗人月湖街道平桥社区针对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个别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尚未转变,再就业很少的情况,及时将情况报给街道领导,街道非常重视,一方面组织举办再就业明星报告会,向辖区的近100名下岗失业人员讲述他们的创业史;另一方面,街道社区举行了扶贫帮困再就业洽谈会,动员第一医…  相似文献   

10.
陈少郁 《南都学坛》2000,20(2):90-91
下岗职工人数呈上升的态势 ,引起了人们的烦恼和困惑 ,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但下岗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是改革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个社会工程 ,国家要有得力措施 ,职工要转变旧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1.
系统分析了目前连云港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实现有序下岗、妥善安置、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再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影响力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大力抓好再就业培训则是实施这一工程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行的再就业培训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与不足,直接影响了再就业培训的效果,致使再就业培训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从加强再就业培训立法、规范再就业培训管理、健全再就业培训制度以及加大再就业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完善我国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下岗再就业工程的安全、合理运作 ,是事关社会稳定、改革成败的大事 ,是事关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利能否落实 ,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能否正常发挥的大事。目前在下岗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明 ,单纯依靠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岗再就业中的无序运作。“下岗再就业亟须法律保障”。笔者在分析下岗再就业现状同时 ,指出法律对下岗再就业工程的作用 ,并就如何完善下岗再就业工程的法律机制提出建议 ,以寻求解决下岗再就业结症的办法 ,促使我国这一跨世纪难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李沅  工萱 《金陵瞭望》2010,(3):20-21
南京市总工会于2002年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在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杠杆”作用。几年来,担保中心实施担保贷款1406人.贷款额4643.2万元.还贷率达99%。促进了近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平均万元贷款增加就业2.3人.大大超过政府万元贷款安置1人就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决定了岗位和就业模式的转变,下岗再就业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造成的,更要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三个方面究寻,要正确处理好下岗与增效、与转岗、与培训、与保障的关系,引导帮助职工走出对下岗分流的思想误区,从体制上探索解决就业困难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失业、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素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再就业工程,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因为无论从增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竞争力,还是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来说,都必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基本前提。只有劳动力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锡成 《社区》2003,(7):37-37
长沙市芙蓉区发展社区服务业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截止到目前,已安置5000余人,再就业安置率达65%。他们的模式不复杂,但很有效。这个模式有三个方面工作要做。 一是编织区域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该区投入200多万元编织区域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囊括了社区所有下岗职工信息和就业岗位信息。该区明确规定:对每一位有再就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街道劳动保障站和区劳动力市场,每年至少提供3次就业信息。对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18.
本刊回应     
《社区》2003,(5)
王海山同志: 下岗、失业、再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许多社区居民都会面对的正常现象,它不但现在有,而且将来还会有。因此,我们要以一个平常之心对待下岗。作为社会来说,有责任对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帮助下岗人员渡过就业难关。事  相似文献   

19.
新华 《社区》2002,(20):11-12
中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就业援助行动,以便让全国1300多万下岗职工尽快找到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最近一次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要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基本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辽宁省14个城市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变化、物质生活状况变化、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等,并认为造成失业下岗人员生活状况变化的原因是人力资本不足和再就业培训面窄,最后提出了不断完善城市失业保障体制、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系统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