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淡马锡是新加坡最大的国有控股公司,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有着成功的实践.与淡马锡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相比,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相对缺乏战略性,劳动、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的途径主要有: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实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转变;树立"精英治企"理念,建立健全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的短短几年后 ,国内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短兵相接的竞争 ,使得国内银行业势必经历一个金融创新高潮。由于不同银行业的体制和业务特点不一 ,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也存在差异。产权、组织与风险等内部制度约束不力和管理体制、市场环境、监管理念与方式以及法律体系等外部环境制约是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主要困难。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经营主体、转变经营机制、注重人才培养以及改善中央银行的监管和健全有关法律体系是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创新框架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集权化严重;学校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教学管理制度僵化.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应从三方面入手:改革和完善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构建标准多元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建立宽松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九五”以来,“科教兴海”战略初见成效,滩涂开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滩涂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市场化开发与传统的管理体制的矛盾;资源所有者、管理者和开发者的利益分配矛盾;生态保护不力和开发投入不足等等。化解矛盾的对策是,在沿海各县设立滩涂开发经济区,对滩涂开发实行统一的综合性管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主要从市场渠道解决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建立灵活的开发经营机制,放开二级土地市场,大力发展滩涂资源开发的产业化经营,以形成全新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5.
从观念创新、顶层设计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动力机制创新4个维度来探讨如何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使得整个体系有理论基石、顶层设计指导、管理体制支撑、动力机制驱动,而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自洽系统。“道法自然”“出入以度”的传统哲学思维夯实了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创新主要关注“五位一体”整个系统内部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管理体制创新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即确定生态规模、分配自然资源产权和市场交易;动力机制创新包括相对均衡配置利益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转轨时期政府供给的“拨改贷” ,“放权让利 ,”“承包制度” ,“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创新制度旨在通过成本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现实的情况表明 ,转轨时期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残缺的债务债权关系使“公地悲剧”故事在信贷资金运行领域的凸现出来。创新制度的实行 ,并未使国有企业的行为方程符合创新制度供给者的主观模型 :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 ,同制度变迁前的情形一样  相似文献   

7.
转轨时期政府供给的“拨改贷”,“放权让利,”“承包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创新制度旨在通过成本约束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但是现实的情况表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残缺的债务债权关系使“公地悲剧”故事在信贷资金运行领域的凸现出来。创新制度的实行,并未使国有企业的行为方程符合创新制度供给者的主观模型: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困扰着国有企业,同制度变迁前的情形一样。  相似文献   

8.
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韩小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为前提。否...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相关各利益主体之间由于责、权、利模糊不清 ,企业约束机制在当前体制转轨时期存在着许多缺陷 ,阻碍着制度的创新和机制的转换 ,制约着效益的提高。为此 ,应该从企业主管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内部三个方面入手 ,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相关者的职责和利益关系、约束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深入分析 ,寻找企业约束机制缺陷的主要原因 ,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有效约束机制提供充足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实现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源自经济运行体制、金融体制、科技管理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等多方面的体制性瓶颈。要有效化解和消除这些瓶颈,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优良的体制环境,需要采取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激发技术创新团队的创新动机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绩效进行了分析。结合WTO对农业政策的影响,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问题。并就农地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农业服务组织制度创新、农产品流通组织制度创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的结构方面,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生态结构及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等。究其原因,在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农业基本矛盾,其根源则在于制度创新不足。因此,河南农业的发展应调整农业结构和进行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只是治标之计,从农户制生产方式变革为农场制生产方式的制度创新则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有许多农业经济制度供给不足 ,涉及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生产体制、相关系统以及作为外部环境的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体制 ,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整体创新。新一轮农业改革必须加大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 ,从产权、组织、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由单项改革转到整个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契约型组织的效率及其决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契约来联结的经营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率源泉是“交易费用”的节约和“专业化”效应的扩散。作为一种契约型组织 ,契约的完备性和组织内部结构的变化是其效率的决定因素。从组织创新的角度讲 ,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效率的路径选择应是促进公司和农户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 ,“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或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创新 ,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方式是特定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产物,因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本质上就是大力创新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其现实选择就是集成创新即在现实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基础上集成农业生产的技术要素、主体要素、设备要素、人才要素、产业及行业要素等等,实现技术集成、主体集成、设备集成、人才集成、产业及行业要素集成等从而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集成创新必须培养主体的创新意识,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和集成创新的农业载体以及相关部门的集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是制度创新最主要的主体 ,尤其是在我国目前转型期 ,政府在制度的创新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也有自身的缺陷。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 ,政府要做的是为市场活动主体的制度创新提供一个既有严格规范又有一定自由活动空间的制度框架 ,从而构建一个以政府的制度创新为主导的、市场的制度创新也充满活力的制度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机构投资者所持A股市值日益增加,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治理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选取2007~2011年沪、深两市农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存在内生性问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影响力的大小受第一大股东制约,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加强股权制约有利于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机制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主要是科技创新、高度组织和政府支持。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更新理念、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文化环境;城乡统筹,构建农业发展的制度框架;组织再造,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配置,提升要素资源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人均农业就业人口生产总值(PEO)、农业单位投资产值(PIO)以及农业单位面积产值(PAO)作为农业转型的衡量指标,使用人均经营耕地面积(PCA)作为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衡量指标,通过静态面板估计和动态面板估计的方法分析农业土地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的变化对人均农业就业人口生产总值和农业单位面积产值的增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对农业单位投资产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农地经营权资本化既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地流转机制创新及其效率增进的客观要求。论文在对农地经营权资本化发展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农地经营权资本化驱动农地规模化的内在机理,从模式诞生背景、模式主要特征、模式实践效果等层面,对比分析了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农村“土地银行”等为代表的几种农地经营权资本化运作模式的特点,提出通过培育农地经营权资本化的有利环境,来克服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加速农地规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