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47-50
1939年创刊、1941年终刊的《中国妇女》,是研究战时解放区妇女问题的重要刊物之一。文章从历史、文学、时代思潮等角度来观照其女性婚恋问题,探究在战争环境中、革命大局下,解放区女性婚恋自主的艰难。 相似文献
2.
姜思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38-41
《妇女时报》是第一份商办女性报刊,也是第一份采用新式仕女画作为封面的女性报刊。这些封面既超越了之前女性报刊的封面女性形象,也没有落后于后来者,构成了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的开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有利于积累女性报刊的办刊经验,也有利于找到一个研究社会历史文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姜思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4):14-17
《妇女时报》是第一份大规模连续刊登女性照片的女性报刊。该刊内页的女性照片体现出较强的现代感,其出现得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摄影技术的传播。她们是女性摄影形象在现代女性媒体中的初次露面,意味着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从绘画向摄影的转型。她们代表了当时主流社会可以接受的良家女子的最大公开尺度,是现代女性获得身心解放的标志,为女性读者提供了模仿的标本,进而有助于推动女性现代性进程的展开。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与解读,丰富了性别与政治主题下的个案研究,也为当代女性期刊提供了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4.
刘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70
《解放日报》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上有其鲜明的特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两个中心,即以苏联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和以延安为中心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另一方面,《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三大作用,即呼吁团结、学习苏联和动员群众。与此同时,《解放日报》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有三重价值,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党性;二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民声;三是在建构纪念十月革命话语中体现真理。 相似文献
5.
《太平广记》记载有大量反映唐代妇女生活状况的史料,对认识和探讨唐代妇女婚恋、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社会地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唐代妇女具有“择偶的自由”、“妇女不重贞操”、“男嫁女娶与妒妇惧内”等特点,充分反映出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确实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小说(194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的小说最初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被保守的文人鄙视.但当它的流行程度和内在美感达到了足够的程度,它就要强迫自己引起知识阶级的强烈关注了.知识阶级从不识字的民众中获得了这些伟大的史诗般的传说,润饰之,修正之,某些情况下重构之,从而使之成为中国传奇中的伟大经典.这些起源于流行的经过修订的名著变成了新艺术形式、新语言和新文学的老师,靠着它们的教导,中国的上流阶层专心学习创作他们的原创小说,不全是当作一种文学娱乐,也当作一种社会讽刺,当作一种社会批判和变革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郭姗姗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39-341
《聊斋志异》中众多女性在婚姻爱情上表现得独立自主,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而这与当时社会的经济背景和思想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试图从主体意识的体现与形成原因两方面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8.
创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文化阵地:《中国妇女》(1949-19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6)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开始,<中国妇女>是唯一持续发行的全国性妇女杂志.它理应被作为国家女权主义话语实践的重要场所来进行文化史研究.本文通过对该杂志文本的解读、对妇联活动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杂志编辑人员的访谈,尝试深入调查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过程,揭示新中国建国之初党内的社会性别矛盾和斗争,女共产党员们在体制内的运作策略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构想,她们实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做法和意义,以及她们创立的社会主义劳动妇女视觉再现的文化改造意义.往日的边缘和弱势妇女群体对一个以妇女为中心的主流话语空间形成的参与,是妇女干部开创的社会性别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古胜红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17-124
徐志摩《论中国妇女的地位》一文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关于妇女问题的学位论文,其主旨是在西方学者面前为中国和中国妇女辩护,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生动揭示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构建现代性别观念时的矛盾心理,也为中国近代以来妇女问题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奠定了徐志摩作为中国妇女问题研究重要开拓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郭豫适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118-122
研究妇女问题既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问题研究》以中国古代小说为基础材料,对中国古代女性的不幸命运和涉及女性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全面、深入的评述和研讨,具有以史为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朋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45-51
救亡图存近代语境下,晚清知识女性开始涉足诸如游记、政论等原为男性把持的文学类别。《妇女时报》倡导女性"游历",并为女性游记提供言说平台,这在中国女报史上实为首次。细读这些女性游记文本,可见其蕴含的生活史和思想史双重价值:就旅行方式而言,知识女性已由传统社会随夫随父宦游转变为以求学、求职、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独自"旅行;更为重要的,旅行书写是在媒介叙事的公共属性之外,开创了一个具有私人色彩的言说空间,而知识女性在旅行叙事中所刻意彰显的民族国家意识、现代知识、文明、卫生的自我身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代政治文化对女性日常生活及私人叙事的深度嵌入。 相似文献
12.
黄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8-106
从《管子》“女性”语义场中的词可分析《管子》中体现的先秦时期齐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齐国“王霸天下”离不开妇女,她们参与诸多活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家庭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使齐国妇女在当时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不仅高于同时代其他诸侯国妇女,也高于后来封建社会中的诸多妇女。 相似文献
13.
丁芸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2):29-32
文章以叙事话语为视角,指出《飘》的可读性源于作家密契尔创作中的诸多女性特征,如遵循女性阅读习惯构建文本体系,用女性眼光发言,以女性心态轨迹组合戏剧性情节,借助话语对答,巧用心理分析等,并阐明女作家在叙事话语领域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陶春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2):43-51
现代女学观念对中国女性思想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它直接参与了中国女性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当然,它的发展离不开西风东渐与本土思想转型的特殊语境。《妇女杂志》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刊物,它的女学观念经历了"贤妻良母"式的家政教育向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它对当时女性思想的指导和女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现代女学观念折射出20世纪初男权统治下的女性对教育、职业、文学、地位等的诉求,这种诉求具有时代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周小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3)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简·爱的女性主体反抗男性权威的个人叙述声音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文本.笔者从社会文化机制内部探讨其女性话语空间,认为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进行了寓言式再现,通过主人公简·爱从"我必须说"到"我们整天谈着话"自我建构了一个新的话语空间,以此可对文本结尾作出新的评价,这是夏洛蒂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话语空间问题的思考,也使文本成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话语空间的一场诗性试验. 相似文献
16.
韩艳莉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191-194
赛珍珠的小说《东风,西风》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女性形象,她们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许多美德,但同时又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通过分析对比她们性格的特点来找出她们性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妇女歌谣自《歌谣周刊》创刊之初便是歌谣搜集与研究的一大重要主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歌谣与妇女所具有的内在天然联系和外部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背景合力作用的结果。《歌谣周刊》作者们对妇女歌谣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研究底层乡村妇女命运的历史和社会材料的不足,有利于引起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然而需要留意的是,《歌谣周刊》的作者们在分析妇女生活时侧重于揭露乡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凄惨境遇,这种选择性的文本阐释忽略了对妇女能动性的认识。同时,由于《歌谣周刊》本身“学术”“文艺”的办刊目的,其能为妇女解放所起到的实质作用无疑也是十分有限的。更进一步来讲,透过《歌谣周刊》对妇女歌谣研究的逐渐丰富与深入,也可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逐步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阿其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173-174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
贾兴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176-180
[摘要]艾丽斯·沃克提出了妇女主义精神,从独特的视角描写女性的斗争,在抨击种族歧视的同时,揭露性别歧视,把争取女性平等的斗争扩大到黑人群体当中,深刻揭露了黑人男性和白人对黑人女性的歧视和迫害。更重要的是,沃克认为,黑人女性必须要团结起来,发挥团体力量,取得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