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年孙中山高度重视宣传在革命和建国中的作用,对宣传的概念和内涵、宣传与革命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报刊宣传与党员宣传是孙中山最为关注的两种宣传方式,他对两种宣传方式的作用都做出了积极的评价,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视报刊宣传向重视党员宣传转变是晚年孙中山宣传思想的显著特征.孙中山还注意探讨宣传技巧,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孙中山的宣传思想不仅应被视为其革命建国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近代政治传播史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越南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从1894年首创兴中会之日起,就立志“联络中外华人”以“振兴中华”,故而他一直将海外广大华侨视为重要的革命力量.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越南早有华侨居住.据统计1900年越南的华侨约有10万人,十年后增为232000余人.所以,孙中山为发动与组织旅越华侨同胞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曾于1900一1908年间,先后五六次到越南西贡、堤岸、河内与海防等地的华侨中活动了约一年半时间,进行了革命宣传、建立组织及筹划武装起义等项革命工作.越南广大华侨正是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斗争,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黄铮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以来,学术界对孙中山先生生平的研究日益深入,鸿篇巨帙硕果累累。然而其中关于孙中山早年(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前)的重农思想,即力主兴办近代化农业的主张则鲜有论及。殊不知这一主张对于他后来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兴办新式农业的重农思想的形成孙中山早年的效法西方大兴近代化农业思想的产生,主要由下列一些因素所促成。第一,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孙中山出生于一个数代务农的家庭,亲邻友好大多为农民。他幼年曾参加砍柴、除草、排水、放牛等劳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即产生了热爱劳动、关心农业、同情农民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912——1913年间孙中山思想和活动的分析,认为他为“复兴”中国所进行的奋斗是有意义的。作者指出,过去史学界认为这时期是孙中山一生活动中的消极阶段是不恰当的。无论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还是要求加强军备,其基本思想都是为解除内忧外患,  相似文献   

6.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在这次为期五天的纪念和学术活动中,大家怀着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心情,对他伟大革命的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行了认真严肃的研讨,取得了有益的,可喜的成果。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科学地评价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宣传他的丰功伟业和革命精神,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树立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在整个一生中,非常热心于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当作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动革命时,他积极创办学校,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培养骨干;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提倡兴办各类学校,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求建设之学问”的大批“贤才”,以便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辞去临时大总统之后,他还继续奔走呼喊,并亲自实践,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作出了贡献。孙中山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他那立学校,育人才,图富强的思想,则尤其是我们民族的一份很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8.
日本一桥大学副教授横山宏章最近在上海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出他与国内外孙中山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横山说:他研究孙中山的特点之一,就是着重对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以及与支援他的宫崎滔天等人的关系进行研究。另一特点是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演变为中心,从政治领导方面进行研  相似文献   

9.
翟秋白是我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党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就参加创办或主编过《新社会》、《人道》、《新青年》、《前锋》、《向导》、《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共产》、《红色中华》等重要报刊。1920年秋至1922年底,他受聘为北京《晨报》驻俄特派记者,回国以后,又长期负责中央宣传工作。在领导报刊工作和具体的编辑业务中,霍秋白积累了丰富的报刊活动经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报刊思想体系。鉴于学界对溜秋白的报刊理论疏于整理,故本文在梳理霍秋白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报刊编辑思想作…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们把旧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称之为早期民生主义,并从政治经济角度就其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作一粗浅探讨。 一、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与他的早期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思想,并不是同步产生的。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只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尚无“平均地权”一说,即当时尚无民生主义思想。在此八年后即1903年秋,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革命军事训练班时,才首次提出了“平均地权”的经济政治主张,从而初步形成了民生主义思想。1905年10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正式问世。现在我们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从1927年到1935年英勇就义之前,对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和宣传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创新价值的主张。他认为:党的报刊应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党的宣传要坚持脸向着群众的原则;党的机关报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宣传水平。这些思想不仅有力地指导了当时党报党刊的新闻实践,而且成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在《物质建设(实业计划)》一书中写道:“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而海港之建设,则“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之策源地”。足见他对海港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一孙中山重视海港建设是同他对外开放的思想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痛感闭关不足以立国,认识到惟有开放才能“并驾欧美”,故在他的论说中反复强调必须变闭关主义而为开放主义。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他即明确指出,“泰西各国”之所以富强,在于“体恤商情”,实行开放、保商政策。他说:“我中国自与西人互市以来,利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从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即积极从事经济建设活动,到次年因宋教仁被刺,爆发二次革命为止,时间刚好一年左右。孙中山先生在这一年中给后人留下的从事经济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具有合理性的主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关于实行开放主义、全面利用外资、开发生产力的主张,至令仍不失启发和借鉴作用。关于这一点,五十年代初,台湾的徐芸书就撰写了一篇文章加以阐述①,并呼吁台湾当局立即实施孙中山先生的这一政策。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台湾起了很大作用,以至在八十年代的今天,台湾有的学者还发表文章表示“服鹰徐氏言论”②。近年来,大陆学者也很重视这个课题的研究,写出了数篇论文。然而,我觉得仍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中山有一套成系统的宪政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孙中山在思考中国问题时确实常常涉及宪政问题,但完整意义上的宪政思想在孙中山那里并不具备,即使是以“宪政”为旨归的民权主义也并未严格遵循宪政理论的内在逻辑。一主权是与国家权力来源及其归属密切相关的政治概念。主权归谁所有,主权在君还是在民,这是近代西方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孙中山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定的主权在民论者。早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时,孙中山就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宣言,主张以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式的民主共和政府…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他坚持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积极倡导对外开放。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的意向,拟在于探讨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廖仲恺(1877——1925)是我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革命阶段。他自二十世纪初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以后,无论在同盟会时期或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时期,都作了出色的贡献,成为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特别是一九二四年以后,廖仲恺成了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核心人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由于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在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震惊了亚洲和全世界。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为求中国富强,鞠躬尽瘁,是中国人民非常敬仰的伟大革命家,也是世界人民崇敬的伟人。孙中山一生题字很多,尤以“天下为公”四个字为最,“天下为公”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奋斗终生的目标。学习、宣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对1894年孙中山“深入武汉”一事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追述其早年革命历程时说:"及予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运动之开始也。时郑士良则结纳会党、联络防营,门经既通,端倪略备。予乃与陆皓东北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人武汉,以现长江之形势。"①查"北游京津"当指1894年北上上书李鸿章一事。在这段话中,孙中山明白地告诉世人,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后,他曾"深入武汉"。由于是当事人亲笔所述,加之孙先生的特殊身份,后世向来深信勿疑。但笔者以为,对1894年孙中山"深入武汉"一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质疑:第一,从1894年6至10月间孙中山的主要活…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虽然不是经济学的专门家,但他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在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对于钻研、宣传、运用经济学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付出了许多心血。了解孙中山对西方经济学若干理论范畴的理解及其得失,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华侨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是时代思潮与其自身思想变迁相结合的产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海外宣传活动使这一觉醒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孙中山革命理论的完善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与华侨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也是相互促进的,觉醒了的华侨是孙中山开展民主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民主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