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高铁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8-53
杨应琚在雍正、乾隆朝两任西宁道、陕甘总督,他在西北为官期间正值清军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及处理善后事宜。任职期间,他调整了西宁府、安西和新疆东部的军政建置及陕甘总督管辖范围,并在西宁地区、肃州、巴里坤、哈密、乌鲁木齐等地组织屯田,大力发展边疆文化教育和其他利民措施。从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促进了西北边疆的发展,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117-124
西北军政大学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区域性军政大学之一,接续抗日军政大学的革命传统,呼应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的时代诉求,开展了基于解放目标的教育动员行动。通过开放的办学方式、灵活的教学内容、明确的革命导向,西北军政大学将思想教育与解放事业相结合,以批判的武器支持武器的批判,适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与专业人才,形成了植根中国社会实际和革命斗争需要的特殊高等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与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11-24
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从1937年临大成立至1946年各自回迁复校,具有分而有合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九年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完整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拥有505名教授和1 489名员工的师资队伍,毕业学生9 257人,五校均开始招收研究生,奠定了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储备了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4.
赵弘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25-30
陕西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两大源头:陕源与京源。在陕源即将断流之际,京源济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诞生,曾成为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支撑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的擎天柱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五校分立,促进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其办学传统与精神,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1-25
西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两大高等教育联合体系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学术自由是西北联大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主要特征是:健全具体的制度建设是学术自由的基础;兼容并包、勤奋敬业的师资力量是学术自由的保障;丰富多样的学术演讲和学术交流是学术自由实现的重要途径;种类繁多的校刊、期刊和学会营造了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术自由的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的选课机制和学习平台使学术自由在本科教育中得以实现。西北联大的学术自由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8-173
西北联大不仅秉持独特开放的办学理念,而且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西北历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对西北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发掘与保护;撰写了大量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论著;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加强关于西北历史的相关内容。西北联大对西北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为西北历史研究特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转向"的重要标志;客观上为国家未来西部开发建设战略的规划、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7.
梁严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5):13-16
对于西安临时大学南迁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组建后,从母体中分离出国立5院校,且独立设置,在当时及现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本文认为西北联大的组建及分置国立五校是国民政府改善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其子体学校或相关学校工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萌芽和生长的历史考察,勾勒出其基本历史脉络.研究认为西北联大工业经济管理学科适应抗战时期内迁工业的发展,萌芽于西北联大时期,成长于西北联大子体学校西北工学院时期,并形成从师资、学生、教材教法,到课程建设的一整套成熟经验,从而填补了中国北方地区高等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2-167
大学与民族精神血脉相连,近代中国大学是民族精神的坚强堡垒。西北联合大学的民族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西北联大的历史文物、校歌的民族情怀和办学实践的精神导向三方面,可以看出西北联大民族精神的特色与现实借鉴意义:大学教育须确立坚定的民族精神导向以指导办学活动;办好大学须增强危机与忧患意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化大学历史研究,有益于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的西北考察活动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7(3):66-70
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及西北战略地位和西北边防形势日益严峻等原因 ,国人对西北的考察活动渐趋增多 ,规模亦日益扩大 ,其中既有国民政府组织的以政府行为为主的考察 ,也有各种社会团体、个人自发组织的考察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考察活动 ,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 ,另一方面对调查西北自然和矿产资源状况、推动西北开发热潮的兴起和政府开发西北政策及措施的制定等 ,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抗战时期的历史档案,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合组成立的历史经过。地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合组是现代农业文明的一次重要融汇。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国立西北农学院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卓越,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并在合组后逐步形成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抱负,成为当代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F002-F003
由七个部省级科教单位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将为西部开发战略工程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考察活动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荣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11-16
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国家政策导向、西北战略地位和西北边防形势日益严峻等原因,国人对西北的考察活动日益增多,前后持续十几年,其中既有国民政府组织的以政府行为为主的考察、视察活动,也有各种社会团体、个人自发组织的考察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考察活动,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对明确西北自然和矿产资源,推动西北开发热潮的兴起,政府开发西北政策及措施的制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清凌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64-69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相谐发展是宋明以来西北佛教的一大特色。本文揭示了明代西北藏传佛教发展的几个标志性事件和汉传佛教的走势特点 ,并就明朝政府加强对佛教的管理概括出了几点成功的历史经验 ,对于现实宗教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清王朝在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海桢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6-49
清朝重新统一西北边疆民族地区以后,本着国家法制统一和从俗从宜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西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法和单行法,以朝廷名义颁布下达。这些法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宁、发展与繁荣,也充分显示出清王朝重视民族立法的显著民族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各校作为西部文化中坚,薪火传承。在学科建设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在育人特色上,砥砺品性,通专并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历史启示在于: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是西北联大取得丰硕办学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依靠大师西部同样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学科积累和师资建设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是衡量大学办学得失的重要标准。抗战时期大学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斯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67-269
自汉代开始在西域设立属国和都护,以迄清代的西北治理,不难发现,西北边疆地区经历了一个由被内地争权羁縻、争取的外围地域即"西域",逐渐演变、被整合为中国国土即"西北"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即由"西域"到"西北"的变化,不仅意味着指称上的改变,其实质性的内容是"西北"边地内化为"中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北"成为"中国"的西北——尽管这一历史进程中曾经历战乱、分裂、割据,但其总体的趋势却是指向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格局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葛飞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74-77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西北的边疆危机,南京政府曾设想依靠西北为长期抗日的后方根据地,并进而带动西北的经济开发。舆论界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西北开的热潮。分析了西北开发的历史背景,以及西北的自然资源、经济状况、开发的步骤及方式,并指出,舆论界的许多真知灼见为西北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张桂桂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40-42
中国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远古开始,先辈们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资料虽然有限却在西北开发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传说时代、远古时期和夏商周时期三个阶段对西北的开发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对当代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北行》是民国西北开发热潮时期众多西北行记中惟一一本由女性撰写的著作。作者林鹏侠是一位颇具豪侠之气的知识女性,有感于“一·二八事变”后国难当头的时局,在母命之下毅然踏上考察西北之路。其女性视角细腻而犀利,对西北社会问题的记录和分析独到而深刻,不仅起到了让国人了解西北宣传西北的效果,且为后人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西北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