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总规模一直在世界各国中居最前列。1989年底,大陆总人口已达11.119亿,居世界第一位;1985年印度人口为7.622亿,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两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差别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的变化决定的。1949年前的中国和1947年赢得独立前的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人口出生率十分  相似文献   

2.
一、人口增长亚太地区目前人口超过4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0%。自1990年以来这一比重保持不变,但人口绝对数增加了7.6亿人,几乎是目前北美人口的两倍。世界人口排前10位的国家,亚洲就有7个。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为13亿人和11亿人,亚太地区有半数人口居住在这两个国  相似文献   

3.
1990年,印度人口约853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5.99%。根据预测,到2000年,印度人口将达10.4亿,2025年达14.4亿,到2040年可能超过中国人口,居世界之首。本文拟就印度人口的发展特点、印度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口激增给印度带来的一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一 人口增长快是当代印度人口发展中最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特点。自古以来,印度就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中世纪时,印度曾经长期居世界各国人口之首。17世纪后,才退居第二位。在印度人口发展史上,大体可以1921年为界,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1921年之前增长缓慢,1921年后增长迅速。印度人口首次超过1亿是在1550年,但直到1870年才增至  相似文献   

4.
<正> 四、世界人口的新课题——人口高龄化占世界人口70%的发展中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为抑制人口增长率,都在推行降低出生率的政策。其典型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快以国家政策推行家庭计划的印度,以及史无前例地开始实行“一个孩”政策的中国。仅此两国的人口就达到了17亿。如前节所述,在人口增长控制计划刚开始推行不久的中国,人口高龄化的问题就被深入地研究着。从1978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0-14岁的幼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8.6%,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还只不过占4.8%。尽管如此,对于人口高龄化这个令人关心的大问题,仍是值得特别重视的。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有关材料统计,目前世界人口已接近45亿 亚洲的人口占其三分之二,主要是中国占982.5百万、印度688.6百万、印度尼西亚148.8百万、日本117.8百万、巴基斯坦88.9百万、孟加拉国92.8百万。1950年世界人口是25亿,到目前为止,31年间增长了20亿。据统计世界人口每分钟增加172人,每天增加近25万人,这样每年新增人口8006多万,预计从1981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19亿多,达到63亿左右。也  相似文献   

6.
基本状况人口的增长:1949年解放时兰州人口只有72.71万人(包括三县和两个远郊区),到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已达237.63万人,三十三年来人口增加了2.2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6%。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9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十年中净增82.68万人,平均年递增7.6%;1960~1975年净增60.19万人,平均年递增2.2%;1976—1982年为增长缓慢阶段,六年中净增22.05万人,平均年递增1.2%。第一阶段由于建国后各项事业急需发展,吸收了一大批干部和工人,支边人员和中央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原理指导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探讨日本1868年以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即相互影响程度问题。 一、日本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况 1868年日本人口约为3,503.0万人。多于英国(3,066万人),少于美国((3,821.3万人),法国(3,833万人),德国(4,022万人)的人口。 1980年,日本人口为11,678万人,为英国人口5,595万人的2.1倍,法国人口5,371万人的2.2倍,西德人口6,156万人的1.9倍。是美国人口22,766万人的1/2左右。这一期间日本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8‰,高于美日英法德(1945年后为西德)五国平均速度(9.3‰),低于美国(16.1‰),高于英(5.4‰),法(3.0‰),德(3.5‰)三国年平均增长速度。应该指出日本国土面积仅为美国国土面积的1/25,所以1980年日本人口的密度(310人)为五国之冠,高于西德(240人),英国229人),法国(98人),远高于美国(24人)。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同属亚洲且地理上毗邻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在自然、历史等方面都很近似。自50年代以来,两国都面临着因人口规模大且增长速度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为此,两国政府都先后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以期解决由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但由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两国所经历的道路不一样,因此两国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把中印两国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作一比较分析是很有意义的。‖一‖自5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都经历了迅速的人口增长过程,印度则更快一些。1951——1987年间,中国人口由5.63亿增加到10.92亿,36年人口净增加94.0%;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指出,到2050年,亚洲和非洲的城市人口增长将占世界城市人口总增长的86%,其中增长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和印度尼两亚。中国城市人口将增长3.41亿,  相似文献   

10.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1.人口增长率显著下降1949年至1971年,我国人口由54,167万发展到84,779万,二十二年增长30,612万人,增长了56.5%。年平均增长139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0.57‰。1971年至1983年102,495万人,总人口增加了17,716万人,年平均增加1,476.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5.94%,比前22年递增率下降了4.63%。1979至1983年的五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337.2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印度分属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同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先后在全民范围内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力图通过降低人口出生规模和妇女生育率,使总人口以“适度”的速度增长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作为妇女生育的一般前提—婚姻的基本状况,其历史发展趋势和特点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有效控制。因此,对中印两国育龄妇女婚姻状况在各自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不同特点和存在的共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无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城乡的流动人口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1987年底。全国2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已近1000万;目前,全国城乡日平均流动人口在5000万以上。北京市在60年代中期流动人口仅十几万人,到1982年达到30万人,1989年又猛增到131万人,7年间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了101万,增长了3.4倍。 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内含着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世界人口增长迅速,而且从本世纪中叶开始,这种增长急剧加快。从1950年到1981年,总共只有三十一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39%,比前五十年增长一倍还多;同一时期世界人口增加了19.8亿,为整个十九世纪人口增加总数的2.8倍。1981年世界人口达到44.92亿,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净增7,700万人。人类自有史以来,还没有这样高速地、持续地增长过。  相似文献   

14.
<正> 香港《大公报》转载“合众国际社”的新德里消息,1981年印度人口调查统计数已经揭晓,并证实了人口专家最大的担心——印度人口以灾难性的速度在繁殖。大规模的人头统计显示,印度人口在过去的三十年增长一倍,现已达到68,400万,使世界上15%的人,聚居在地球3%的土地上。印度家庭计划基金会官员罗米·查布拉说:“假如我们再不觉醒,并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做出贡献,那将会使我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印度的人口问题更受到世界的重视。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面积为295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面积的2.4%。根据美国人口情报社编制的《1980年世界人口资料表》,1980年年中,印度人口已达67,620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从人口总数来看,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国。印度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比它在世界上所占面积的比重大五倍半,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这种情况。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6人。印度人口中男多于女,根据1971年人口普查资料,男女之比为1000:932。年龄  相似文献   

16.
印度人口众多,除了中国外,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81年人口已达6亿8400万。过去12年中,印度人口增加1亿3600万。现每年出生人口1,500万,超过中国而居世界首位。膨胀的众多人口,给印度政府和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和困难。人口对印度这块仅占世界面积2.2%、约3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压力,无疑是沉重的。 印度人口增长率是很高的。1942至1950年印度平均每年人口生育率为4%,除去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自60年代初起,南朝鲜经济开始以年平均1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1982年与1962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13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加到1,671美元。至1985年时,后者达到了2,047美元。南朝鲜在以较快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其人口特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60年代初,南朝鲜人口的显著特征就是密度大、出生率高、抚养人口多。1960年年底,南朝鲜的总人口为2,499万人,至1970年达到了3,144万人,而至1986年增加到4,157万人。1960年人口密度为254人/平方公里,到了1985年底则达到408人。1983年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07人和316人。可见南朝鲜的人口密度是相当高的。在7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率超过2%,但1971年以后逐渐下降,至1986年降到1.25%。出生率在60年代前半期曾高达42‰,70年代前半期仍在30‰水平上,至1986年降到19.4‰。死亡率从60年代上半期的年平均15‰,经1971年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力图从我省人口与经济的实际出发,描绘出2000年时我省人口的基本图象,探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2000年我省的人口数量2000年我省人口数量的控制目标以3415万为宜。1.耕地、粮食发展的可能性对我省2000年人口目标的制约。我省目前粮食人均占有量约600斤,2000年希望能达到人均800斤,按届时总人口3415万计算,要求把粮食总产提高到270亿斤以上,年平均递增在2.5%左右。从1949年到1981年,我省粮食总产从66亿多斤增加到150亿斤左右;增长近1.3倍,年平均递增为2.6%。往后的年平均递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印度节育成本—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多年来,两国都开展了大规模的节育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扼制全球人口过快增长做出  相似文献   

20.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它的面积为851万多平方公里, 占世界第五位。1980年9月普查时人口为1亿2100万,居世界第六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巴西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68—1974年,巴西出现“经济奇迹”,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其中工业增长12%。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目前,巴西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占第十位,在西方世界占第八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