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理性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可通约性。如何使存在着多元分歧的公民能够就公共政策或法律法规达成某种程度的一致或形成某种妥协,以维护多元动态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即“多元和谐”,罗尔斯提出的关于公共理性的理论,对于我们从多元走向和谐提供了一个可取的理路。  相似文献   

2.
在对正义原则进行哲学论证时,罗尔斯借助了工具理性和基于个人间的公共理性的观念,桑德尔批评罗尔斯的这种理性观念是先验的,是与他的先验人性论——自我观紧密相联的。桑德尔越过罗尔斯的理性观,进而提出了他自己的理性观——社群背景下的认知理性:在社群背景下发现自己目的和认识自己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多元社会中的价值观、理念的不可通约性不可避免地造成冲突和紧张,公共理性既是良善社会中公民交往的美德与风范,亦是解决冲突、达成共识并走向和谐的社会规则。它具有信任、宽容、妥协、协商等表现形式。公共理性的培育与养成,赖于“公共人”的型塑与造就,个体与组织应从狭隘的个体理性中走向公共理性;政府应重新恢复“公共人”的神圣角色,在权力的运使和责任的担负中凸显公共性,在公共领域中大胆拒绝权利。  相似文献   

4.
公共理性是有限理性、渐进理性,作为导向制度正义与政策正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尺度,其核心功能在于塑成权力的合法性与利益的协调性。它表达的是公正理念,倡导的是社会合作,追求的是协商民主,运行的是共赢思维,发展的是公共治理的逻辑。作为公共领域的核心精神,公共理性精神是和谐公共空间成长与良善公共生活营造所必需的一系列精神观念、文化要素与心理习惯。践行公共理性精神,就意味着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彰显公共价值、以公共的视野和思维逻辑进行治理,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达致公共生活的民主化与效能化。  相似文献   

5.
6.
社会管理创新依赖于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的高度融合,传统的国家治理观念急需更新.通过对国家理性与公共理性哲学的考量,认为符合公共理性的国家理性才植根于正义,提出以符合公共理性的国家理性来促进民主社会的实现,基于审慎思辨的审议民主推动公共理性的成长;而公共空间的建构,是国家理性走向公共理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拓宽研究现代公共管理的思路,文章就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概述,以提供深入研究讨论的基本依据与素材。首先就国际公共管理理念与时间发展的阶段进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紧接着综述了主宰公共管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最后对公共管理实践模型进行了归纳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理性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理性共识,是以人的自由、平等、正义为基点和核心,以互利双赢、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沟通、交往、谅解等而达成的。公共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原则相契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相呼应,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9.
公共理性是现代公共行政的理性基础,现代公共行政中,政府的责任就是提供公共利益.执政党通过政策的制订与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对政府进行领导,所以就必须和政府一样具有公共理性的能力.同时,公共理性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理性,与现代执政党的伦理诉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理性、公共理性与我国的政治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公共理性应成为沟通、协调和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理性与国家理性、大众理性与精英理性的中介与桥梁。在现代社会里,执政党的活动只有置于公共领域的监督和批判之下,其决策和管理过程才更体现公共理性,即决策和管理具有公共性、民意性、正当性和合法性。执政党的现代化也是执政党由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源泉.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要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进行现代转换需要明确转换的前提、重点和关键.转换的前提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反对两种极端思想主张;转换的重点是坚持创新性原则,勇于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转换的关键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公民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民盟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思路;强调了以政治民主化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建设理念;制定了有利于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的对策和措施;找到了能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正确道路。民盟提出的这些现代化主张,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语中"官僚制"一词的复杂含义,历史上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重视和研究,出现了官僚制研究的"理论丛林"现象,并对"官僚制"这个概念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难以把握的内涵。文章拟从民主和效率两种价值取向概括和分析与官僚制问题密切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伦理与公共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领域面对的往往是多元道德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我们在价值取向上应持开放性的态度,以促进科技与人文在发展中的动态协调.再加上科技体制化的现实,科技伦理中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实现呼吁一种社会、政治机制上的开放性,以形成社会公众的道德理性对政治和利益团体的制约,而公共理性经过合理论证可以用于解决某些伦理问题.作为上述分析的结果,科技伦理可能孕育着一种新的实践哲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现代教育的知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可以分为"知"与"识"两个层次,"知"是知识的表层部分,而"识"是知识的深层部分,"识"是知识的核心。"知"是"识"的基础,"识"是"知"的最终目标,"知"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识"。"识"是认识、观点、见解、思想与分析判断能力的统一,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识"的能力,只有形成"识"人们才能突破对事物简单了解的水平,从而达到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只有"识"才能对人们的实践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 60年代被认为是西方思想界从现代向后现代转折的决定性时代 ,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和德里达的解构三部曲在 60年代的先后出版被看做是这一转折发生的标志 ,其中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使西方文化界的三大潮流发生了后现代的转型。本文的目的 ,就是要从西方三大潮流的历史发展中突显出《真理与方法》对西方后现代思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从共性与个性、普遍联系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等规律出发,坚持矛盾论和两点论的观点,思考和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命题,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体系,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专化化、社会化、一体化、网络化和综合性、复合性的系统,具有产业组织的专业化、社会化,产业要素的高端化、集成化,产业体系的一体化、网络化,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复合化,产业利益分配的市场化、契约化等特征。不断深化农业分工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促进农业的多功能开发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内容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