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广德 《回族研究》2005,(1):108-111
一清末民初,在甘肃临潭县旧城创立了“根据伊斯兰教教义,并祖述清真教道统,以宣扬金陵介廉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伊斯兰教教义为宗旨”[1] (P46)的西道堂,创始人是清末秀才马启西。西道堂的创立在全国范围内、且较有影响地为大多数人所知,是 20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公之于世的。当时范长江指出了西道堂“在哲学上、宗教上、社会运动上,皆有值得重大注意之必要”[2] (P47-48)。之后,著名学者顾颉刚考察了西道堂,时值其创始人马启西殉难 24周年纪念,遂作挽联相赠:“立教化民,为天下法;以…  相似文献   

2.
甘肃素以贫困著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曾上书朝廷,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周总理生前曾亲自安排过甘肃的群众生活。到八十年代初,甘肃75%的农村人口仍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贫困生活。1983年,国务院开全国区域扶贫之先河,将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即陇中)和河西走廊、宁夏西海固地区列入国家“三西”农业建设范围,历经十年,到1993年甘肃农村的贫困人口比例下降到21%左右。从  相似文献   

3.
泥土的精灵     
宁夏隆德县温堡乡杨氏泥塑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问的民间宗教泥雕,经过170多年传承和发展,杨氏泥塑大胆借鉴和吸收年画、木雕、皮影等民间艺术精髓,取材于民俗风情、山水野趣、神话传说等,作品形态质朴逼真、造型生动活泼,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杨氏泥塑也因此被誉为“立体的年画”。2007年,杨氏泥塑第四代传人杨栖鹤老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氏家族泥塑艺术也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4.
赖天兵 《中国藏学》2012,(1):164-171,201
文章通过对《大元至元辨伪录》《西湖二集》等相关文献及实地的分析,认为元初杨琏真伽等三僧奉诏任职的高级僧署——江淮诸路释教都总摄所(后改称总统所)设于曾为江淮行省省治的杭州,最有可能在灵隐永福寺。文中公布的刻于杭州的残本《普宁藏》扉画中杨琏真伽的肖像肯定了杨氏西夏党项人的族属与藏传佛教僧的身份。文章还对《普宁藏》扉画与永福寺西北飞来峰造像这仅存的两处杨琏真伽肖像作了比较,并对杨氏肖像的成立条件、象征意义及其与忽必烈宗教政策的关联度等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甘肃民族研究》2006,(1):F0002-F0002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962年正式定名,是专门研究甘肃及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科研机构。发研所成立后,曾组织力量对甘肃少数民族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搜集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乃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具备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功能,因此很长时期备受国人的喜爱。而杨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中的一个组成派别,其以气势宏伟、舒展大方等特征,在国内外流行,也是迄今为止参与人数最多的太极拳种类。笔者就练习杨氏太极拳的意义进行简单探究,希望为推动杨氏太极拳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从东汉以来的名门望族,弘农华阴杨氏受到学者关注,对于杨氏的世系、家族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使我们可以了解关中杨氏的世系传承,以及他们的家族史概况。只是,就杨播一系而言还有数事可考,一是十六国时期杨结父子的去向,二是杨珍入北魏所得丰厚礼待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乃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具备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功能,因此很长时期备受国人的喜爱.而杨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中的一个组成派别,其以气势宏伟、舒展大方等特征,在国内外流行,也是迄今为止参与人数最多的太极拳种类.笔者就练习杨氏太极拳的意义进行简单探究,希望为推动杨氏太极拳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甘南行杂咏     
[乙亥年盛夏,余等应邀访谒临潭西道堂,汇聚兰州而同行者,有中国伊协夏木西了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宜久、冯今源,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启成教授、办公室主任马尔曼、女博士生丁宏等,甘肃民族研究所高占福副所长则以半客半主兼联络向导身份参与,组成学术考察团,同赴甘南作短暂访问。哈吉敏生光教长对此行安排无微不至,特派领队、总管、医师、司机等至省城迎侯,沿途关怀备至,迎来送往,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对学人之厚爱与盛情,使余等惶愧不安。对伊斯兰文化在这片藏族地区之兴旺繁荣,闻名久矣,30年代范长江…  相似文献   

10.
去年初秋,我曾到西北藏族地区视察佛教,先后到了青海塔尔寺,甘肃的合作寺、拉卜楞寺,最后回到我的家乡——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1.
张建芳 《回族研究》2006,(1):135-139
近2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做了不少关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及其创始人马启西先生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关西道堂和马启西先生的研究始于1936年范长江先生的《中国的西北角》。笔者经过调查考证,发现早在范长江之前,清末岷州进士尹世彩在其作品《马启西先生传》中就详细叙述了马启西先生的生平,并记录了关于西道堂教派的创建情况。岷州进士尹世彩应为目前所知对马启西先生和伊斯兰教西道堂进行研究的第一位汉族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禹得彦原是陕西有名的回族大财东,为反抗清朝民族压迫,曾主动放弃万贯家产,投入到陕西回民起义的斗争中,并成为陕西回民起义十八大营元帅之一。起义失败后,被强行安插在甘肃华亭县。晚年为民族团结、地方建设做了一些事,曾出资修建数座清真寺。  相似文献   

13.
<正> 《宋史·诚徽州传》载: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性散掌州峒……元丰三年(1080)以徽州为莳竹县,隶邵州,崇宁五年(1106)改为绥宁县。这里只载“唐置”,创于唐代何年,唐以前又沿于何地,则一无所知。明、清各史志多载“不入版图”,“不通中国”。因而《辞海》的“徽州”只能载安徽歙县与甘肃徽县,这个早于以上两县的西南徽州就不能收入。中国自秦汉以来,国家建制已相当完善。到了唐代,各地  相似文献   

14.
故父张照磨墓志 (高1.30米,宽0.50米,厚0.17米。额篆照磨张义墓志六字,十八行,行约三十四字。) 故父张照磨墓志 承事郎甘肃儒学提举孔有道撰(一行) 云南诸路儒学提举陈连富篆额(二行) 从仕郎永平县尹杨福天禄书丹(三行) 张氏之祖名庆,乃清河郡之流派,蒙朝演习元佐之后,掌职监场,娶章氏,生三子,曰泰,曰(四行) 连,曰宗。癸丑年问(五行) 皇祖御大理,泰等领众归附,赐□敕田一百余顷。宗娶杨氏,生一子,讳义,顺宁府提  相似文献   

15.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中)芉一之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八年后统一南陈,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传帝二世,618年隋亡。同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隋唐虽然是汉族建立的王朝,但是杨氏李氏都是鲜卑化很深的汉人。杨氏祖上原是北魏武川镇军官,后随...  相似文献   

16.
撒拉族先民东迁前历史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撒拉族主要生活在我国青海、甘肃两省。历史上曾被称为Tangut Salyor(=Taηut Salя↓ur,唐古特&#183;撒拉)。民间传说称:其先民原来居住在撒马尔罕,由于部族内的矛盾斗争,在头领尕勒莽和率领下,带着驮有《古兰经》和故乡圣土、圣水的白骆驼,向东方寻求新的天地。他们经过新疆进入甘肃,后发  相似文献   

17.
桥魂     
1990年岁尾,中国西部曾爆出一条新闻:陇中农民马良自筹资金40万元修建一座便民桥.《甘肃农民报》将此事评为全省十大新闻.而马良何许人?请看——  相似文献   

18.
论钦陵是禄东赞的第二子,藏文全名是钦陵赞卓(Mgan-blon-khri-Vbring-btsan-brod),自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即曾率领军队攻打吐谷浑。其后经营西域,670年(咸亨元年)大败唐名将薜仁贵于青海的大非川,(在今青海西宁市西苦海子大草原)696年(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又败大将王孝杰于甘肃的素罗汗山,(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倾山附近)成为吐蕃开拓疆土的有功将领。他担任大论十余年,是掌握军政  相似文献   

19.
柯杨教授,原籍甘肃宁县,1935年出生于兰州.195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曾兼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目前仍兼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20.
安多地区的藏族文化艺术独具特色,但其研讨者或偶有涉及,却不免资料不足,立论失之于空泛,或有一孔之见,而未窥其全貌,莫衷一是。笔者有幸读到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丹曲同志的新著《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艺术》(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8月版),为之耳目一新,产生以下几点感受。 一、注重社会调查,突出地域特色 “安多地区”主要指甘肃、青海和四川部分藏族地区,在历史上吐蕃曾在这一带活动过,各民族交往频繁,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所以,该地区藏族文化独具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