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朱国华 《求是学刊》2003,30(1):96-100
文学权力决定于文学作为符号资本在表征领域里所占据的比重 ,而文学观念是文学权力的一种突出表现。由此出发 ,作者讨论了口传时代的文学权力。本文认为 ,借助于智慧的观念的传布 ,口传诗人以神的代言人的身份控制了人们的知觉和感觉。因此 ,在早期社会 ,文学权力是一种卡理斯玛权力 ,并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已流行的各种文学的定义,即非实践性的思维、情感活动,认为文学是一种实践、一种社会生产形态,即马克思的文学艺术与实践的思想。文学生产的工具是语言符号,而文学符号本身是社会生活的表现,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征。作者对文学符号实践的几种异议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引发的媒介权力重新分配,使文学经典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网络传播的技术机制对文学经典意义的祛魅,后现代主义观念对文学经典的价值论解构,以及消费主义文化语境对文学经典的欲望化规避,让文学经典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不过,经典的暂时隐退并不意味着它的历史性退场,经典的网络传承及其新经典的打造,必将给文学经典的时代创生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文学终结论"的现有阐释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黑格尔从艺术与"绝对精神"的关系出发得出的艺术终结论;二是米勒等从文学与电子媒介的关系出发得出的文学消亡论;三是朱国华等从文学与权力资本的关系出发得出的文学末日论.在文学发展的现实面前,所谓的"文学终结论"是禁不起推敲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文学属于"生命文化",当代文学虽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甚至"终结"的危险,但根本原因不在于"绝对精神"的演化、电子媒介的进步或权力资本的转移,而在于生命的危机和自然的终结.文学要走出"终结"的魔咒,实现自救与救赎,就必须与捍卫自然与生命价值的生态运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文学经典的"文化权力"问题首先起于比较文学,涉及种族、地域、性别、殖民、古今等诸多领域."文化权力"给出了考察文学、文学经典、文学史等问题全新的角度,以之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众多与经典相关的文学史事件、文学现象,就会产生很多文化研究的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并不具备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发生的条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审父意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集中崛起,由此带来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中强烈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但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语境中,这种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受到主流话语权力的压抑,仅作为残存的文化审父情结蛰伏于当时中国作家群体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在当时主流文学的父子冲突叙事话语中,要么不具备现代性文化意蕴,要么其中隐含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被主流话语所置换、消解或遮蔽。而在"百花"文学和"地下"文学的父子冲突叙事中,却集中表现了接受过五四启蒙精神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或情结,虽然尚未构成大潮,但已然为新时期文学中审父潮流的出现埋下了历史伏笔。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一旦进入文学创作,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所指的变化和增加,体现在它已抽象为符号.在我国诗文的特定语境下,扇子渐渐变成一种文学符号,并与女子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特的符号.虽然"扇"字的字形和发音变化不大,但文学却赋予了它多重所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消费社会的文化语境入手,在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当前中国文学的时尚化倾向的表现形态、成因、价值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发。认为当前中国虽然在总体上还处在生产社会阶段,但已具备了消费社会的诸多特征,由此形成的消费文化环境,构成了文学时尚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个人叙事的非道德化、人性想象的极端化和线性叙事的瓦解,是文学界时尚化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评价文学界时尚化倾向,既不能放弃审美维度,也不能忽略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商品维度。时尚与非时尚作品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只有以变化的眼光审视,才能准确、科学地评判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的时尚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徐杰 《阅江学刊》2014,(3):134-141
文学语境是在文学经验、文学传统、文学知识和文学批评理论等文学场域之中达成的一种动态性共识的范畴。在此场域之中的文学创作、文学阅读和文学交往活动,文学话语形式生产和意义赋予以及语境差带来的文学音乐、图像和情感性审美都是对文学语境的具体实践。文学语境的此种具体实践所趋向的目的不在自身之外,而就在其自身,正耦合了康德对艺术审美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代迅 《学习与探索》2005,(5):132-136
“文化霸权”概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差异。西方语境中,它侧重知识领域中的权力结构状况,而中国语境中的“文化霸权”则较多地表现为对西方文化与现代性的抵制,体现了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朱伟珏 《社会》2008,28(3):141-155
本文对布迪厄的文化支配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象征差异以间接的方式从属于它们所表达与改变的经济差异。而且在象征体系内,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总是占据支配性地位,并作为一种合法品味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象征暴力”。象征差异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和权力关系。布迪厄的文化(象征)支配理论不仅对我们理解文化在社会结构(各种支配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剖析以各种不同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知觉、判断及行为的无形的权力作用,即“文化支配(象征支配)”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的历史语境下文艺学研究遭遇的"合法性危机",多学科、多视角的范式重构是时代的必然。理论范式的每一次转型背后都有文化权力、社会力量的角逐,多元文化力量的博弈并不对等。文艺学多元范式的对话、协商、平等竞争应是文艺学研究的常态,它们将共同建构文艺学研究的新格局。只有洞悉范式背后的文化权力,才能领会范式的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3.
首都文化与首都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都文化是立足于首都价值所提出的国家文化代表性概念 ,是对北京文化含义的拓展和清晰化。它源于首都的城市地位 ,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建设首都文化是首都文化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重视软件建设 ,以观念、纽带、环境、结构建设为切入点 ,充分抓住重大国际文化活动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朱伟珏 《社会》2012,32(1):88-103
本文从权力与权力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的核心之一--时尚再生产理论进行考察。该理论基于以下两大主张:(1)时尚是生产场域与消费场域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场域共同“协作”的结果;(2)权力关系贯穿于时尚与流行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布迪厄指出,不论是生产场域还是消费场域都是斗争的场所,行动者在此为争夺合法性与卓越化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时尚生产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权力斗争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或阶层间的对立,并以迂回的方式参加社会权力的合法化和再生产斗争。另一方面,消费场域即指阶级场域或支配阶级场域。消费者在该场域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分类斗争(阶级斗争)。权力关系直接反映了阶级关系。而且只有支配阶级才有权参加时尚与流行的再生产,中下阶层是无法加入此类卓越化游戏的,他们至多只能作为反衬而存在。反映统治阶级合法品味的时尚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we are currently in a post “tattoo renaissance” era wherein the practic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legitimate art form accepted by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is cultural transition, tattooed people legitimize their own tattoos through various narratives that ascribe deep semantic meaning to their images and words. Pulling from twenty-two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attoo removal clinicians, tattoo artists, people who regret at least one of their current tattoos, and people who have had their tattoos removed or altered,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attoos in the lives of 21st century Americans. In particular, we aim to showcase that, in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text, wherein people feel a need to justify their tattoos with a level of profound symbolic meaning, tattoo regret abounds in a form distinct from that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Drawing from a post-structuralist framework which understands tattoos as symbols, we discuss tattoo narratives as pervasive normative expectations and explore how people face potential dilemmas when they lack them, as well as when they subscribe static and absolute meanings to the words and images depicted in their body art. These narratives, and accordingly the tattoos themselves, become problematic as a result of the inability of tattoos to function beyond their capacity as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When people cannot reconcile or transcend the dynamic and relative nature of their tattoos’ symbolic meanings, they feel regretful and sometimes opt for tattoo cover-ups or removals.  相似文献   

16.
Many authors have argued that all studies of socially specific modalities of human action and experience depend on some form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i.e. on a set of general assumptions about what human beings are like, assumptions without which the very diagnoses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riability of concrete agents' practices would become impossible. Bourdieu was sensitive to that argument and, especially in the later phase of his career, attempted to make explicit how his historical‐soc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presupposed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tributed to the elaboration of an “idea of the human being”. The article reconstructs Bourdieu'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starting with his genetic sociology of symbolic power, conceived as a form of critical theory (latu sensu), and concluding with an account of the conditio humana in which recognition (“symbolic capital”) appears as both the fundamental existential goal through which human agents strive to confer meaning on their lives and the source of the endless symbolic competition that keeps society moving. The agonistic vision of the social universe that grounds his sociological studies returns in hi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under the guise of a singular synthesis between Durkheim's thesis that “Society is God” and Sartre's idea that “hell is other people”.  相似文献   

17.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洪 《创新》2008,2(6)
文化资源是一种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种强力资本,地处云南省南部的建水县是一座被誉为"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梅笑 《社会》2005,40(2):111-136
情感劳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从组织心理学的视角探究情感劳动对从业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形成原因,但对其可能带来的积极体验没有给予足够关注。本文以月嫂为例,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索情感劳动从业者如何通过边界工作创造积极的工作体验。研究发现,能够获得积极体验的月嫂会采用“深层表演”策略主动破除边界,将工作关系拟亲属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慈善”劳动。她们还通过打造“育儿专家”的形象来建立象征性秩序,以便在与雇主的互动中争取主动。这两种策略都是劳动者通过构建象征性边界来挑战社会性边界的过程。本文认为,情感劳动的“自主性”应纳入关系视角,关注劳动者建立平等而有意义的社会关系的能力,而非仅强调边界清晰的独立“自我”和对劳动过程的自主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