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信息公开已成为世界各国甚至国际组织继行政管制手段与市场经济手段之后广泛运用的一种重要环境管理手段。以立法方式促进和保障环境信息公开更是多数国家的必然选择。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办法》实施三年多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实现公民环境参与权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以立法的方式促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多数国家在信息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发展。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相比,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还有待于完善。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信息公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信息公开的架构为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和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公开。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已基本确立,中国应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4.
环境信息公开及其制度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卫 《云梦学刊》2001,22(2):31-33
解决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国内国际情况.我国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动因、障碍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我国环境信息的公开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面。这种政府主导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模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明显不足,需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予以完善。未来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应以公众参与为本位,除了健全和落实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之外,还要注意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以及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保运动的勃兴后环境管理的必然要求,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事故风险、减少环境冲突事件的发生等。目前,我国在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制度、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明确环境信息权利救济途径,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政府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公众参与机制建设,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制度保障;推动环境税管理和绿色金融建设,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经济保障;加强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信息集成技术平台建设,加强环境会计制度研究,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建新 《理论界》2009,(1):86-88
灾害发生时,信息的公开和获取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避灾和救援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正式生效后,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把握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尺度的法理依据体现为秩序和自由的权衡.此外,灾害信息因为紧迫性,可以成为信息公开例外的例外.  相似文献   

8.
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知情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公民环境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需要实现环境善治,加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公众参与机制,保障相关权利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中海油漏油等事件的处理和应对再次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是企业为实现公众环境知情权而履行的义务。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无论是对于及时应对污染事件,还是对生命健康利益的维护,抑或对环境污染的事后救济都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 这一制度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缺乏统一的环境信息法,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的主体、内容等都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有必要围绕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强制公开制度在主体、范围、监管机制及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信息的强制公开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执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症结。世界各国环境执法模式大体经历"命令—控制"模式、市场激励模式与信息规制模式三个阶段,我国环境执法模式主要采用第一种模式,而西方国家多综合选择第二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基于目前环境污染严重、执法资源有限、执法效率较低等现状,未来我国环境执法在继续强化传统执法模式的同时,应进一步扩展市场激励模式与信息规制模式,尤其对于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需要在法律依据、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中介组织参与等方面做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环保部于2013年7月颁布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及《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标志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并公开环境信息的制度在我国已逐步确立。调查结果显示,国控企业自行监测仍存在着监测工作认识不够,违法处罚力度不够,后果恢复重视不够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从强化意识、加大制裁、注重恢复的层面探讨我国企业自行监测环境信息的法律规制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在我国政府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实施两年来,地方政府在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的实施情况如何?问题何在?本文以浙江省11个市政府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为研究样本,对照<条例>规定,总结分析了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实现情形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缺乏应有的规则意识和公开理念是限制<条例>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梁存宁 《学术论坛》2012,35(9):218-222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自2010年9月1日施行至今,尚未取得理想的执行效果。然而,高校信息公开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从德育教育的视角来看,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行将给德育整体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给德育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同时也会催生德育教育领域新的实践。高等学校应把握信息公开的契机,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探索德育教育模式、理顺德育教育关系、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在高校信息公开的背景中开创德育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高校信息公开基本原则是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设计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结合《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制度内容和运行实践,高校信息推定公开原则、高校信息主动公开原则、高校信息二级公开原则、高校信息公开平等原则和高校信息公开可诉性原则应作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以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对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开始推行的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确实显著地提高了城市技术创新水平;2)环境信息公开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城市创新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3)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区位对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不大,而重污染城市中该效应的显著程度要低于中轻度以及低污染城市.这为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实现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马海群等编著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与评价研究》一书系统论述了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以及评估,并分析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进程及相关因素,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以及研究范围等,在此基础上,该书探讨了该制度存在的合法性、公开的具体内容以及公开的制度结构等等,阐述了信息公开的内容管理制度、平台建设、效率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等等。该书认为,高校信息公开关乎体制建设、管理内容建设以及公平性分析,因此,在高校建立相应的公  相似文献   

17.
不断拓展信息公开研究领域 推动信息公开法制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正在世界范围内强劲而又稳步地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要求,有关的制度建设呈现出从国内制度向着国际秩序、从一般国家法律制度向着专项法律制度发展的趋势。《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当代西方研究.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栏目发表的两篇论文反映了这一发展变化。同时这一栏目一如既往,在评介研究当代西方与相关国际信息公开问题的同时,保持了对中国面临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思考,拓展了信息公开的研究领域,深化了信息公开的研究内容,可裨益于我国信息公开法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最早被作为<世界人权宣言>中表达自由的一部分,现在已发展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性权利.在中国,这一迅速生长的重要自由已被规范表述为"知情权",并被写入2009年4月发布的中国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中.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身的不足和其他外部法律制度的缺陷构成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障碍。公开与保密之间的逻辑矛盾、制度安排之间的冲突,成为制约信息公开的制度因素;司法对知情权保障不足,官员保密思维的传统,构成制约信息公开的外部环境。要让政府信息公开得更加顺畅,就必须从当前的制度实践出发,着力解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八条的逻辑矛盾、《保密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衔接、档案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的司法审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上市公司收购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标准 ,比较各国 (地区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同法律标准的采取方式 ,就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标准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