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本主义法律观已经成为现代法律创制和实施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所在。以人为本的法律观作为法律理念的整体观念,实质在于法律能够对所有人表示尊重,使人人在法律上获得公平而又体面地对待,最大限度地解除每个人的痛苦,给人人以幸福感。经济法生来就是现代法,其理应浸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要使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最终体现为具体法律制度,就得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宗旨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2.
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最大化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目标。经济刑法是刑罚手段在经济法上的运用,是经济法中的刑法,既要体现刑法的基本理念与精神,也应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追求。当前,我国过分注重经济刑法的惩罚性,对经济刑法的经济性与社会性关注不够。经济刑法社会本位原则的确立,有助于经济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有助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法的法益目标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不同的法律部门有不同的法益目标 ,经济法的法益目标应是经济法首先追逐和实现的利益即社会公共利益。这种法益目标 ,以经济基本权为权利外形 ,以实现经济上的“公平”为核心。经济法的法益目标的社会根源 ,是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它是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经济法的法益目标依靠社会整体调节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以君权为核心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乘"西学东渐"之风而兴起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引进、传播,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权力的理论武器。近代"民权理念"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是在近代法治基础上的个体本位的权利意识;而后者则是建筑在人治基础上的集体本位的权利意识。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民权理念",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的"人权理念",近代中国"权利理念"转化的"三部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权利理念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5.
体现国家渗透市场理念的经济法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的二元结构,确立了自己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逻辑基点和路径选择,以市场与政府的互动结构作为自身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通常机制。而就业歧视问题也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其形成机理与经济法的基本机理具有相通之处。因此,运用经济法这一解决机制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现代法治的精神都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两者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于现代法治才能实现,现代法治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理念、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只有法治的社会才可能是和谐的,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本位是指法的基本理念、基本目的。经济法的法律本位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其法益目标,以社会公平为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法具有社会本位性。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需要。应用到新闻学上,就是要求以人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注人情和人性。文章以典型人物常香玉和许震超的报道为例,从三个方面,即:新闻事件的选取要全面和平衡,要注意角度,要符合人物个性,分析人本主义在典型报道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主义作为价值观、哲学范式和实践原则有其深刻的内涵。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中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之死"等命题,不仅不是对以人本主义为根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叛,反而是这一原则和理念的体现和弘扬。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的核心在于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经济法的现代化必然要走向科学主义。认识论上,客观经济事实作为经济法存在的现实基础是可以认识的;方法论上.经济法的基本方法是实证方法和科学解释方法;本体论上。集体有限性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将经济法纳入了理性主义的范畴。因此,人本主义推动经济法的价值目标走自向现代化,而科学主义为经济法的现代化提供了工具、手段与技术。二者的融合是经济法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王博 《南都学坛》2013,33(1):92-96
民生作为"人民的生计"直观表达,其本身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法律价值,是法治应有之义。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产生自国家立法干预自由市场经济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量,是近代法向现代法演进过程的产物,是法律社会化的表征。经济法作为关怀和保护经济行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各种群体、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法律部门,其产生和发展与民生诉求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民生的保障需要经济法理念的发展和经济法制度的支撑,民生对经济法提出诉求指引着经济法部门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的法权利范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的商品社会,公权与私权之间不可逾越的分界线已被打破。既需要私权、排斥公权,又依赖公权、抑制私权的两难权利现象完成了商品社会权利理念一次质的飞跃。而经济权力的勃兴与社会自治权力的形成则为经济法提供了全新的权利概念与权利品源,也使经济法的法权利内涵更加得以充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视域中,无论从人的本质,或是技术的本质出发,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本主义倾向。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科技与人的异化以及异化消解的过程,剖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了人民情怀,把"现实的人"作为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需求层次的递进为导向,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消解科技异化带来的现实问题,以期不断接近"人的解放"这一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4.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调整经济关系,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因此它是一项典型的经济法制度。该制度体现了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特点,融入了平衡协调的理念,同时体现了经济法私法与公法的特征,反映了经济法系统综合调整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权利是被社会认可的自由,自由是被认识和正确利用的必然(规律)。社会认可权利的方式有道德和法律两种,因而道德和法律也就成为衡量权利合理性与划分权利种类的标准。权利不是天赋的,而是社会赋予的。它因人的降生而生成,随着人的能力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权利的历史可分为等级特权和平等人权两个阶段。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依附于它,所以背离人权的"权利"是值得怀疑的。近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们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人的任何行为都会以权利为理由,几乎一切社会运动都会喊出"为权利而斗争"的口号,而且也往往会提出一种新的权利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权利的本质,区分其种类,找到判断其合理性的标准。这样,我们才能不陷入"权利的迷宫",正确地区分真假权利,也才会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论包容性增长理念下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理念作为我国未来的执政理念,也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经济法应在"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经济法律制度的精心设计,突破农民利益产生与权益维护的双重困惑;通过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实现利益共享与权利平等的目标追求,从而构建起更完备的农民权益经济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作为一门以解决发展问题为功能、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依归的"发展法学",实现整体、公平和持续发展是其应有之义。处于现代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非均衡性是社会整体发展的一大显性特征,经济法作为"经济调节之法""促进均衡发展之法"自应作出积极回应。从应然逻辑而言,既要在促进均衡目标导向之下发挥政府适度干预的市场外部均衡手段,又要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基础上优先市场差异主体自主发展的市场内生均衡手段。基于此,解决我国整体非均衡发展难题必须从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规制保护、政府与市场作用之均衡调和以及政府内部纵横关系的再均衡三方面展开,以此形成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均衡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主张人性向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调以情感作为学习的基本动力,注重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等。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动力、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结构上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进行借鉴并超越,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认为,伦理秩序的合理性根据在于作为伦理实体的"善",伦理秩序只有体现"善"才是合理的;伦理秩序的实质内容是伦理关系的结构性存在,在横向上表现为现实社会结构中的伦理关系客观性、必然性及其展开,在纵向上表现为伦理实体在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三个环节上的有序的辩证发展;意志自由不仅是人的存在本质,而且是伦理秩序的基本价值诉求,作为整体的伦理秩序是自由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霍菲尔德的权利分析理论,解读了权利分析理论中不同的权利概念,并对经济法权利中的消费者权利进行解析,指出"权利主体意志自由"的理论分析存在着无法对应现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的困境。进而,从权利分析理论中新兴的"利益论"研究理路出发,结合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典型执法模式,提出消费者权利是维护消费目的实现利益而创设其他法律义务的充分根据。本文通过权利概念中的语意逻辑解读,在部门法的比较之间澄清经济法权利概念特有的内涵,凸显出经济法权利概念研究的经济法总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