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正在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是一场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讨论。 为了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克服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和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产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生产决定消费,因为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方式和动力,决定着消费的性质和水平。但是,这是不是说,消费就不重要,它对生产只是消极的适应呢?当然不是。实践证明,消费对于生产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它积极地影响着生产。这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呼唤精神文明建设冯举(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它涉及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方面经济关系的重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基本上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信息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和信息学交叉而成的边缘科学,是关于信息活动经济问题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关于信息的价值的生产、流通、消费(或利用)的学科。它具有生产力经济学的属性,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精神生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它既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又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精神产品一旦进入流通和消费,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某种需要,就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乃至社会经济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先进的思想理论是一个时代社会生产中最积极的因素,它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市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市场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的循环往复。我国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问题就是农村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往复,通过循环往复,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条件下,农村市场活跃,销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经济迅猛发展;反之,否认商品生产,忽视流通的作用,就会导致生产停顿,流通  相似文献   

6.
(六)“俭刚伤事、侈则伤货”的消费论 为了实现“富国安民”的目标,必然要涉及产品的消费问题,即“俭”与“侈”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管子》作者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消费理论,即从所谓“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乘马》)的观点出发,既主张节俭,又提倡侈靡。 所谓“俭则伤事,侈则伤货”,按照一般的解释,就是说节俭会使生产停滞和流通不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加快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发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处理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即要顺利地进行农产品的购销活动,把农产品从产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以便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迅速实现其价值。而要把农产品从产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靠搞活流通。如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顺畅,其价值就能实现,广  相似文献   

8.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建立合理的流通网络。流通网络只有以城市为中心,才能真正形成,巩固和发展。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流通网络,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 流通网络是指在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主体为使流通对象高效迅速地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而建立的由集散点、流通线路和运载手段等组成的纵横交织的网状运动系统。 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尚不发达,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生产和流通活动较简单。尽管那时已存在商品交换,也具有流通渠道和商业网点,但是,社会化生产尚未形成,商品交换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是对垄断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深刻的理解。《资本论》的理论结构体现了马克思研究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观点。围绕剩余价值这一核心而形成的价值、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理论结构,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较深入,它为整个理论经济学奠定了逻辑基础。但是,体现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关于企业、市场、国家之间的经济运行关系,长期以来并不为人们注意。实际上,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分析方法,揭示了远比西方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财政  相似文献   

10.
农户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和消费的基本经济单元,它的经济职能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使其在收入支配与需求内容上形成了有别于城市居民的一些特点。农户的消费与收入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和小康目标的实现有着一定程度的决定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农户消费变动趋势与收入增长的数量关系,建立引导和激发农户正确处理消费比例的经济调控机制,对于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不断扩大农户的再生产能力,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85~1995年青海省农户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由于人类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统一,因此,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动的规律,不仅反映在生产领域、交换领域、分配领域、而且也反映在消费领域.按照这一观点,社会主义的消费关系及其消费规律,也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消费关系及其消费规律,对于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科学理论体系,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消费战略和消费决策,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流通等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的顺利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 市场对消费的重要作用,可以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得到说明。社会主义生产是以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的。需要是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消费则是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和消费还不能直接发生联系,必须通过交换这个环节。而市场就是沟通产销,调节供求,实现生产和消费联结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在组织生产和平衡消费,协调两者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大量的消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两个部类生产理论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时提出来的。它把社会物质生产的商品总量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分并阐明它们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必须有两个部类,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两部类各自内部的和两个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使社会资本再生产能持续进行和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总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生产及其交换、分配、消费的关系是社会化生产的商品经济社会都要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是物质基础,生产决定流通和消费,生产水平客观地规定了消费的内容和方式,内在地制约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但是,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商品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流通给工业生产输入能源、原材料,又输出商品,企业在购进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再生产的三个环节中,流通占了两个。流通作为衔接供产销的环节,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容量和需求结构等方面的动态,有利于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中积累和消费等问题,从而创立了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崭新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具有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关系的形式;但它同时揭示了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因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特别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的相互转化是通过商品流通实现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它决定消费,而消费的增长又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开拓广阔的市场,促进生产更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消费又决定生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与消费相互关系原理的精辟概括,也是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处理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这对于  相似文献   

17.
商品符号与符号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消费社会中,商品价值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范畴,商品的符号价值被充分地突现出来。符号消费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构成了当代消费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支配着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活动,而且组织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行为。商品符号化作为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策略”,旨在通过需求控制,保证其生产?利润体系的高效率运转。  相似文献   

18.
<正>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物质资料的流通过程,这两个过程体现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市场则是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和部门活动的“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要围绕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无孔不入地渗入生存主体的生存意识,使人的现实生活逐渐市场化。市场普遍性地成为系结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纽带。生产与消费在抽象化的金钱的流通中复活,成为活生生的具体的生产与消费。市场经济也影响着人的知识建构。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随着市场发展而不断出现多层次的分化,市场为适应这种分化而不断进行着社会服务微循环系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是什么力量在导引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的良性循环问题,计划决定论者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力量,市场决定论者认为是市场的力量,计划与市场决定论者则认为是计划与市场的共同作用。我认为,上述三者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指出国民经济运行导向的本质。实际上,真正导引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