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十八世紀的八十年代,正是清朝帝國的全盛時期。中國的封建經濟經過康、雍兩朝的恢復和發展,達到了高度繁榮的境界。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帝國的繁榮表面再也不能掩蓋其封建社會後期的虛弱本質和內部矛盾的展開了。號稱“海濱鄒魯”的古老的福州城也面臨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夕。福建吏治敗壞達到了頂峯,總攬福建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的督撫陳輝祖、高勒渾、雅德都是大貪污犯,他們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相繼身敗名裂,引起了全國的震驚。官僚地主的巧取豪奪,迫得人民走投無路,揭竿而起。在閩海上反抗清朝統治的有所謂“洋盜”,在民間更有天地會、三合會以及清水會、小刀會、雙刀會等等反清組織,到處活動。  相似文献   

2.
林則徐(字少穆,福建侯县人,1785—1850)在当时官僚地主阶級中是比較开明的,凡关于“民生疾苦,吏事废墜,人才賢否”他特別留意!且从留意中而认真的予以办理。由于他比較的同情人民,所以“儿童走卒,妇人女子”听到他来,‘輒曰,林公来,我生矣!”可知他对“民生疾苦”,比較关切,故当时人民对他是頗为爱戴!他“所行政”,坯“播諸歌謠,荒村野市,传之以为乐!”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一七八五——一八五○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的一生,经历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前期恰值封建制度走向崩溃,清王朝由强盛向衰败急剧转折;后期则跨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后期的深刻危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促进林则徐尊法反儒倾向的形成。他在人民反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推动下,继承历代法家的爱国主义传统,主张“富国强兵”,抵抗侵略,反对因循守旧,卖国投降,成为鸦片战争时期与龚自珍、魏源齐名的尊法反儒的代表人物。一林则徐出生前后,儒家万口交颂的“乾隆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封建统治陷入了“概乎四方,大抵富者变贫者,贫者变饿者,……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的境地。林则徐的家族,也经历了“富者变贫者,贫者变饿者”的过程。他的先辈是从福清县迁来省城的中小地主,曾祖以来“累传皆儒业”。但从祖父开始,家境日趋衰败,到父亲林宾日手上,已经“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 (林宾日:《圖书》)。林则徐少年时,父亲当塾师的收入不足偿还债务,母亲和姐妹必须日夜从事裁剪纸花的手工艺劳动,有的时候还无米下锅,“饔飧恒不继”(林则徐:《先妣事略》)。家世的没落,使林则徐产生“读书显扬”,重振门庭的强烈愿望,“为帖括之学”,热衷于科举考试。但是,由于家庭社会地位低下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史学革命的深入发展,一系列历史課題,急需进行重新审查和研究。“清官”問題,就是其中一个带根本性质的課題。在史学研究領域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問題,而且存在很严重的分歧。研究林則徐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也不能对此問題作任何迴避。林則徐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是在鴉片战爭时期,他在当年中国人民英  相似文献   

5.
京师的文化环境对清代学术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京师的汉族士人文化又是其中的主体 ,因汉族士人多聚居于北京的“宣南”地区 ,故可称这种汉族士人文化为“宣南文化”。康熙年间的许多学界领袖 ,正是在宣南活动期间奠定其学术地位的 ,皇帝在京师开展的大型编书工程 ,为学者的成功提供了机遇。因而在清代文化研究中不应忽视京师文化及宣南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辽金时期,是北京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点,通过佛教的发展与寺庙的营建即可表现出来。从现存的辽金寺庙碑刻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许多少数民族贵族皆笃信佛教,并且耗费大量钱财在京城营建寺庙。他们的崇佛活动,为北京地区的佛教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也由此产生了一些佛教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7.
结识徐雄关的几年以来,我一直是以崇敬的眼光看他的。一是他的勤奋,二是他的书艺。以徐雄关的年纪,书、画、印俱能,尤其书法篆刻达到如此之高度,以笔者陋见,在浙江也是很少见的。我每到一地,喜欢逛一些经营图书、文房四宝、地方风味之类的店铺。1997年秋,我初到椒江,在三味斋店堂中得见一幅篆刻作品,作品装裱精致,诗堂为篆书“耕石楼印痕”及几行行书题款,署“寒石雄关”。其篆刻不论刀法,还是布局都很显功力,书法更是磅礴、雄强,沉着而潇洒。店主说,这是椒江青年书协会长徐雄关的作品。从此,我与雄关相识,经常为书法而促膝长谈,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徐发达先生弃艺从戎,投入抗日战争洪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戏曲艺术事业的热忱。  相似文献   

9.
复社作为晚明最大的社团,其始成立,因由文学上的文体论争,形成了“务为有用”的复古宗旨。复社成立后的社集,则夹杂了政治的因素,逐渐由文学社团演化成政治性的组织。驱阮事件是其政治化行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首届闻一多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不少同志谈到闻一多先生与大江社的问题,且有不同意见,我想对此谈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立社与分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立社是同分封制并存的社会现象,反映着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心理。什么是“社”?《说文》云:“社,地主也。”《周礼·大司乐》:“土示,五土之总神也,即谓社。”社又称“后土”,与主宰上天的“皇天”相对应。《尚书·武成》:“告子皇天后土。”什么是“立社”?为什么立社?《白虎通·社稷》云:“封土立社,示有土尊。”该书《祀典》篇又说:“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极功也。”《礼  相似文献   

12.
酒社作为南社支社,是革命形势处于低谷时期的产物。从1915年到1923年,酒社聚会了八年,存在了九年。柳亚子在酒社期间,由辛亥革命失败后的苦闷、彷徨而逐渐走向振作并最终奋起前进。本文着重描述了柳亚子在酒让期间的有关活动,对柳亚子的思想轨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南社社友虽然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自民国成立后便开始消沉失落。新文化运动中,为了重振南社昔日的雄风,迎上革命的新潮,柳亚子与叶楚伧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新南社,制定章程,选举柳亚子为社长。国民党改组后由于柳亚子忙于党内斗争以及国民党右派的反对,新南社只存在一年即告停顿,却在宣传新三民主义和动员群众投身国民革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顾炎武与复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清之际著名的爱国学者,他早年曾参加过复社。历史上有关记录复社姓氏的书,都著录了他的名字;有关于他的年谱、诗谱、传记等,也大多提到了这件事。但这里并非没有问题存在。照传统说法,顾炎武是十四岁入复社的。其说自清人王峻撰《顾亭林先生传》(无传本)首次提出,并继而为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所采纳,一直流播至今。近年来,虽有个别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如赵俪生先生新著《顾亭林与王山史)(齐鲁书社1986年版)一书,即称亭林于十七岁参加复社;后来,赵先生又在《顾炎武——经世济用的史学理论和社会实  相似文献   

15.
<正>内容简介:在该著作中,施吉瑞将郑珍视为与陶渊明、李白、杜甫及苏轼齐名的诗人,通过对郑珍(1806—1864年)的深入剖析,探讨了郑珍及以其为代表的宋诗派对晚清文学、思想、政治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借此,该著作发掘  相似文献   

16.
曾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播火拓荒的中国科学社,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的胡适曾是中国科学社的重要成员;而胡适对白话诗的倡导也得助于他与科学社的朋友们之间的切磋和争论。但当时反对胡适倡导白话诗的主角也是科学社的成员,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白话诗之争中的立场来划分新旧文化营垒,而需要作更深入、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1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社是当时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民间科学团体,曾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蔡元培先生于1917年加入中国科学社,成为该社的第一位特社员。文章在对相关史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蔡元培先生与中国科学社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蔡元培先生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重温了20世纪上半叶的那一段历史,以期对于今天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社与江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科学社是中国科学界最重要的代表,而江苏则是中国科学社的活动基地。江苏是中国科学社的人员汇集地、资金来源地和最主要的活动地区。江苏优越的经济实力和优良的教育氛围是中国科学社选择江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江南地区在历史上结社活动最为活跃。清代道光年间和光绪宣统之交,江苏太仓先后出现过“南园秋社”、“南园赓社”两个诗社并构成一个系列。但关于这两个诗社,世人似乎不大了解,甚至在介绍时存在不少严重的错误。而通过考察,可以理清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纠正相关的错误认识,并且为地方文化建设事业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社神的物化形态与社崇拜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史料及民族学、民俗学材料,对“社”的物化形式与文化意义进行了阐释。考论“社”字的本源形义结构;考察“社”字关联的客观物质形态及其文化内涵;揭示社崇拜的形成及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