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色性也"如今已是国人耳熟的哲理名言,但未必知道此语源出告子,而由孟子在自己书中用作辩驳对象才得保存.近年来,随着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其中《性自命出》一篇与告子言说多有相符,使研究者对告子在先秦思想史上的地位有新的认识;然而坊间把"食色性也"张冠李戴到孟子头上,甚至写进了某些大学教材.[1]于是笔者撰此短文,以示纠偏.告子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在诸子百家中应该也算一家,可惜早已失传,只是汉代赵岐在给《孟子·告子上》作的注中说:"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之难言也.以告子能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2]近人杨伯峻根据《墨子·公孟篇》曾议论到告子,认为告子"似曾受教于墨子",并引梁启超《墨子年代考》云:"案《孟子》本文,无以证明告子为孟子弟子,恐是孟子前辈耳.墨子卒下距孟子生不过十余年,告子弱冠得见墨子晚年,告子老宿得见孟子中年."[3]梁、杨考证有理.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由于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有些意志薄弱者"为了出国,为了搞钱,违法乱纪,走私受贿,投机倒把,不惜丧失人格国格,丧失民族自尊心,这是非常可耻的."(《邓小平文选》第297-289页),我们决不能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必须清除资产阶级的精神污染,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人格.因此,科学地阐明唯物史观的人格理论将有助于加强共产义人格的培育,并有效地批判和抵制精神污染. 相似文献
3.
孔子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的教育家气质;又具有"仁民爱物"、"既睿智又迂阔"的政治家气质;更具有力行救世传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哲学家气质."从道不从君"是孔子人格理论的核心,"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是孔子人格理论的风韵,仁以爱人,博施于民是孔子人格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字而农,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传统,在理气、道器等容易导入歧途的哲学命题上,他捍卫了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并且有所发展。在他以前,十一世纪的时候,也就是正当北宋正统派理学家探讨理气问题而把这些问题引入歧途的时候,有张载出,他独树一帜,不 相似文献
5.
6.
作为文化人格学的代表,林顿主张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既具有与社会价值体系一致的基本人格,又具有反映身份群体价值的身份人格,但总体上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作为存在主义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拒斥社会对人的奴役,注重个体人格。林顿突出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铸造作用,别尔嘉耶夫则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前者注重外在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后者注重人的内在特质;前者注重对当下社会人格的具体描绘和阐释,后者则注重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养成。 相似文献
7.
有关人格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理论是对人格研究的系统界说。与西方注重个人的视角不同,中国对于人的关注始终是以群体为本位、以道德为旨归的,这导致了中、西方人格理论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发展、人格观念和价值趋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卡尔·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作为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渗透其人本主义思想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当代心理咨询和教育教学上都享有声誉。人格理论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与基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特征。(一)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观、以真诚和尊重与理解为内涵的“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来访者中心”咨询理论中。即以无条件的关怀和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为核心,以人的可发展可塑造性为…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问题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哲坛上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虽然在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总的看,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人们在宏观上鸟瞰的多,在微观上剖析得还不够。本文希图从唯物史观的人格理论这一侧度入手,通过分析人格与主体的关系,揭示主体更为深层的内涵和更为丰富的意蕴,追踪主体发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演变历程,以使主体和主体性的研究朝着更为宽广的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职业人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职业人格影响命运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职业人格的基本结构及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论述了职业人格的鉴别、培养和训练问题,为我们职业人格的研究、培养和选拔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及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社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佛法自空门释子涌入居士长者之间,知识界竞相研习佛理而进退佛说,思想家公然为佛弟子而兼治佛学。佛学也由来世往生、极乐净土为终极追求的外在超越和即心是佛的内在超越,一变而为直面惨淡人生和对现实世界的终极关怀。佛法的空无旨趣、众生平等的信念、万法唯心的心性学说和普渡众生的菩萨行,突出表现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争取民权的平等要求、实现个性解放和意志决定论的倾向,以及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感。显而易见,佛学的转向说明宗教自身不断世俗化的历史趋势和佛教日益中国化的历史事实,而思想家和佛学的亲合却反映了思想家(无论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革命的还是反动的,包括曾国藩、洪仁玕乃至孙中山、陈独秀)固有一种潜在的宗教势能。他 相似文献
12.
陈确,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32年(1604年),卒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初名道永,字非玄。又名筮永,字原季。清顺治4年(1647年)“国变”后更名确,字乾初。陈确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一个高峰。在民族矛盾斗争中,他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陈确把明王朝同清王朝的矛盾和斗争,看作是民族矛盾和斗争,他是站在民族自卫立场来看问题的。他和当时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一样,在社会大动荡时代极力探讨国家兴亡、社会治乱的根源。他探讨的结果,认为有三大弊端,把“中国”搞贫弱了。一是宋明理学的传播,造成“学失教衰,无人不昧其本心,无人不丧其本心,而犹覆之以义理之言,玄之以性命之旨,若可跨孔孟而之上。言以近佛者为精,书以非圣者为经,晦蒙蔽塞,积五六百年, 相似文献
13.
冯梦龙不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对此,迄未引起学术界的应有注目。他的大量带有鲜明反封建色彩的思想、言论散见于其六十余种著作中。我们经过初步整理,试图论证他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启蒙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一钱谦益《赠冯二丈犹龙七十寿诗》:“晋人风度汉循良,七十年华齿力强,七子旧游思应阮,五君新咏削山王。”①冯梦龙自己亦以“东吴畸人”自居,这种异于普通封建文人的精神风貌来自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并且这种思想具有包含着新社会朦胧理想的启蒙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之际,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郑观应、马建忠、薛福成、王韬、宋育仁、陈虬、陈炽等人,便是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中较早的一批。以上这些改良主义思想家及其著作,大都见于记载,只是其中四川籍的宋育仁及其著作则湮没无闻。一九六二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才第一次提到了宋育仁及其《时务论》。最近,发现了有关他的一些资料和著作。本文拟根据这些资料,对他一生主要的政治活动和他的思想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思想家与马克思的关系,是无可回避的历史性课题。本文将后现代思想家归为四类,联系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分析了他们同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亲缘关系,试图对他们的学说作出评价,同时为我们准确估计当代中国思想及社会的基本状况,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思想家与马克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后现代思想家与马克思的思想亲缘关系需要一一分析 ,不可轻率论断。在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与互动中 ,后现代主义构筑了思想平台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文化主题 ,由此 ,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在后现代知识境遇中 ,“回到马克思”不仅仅意味着创造性地重塑马克思的思想形象 ,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置身于“历史”和“时代”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君子”人格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115-117
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儒家的理想人格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以"仁"为核心的君子人格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地理学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长江中下游以东称为江左,以西称为江右。今之江西,即古之江右。江右之地,历来人文荟萃,宋明时期尤见卓著,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占有不可替代之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在历史上江西自古即是块富庶之地,长期被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商周时期已有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而至唐宋以后,江西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等诸多方面皆进入了繁荣时期 。农业、手工业、造船等在全国形成了巨大的优势,成为当时国家重要的财赋来源地。在此背景下,江西在科考、商业等方面亦居全国重要地位,于是,造就了许多大思想家、大政治… 相似文献
19.
如何科学实施罪犯分管分押,长期以来一直是专家学者难以克服的一大难题。罪犯是一个消极群体,在人格状态上,存在着常态人格、常态缺陷人格和异常人格三大类。运用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从罪犯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着手,深层次地剖析罪犯的人格内容,并据此对罪犯进行分类,依照罪犯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能力大小,采用相应的矫治手段和方法,对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可达到从根本上矫治罪犯的目的。这种理论的应用,在罪犯分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筮书,然而它更是一部系统的人格理论著作,因为该书在向问卦者预示吉凶祸福的同时,还告诫他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解决问题方面应取何种人格、应遵循何种行为方式,《周易》的这个性质,《周易大传·系辞下》曾以“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的精要论说加以归纳,即认为只要按《周易》卦爻辞的旨意去行事,去调节自己的言行,就能事事如意,无不符合人生的准则,就能成为他人仿效的榜样.《周易》的人格理论是极其丰富的,它是众多的作《易》者对自己、他人及华夏先辈处世准则、人生经验的系统总结.本文所论,仅是这些丰富内容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