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收载于清乾隆年间《汾州府志》中的《新设汾州府碑记》为基础,结合《明史》、《明实录》等史料对明代汾州府这一统县政区的设置原因、过程、结果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万历年间汾州升府作为明代山西政区变动的重要内容,与政府对地方社会控制需求加强之间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元代学者房祺所编《河汾诸老诗集》收录了河汾间八位诗人的诗篇 ,内容丰富 ,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社会现实以及文人心态。本文主要从房祺编录此集的角度、河汾诸老的游踪、河汾诸老具体的诗篇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这部诗集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看龙舟, 看龙舟, 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 忽然鼓棹起中流。 提起龙舟,我们一定会想到南方各省一年一度端阳竞渡的盛况。端阳竞渡,一般传说都说是为吊念楚大夫屈原而举行的。梁代吴均《续齐谐记》是这么说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  相似文献   

4.
《吊屈原赋》最早著录于《史记》、《汉书》贾谊本传。后昭明太子箫统合《史》《汉》叙说一节为序,以《吊屈原文》作题收入《文选》“吊文”类。宋朱熹则易名为《吊屈原赋》,再收入其《楚辞集注》“楚辞后语”中。据本传,该赋是“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的“自喻”之作。因而,《吊屈原赋》向以继承并发扬屈原精神而公认为是汉代赋作的各篇。但笔者在仔细研读了该赋之后,觉得过去对它的肯定实有不当。今不揣谫陋,略述咫见谀闻,为臆说者四,以就正于海内明哲。  相似文献   

5.
春秋属晋 ,战国属赵。秦置兹氏县 (今城西南 15华里巩村 ) ,属太原郡。魏黄初二年(2 2 1)移今洽 ,为西河郡治。西晋改隰城县 ,为西河国治。北魏兼汾洲治 ,北齐为南朔州治 ,北周为介州治 ,隋为西河郡治。唐武德元年 (6 18)为浩州治 ,武德 3年 (6 2 0 )为汾州治 ,上元元年 (76 0 )改西河县。直至明万历 2 3年 (15 95 ) ,汾州升汾州府 ,府治改名汾阳县 ,清仍为汾州府治汾阳县。“汾州左带汾河 ,右阻金岭 ,背倚汤泉 ,南控离石 ,美哉山河之固 ,亦冀南一都会也。”(万历《汾州府志》卷 2·地理类 )“晋省天寒地瘠 ,生物鲜少 ,汾阳尤最。人稠地狭 ,…  相似文献   

6.
(一) 最近,我在整理父亲的书籍时,发现了鲁迅挚友范爱农的舅舅汪梅峰先生《吊范爱农诔文》。《吊范爱农诔文》全文如下: 吊范爱农诔文舅氏梅峰哭会邑皇甫庄,有范爱农者,余甥也。五龄失父,旋即丧母。门衰祚薄,孤苦零丁。幸有祖父在堂,赖  相似文献   

7.
金源 《人力资本》2008,(11):18-20
IBM全球企业服务事业群资深副总裁吉妮·罗曼堤(Ginni Rometty)在IBM资历逾二十年,《时代》杂志认为吉妮·罗曼堤是呼声最高的IBM新的CEO人选。而《商业周刊》则分析认为,在激流般的市场变化中,从众多精英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她的高适应力。  相似文献   

8.
史传戴震纂修了《汾州府志》和《汾阳县志》,因为二志未署戴名,所以引发后人质疑,通过以二志内容及戴震纂修主张,与署名纂修人汾州知府孙和相所修的《中牟县志》内容相比较,参证北京大学收藏的戴震手稿中的修志稿件,证明二志确出戴震之手;并进一步通过戴震的论述和他与章学诚的讨论,归纳了戴震修志的五点主张。戴震手稿共23篇文章,包括有关《汾州府志》文章四篇,有关《汾阳县志》文章四篇,有关修志文章三篇,有关家乡歙县山水文章二篇,有关其他经典文章四篇、杂文六篇。胡适先生曾撰长篇跋文,予以考评。经过重新分析考证,对23篇文章是否戴震作品,及有关的问题和胡适先生的意见,做了新的评议及结论。确定23篇中绝大多数是戴震的作品,少数是戴震改定作品的原稿,只有段玉裁作黄烈妇庙碑一篇,完全与戴震无关。旧说戴震手稿是抄本有误,确实是戴震的稿本。  相似文献   

9.
戴震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考据大师,他在哲学、声韵、训诂、天文、历算、制度、名物及地理沿革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校勘《水经注》,撰写《水地记》,编纂《直隶河渠书》,编修《汾州府志》及《汾阳县志》,并提出较系统的修志理论,在地理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吊屈原赋》先唐注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谊《吊屈原赋》是汉赋名篇,历代注释甚多。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有胡广、服虔、应劭、郑氏、李奇、邓展、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韦昭、晋灼、臣瓒、徐广等14名注释家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文字主要保存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的征引中。早期注释或注音,或释词,或解句,或校勘,促进了《吊屈原赋》的解读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全宋诗》误收之唐人诗篇 ,又得一束 :册六四卷三三四二页三九九三六陈羽《吴城览古》 :“吴王旧国水烟空 ,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 ,年年先发馆娃宫。”(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二 ) 按 :此唐陈羽诗 ,见《全唐诗》卷三四八。册六九卷三六五五页四三九○六丘葵《芝山》 :“床头枕是溪中石 ,井底泉通竹下池。宿客不还过鸟语 ,独闻山雨对花时。”(清同治孙尔准《福建通志》卷五 ) 按 :此唐贾岛《宿村家亭子》诗 ,见《全唐诗》卷五七四。册七二卷三七四一页四五一二七李善美《大堤曲》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  相似文献   

12.
金鉴 《北京纪事》2013,(9):106-107
我的集邮册中有一套四枚的雕版和影写版印刷的《红旗渠》邮票,它是“文革”时期第12套编号票,编号为49—52号。4枚邮票分别是《愚公移山》《青年洞》《桃源桥》《人间天河》,总共发行了770万枚。今年的12月30日正好是发行40周年纪念日。红旗渠是太行山东麓河南省林县的灌溉工程,1960年动工,全长2000公里,沿渠还修了中小型水库338个、堤灌站250处及电站52座。全县形成了引、蓄、堤结合的水利网,灌溉面积达60万亩,  相似文献   

13.
《女吊》是鲁迅作品中关于复仇主题的又一杰作,"女吊"这一形象在鲁迅笔下意味深长。"女吊"形象的复仇意味在文本中通过作者巧妙的叙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在论述其复仇意味时也不能忽视其重要的审美感知和文本论述特点。  相似文献   

14.
简论写作中的虚实结合陈显耀清人方薰《山静居论画》中有一段启人深思的记载:“王翁《风雨归舟图》笔法荒率,作迎风堤柳数条,远沙一抹,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或指曰:‘雨在何处?’仆曰:‘雨在画处,又在无画处’”。画面的风雨,迎风堤柳和孤舟蓑笠,已暗暗透出,曲...  相似文献   

15.
乾隆《汾州府志》,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是地方志中声誉很高、影响较大的一部志书。关于该志的纂修者,历来公私书目多著录为戴震。1978年中国天文史科学普查整编组编写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  相似文献   

16.
蒋礼鸿教授的《怀任斋文集》是一本示人读通古书、研治学问门径的论文集.蒋礼鸿教授以其《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其第五版即将发排)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而《怀任斋文集》则是他有关辨析词义、考校古籍和辞书编纂三个方面论文的结集,有力地显示出这位治学严谨的作者学术生命的战斗历程和深厚的功底.从这本论文集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在训释词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成绩(见《<广雅疏证>补义》、《说‘弗吊、不吊、不淑’》、《敦煌资料(第一辑)词释》、《杜诗释词》),而且还可  相似文献   

17.
《葛屦》为缝衣之女刺贵妇人之作,《园有桃》为魏士人忧贫畏饥之作,《陟岵》为魏役人思亲之作,此三诗皆当作于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晋灭魏之初;《十亩之间》为魏国采桑女子招伴同归之作,《伐檀》为魏国伐木者之歌,《硕鼠》为魏人刺履亩税之作,此三诗皆当作于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汾沮洳》为晋人刺大夫用非其人之作,当作于晋成公元年(前607年)之后。  相似文献   

18.
扬雄世系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代诸说 扬雄世系,自汉迄清,诸说聚讼,莫衷一是。兹先胪陈于下,考辨缀后。 (一)(汉)扬雄:《反离骚》尝自叙其家世云:“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扬侯。淑周楚之丰烈兮,超既离(厉)虖皇波”。 (二)(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31年,我国山西、河北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这就是《史记·赵世家》中所说的秦始皇十六年(赵王迁五年,即公元前231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大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这次地震的震级及震中烈度,据1976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强地震简目》定为六又二分之一级,八度.但是,乐徐、平阴的地理位置在今何处?唐朝人张守节在《史记》中注曰:"乐徐在晋州,平阴在汾也","其坼沟见在,亦在晋、汾二州之界也."这条注释是错误的,但看起来似乎很具体确切,因此对后人影响很大,直至近代还受着它的影响.例如,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中,没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金末元初“河汾诗派”的重要作家段克己、段成己的世系、生平、著述作了较详细的稽考,同时订正了孙德谦《金稷山段氏二妙年谱》的若干谬误,并首次探讨了他们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