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为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姜雷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期间,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向人们表明了一个事实: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始终在探索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艰辛探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先导。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思想;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思想;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思想;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中国新文化建设中表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荡涤封建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文化纲领,明确了中国新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征,并总结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确定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目标,坚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中国文化事业尤其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实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索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思想,对文化强国目标的追求以及繁荣文化的举措,有着重要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1956至1966年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走过了一条相当曲折和复杂的路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其根和源都始发于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探索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投身中国的革命事业并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在领导民主革命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同时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思想,更把社会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很快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虽然中国社会的发展走了弯路,但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路人。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毛泽东所开创的事业的发扬光大,进一步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体制是对毛泽东遗志的最好继承。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领导完成了"三大改造",使新中国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其后的20多年里,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早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推动实现农业合作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期在农村的实验与建设高潮,坚定不移地把消灭"三大差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期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立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期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基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选准时机打开国门,释放战犯清理政治遗存,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好准备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革命胜利前夜制定的执政策略和建国后的执政实践上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胜利后,继而又开辟了中共特色执政道路,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后来"东欧剧变"对中国的骨牌效应,影响了后人对这条道路的正确继承,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包括实践自信和理论自信。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中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运行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四个维度,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系统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这些继承性和创新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2.
曹春保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4):4-6
毛泽东的一生是追求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生,他的探索虽然经历了重大曲折,但其正确和成功是主要的.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张,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的历史财富.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局势,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江泽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首先集中体现在对邓小平理论体系九个方面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上。(一)在发展道路问题上,以邓小平论述为基础,提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毛泽东首先提出并进行了理论阐述的,它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为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和抓住时机,利用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及实行党政分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等设想,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认真研读和阐释陕西师范大学阎树群教授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为基础,认为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命题,科学阐发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思想渊源的论断,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论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的互动关系。对我们深入研究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问题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振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1-4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始创于毛泽东 ,形成于邓小平 ,深化于江泽民。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苦苦探索──毛泽东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周维松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总结“一五”时期的建设经验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正确理解毛泽东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对学习、宣传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19.
走向复兴的伟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行之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法宝;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原则;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障。这7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间的逻辑迭进关系正是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们回答了面向未来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行动原则以至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常福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0):10-12
从 2 0世纪 5 0年代起到跨世纪的今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日臻完善。在这个探索过程中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首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对我国乃至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对推动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