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过日子,最不能委屈的就是自己的胃。美食达人袁枚先生曾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这位乾隆时期的大才子有闲有钱,精于饮食,面对美味珍馐如同品味诗书一般,  相似文献   

2.
李渔和袁枚 ,就生活方式与经历而言 ,似乎同样和豪门、女性瓜葛不断 ,日常对养生饮食颇为讲究 ,于“食色”二字 ,渊源不浅。李渔在《闲清偶寄》中设“饮馔”一部 ,袁枚则为后人留下一份《随园食单》。从“饮食”和“男女”两个角度入手 ,以《闲情偶寄》和《随园食单》为主要探索对象 ,观照两位历史上齐名的风流才子同一题材的文章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然而世易时移 ,独行于晚明的李渔和活动于盛清的袁枚 ,无论为人还是为文 ,毕竟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3.
江苏“随园菜”与北京“谭家菜”、山东“孔府菜”并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官府菜,其中的“随园菜”得名于江苏历史名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袁枚的饮食文化著作《随园食单》。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随园食单》中菜品名称的音节数目、组成结构、命名特点等,以挖掘江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李渔和袁枚,就生活方式与经历而言,似乎同样和豪门、女性瓜葛不断,日常对养生饮食颇为讲究,于"食色"二字,渊源不浅.李渔在<闲清偶寄>中设"饮馔"一部,袁枚则为后人留下一份<随园食单>.从"饮食"和"男女"两个角度入手,以<闲情偶寄>和<随园食单>为主要探索对象,观照两位历史上齐名的风流才子同一题材的文章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然而世易时移,独行于晚明的李渔和活动于盛清的袁枚,无论为人还是为文,毕竟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5.
做人与幽默     
王学泰 《社区》2014,(29):28-28
清代的袁子才(枚),风流倜傥,名噪一时,人称才子,又有“美食家”的雅号,所撰《随园食单》,二百多年来一直被南北勤行的师傅视为枕中秘籍。他曾说:“三年可出一个状元,十年出不了一只好火腿。”真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相似文献   

6.
7.
豆腐俗语     
谭汝为 《社区》2009,(29):30-30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大豆制作豆腐的国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相传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时。广招方术之士烧汞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刘安曾宴请八位著名方士在“八公山”燃起炉火,用黄豆磨浆烧开,加盐卤,实验炼丹。结果.丹没炼成,却歪打正着地创制出豆腐。  相似文献   

8.
凤舞 《百姓生活》2013,(11):41-42
胡馨月原是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姜波是小镇上的“豆腐哥”。一次偶然的邂逅,胡馨月被姜波卖豆腐的吆喝声所吸引,他们由此相识并成为朋友。后来,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胡馨月不但辞职来到小镇嫁给了姜波,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西施”,而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丈夫唱歌。经过几年艰苦磨炼,他们终于携手走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和《非常6+1》的舞台。他们的爱情故事,和他们的歌声一样感动了千万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9.
韩旭  张保旗 《北京纪事》2011,(11):37-40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留有这样的文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古文翻译成现在的话意思是:君子的品行,以内心的平静修养身心,以俭朴的作风培养品德,不看淡世俗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身心宁静就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陈志清老师沏了两杯茶,  相似文献   

10.
朝鲜文人李德懋、柳得恭等人来华,通过潘庭筠、李调元等人了解了袁枚的为人与作品。并将其人其诗引入朝鲜。朝鲜诗家非常关注袁枚及其诗论和创作,他们基本认可袁枚的诗坛主导地位.也很赞同其追求个性自由的诗学理论,在理论和创作上都有所受益。在诗歌创作方面,朝鲜诗家欣赏袁枚怀古诗的豪迈,同时也批评了其它一些诗作的浅浮绮靡。这充分说明.朝鲜诗家已经对袁枚有了相当成熟的认识。朝鲜诗家对袁枚及其诗论、诗歌的积极接受与批评,是清代中朝诗歌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对袁枚研究的拓展及东亚汉诗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袁枚《随园诗话》的长篇形式与乾隆盛世全社会作诗的对应关系,袁枚性灵诗观的非理论形态,袁枚早达早退的生活方式与乾嘉诗学、考据学各成专门之学的因果关系,中国女性被其整体地推上诗坛等几个方面,对《随园诗话》这一部人尽皆知的名著之实质,重新进行了诠释,而诗话与诗说二体的区别,也在乾隆盛世诗学的繁荣中为人所更易见。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对袁枚《随园诗话》有专论文章,态度激烈,语言犀利,研究专家多斥章学诚为卫道。本文对章批《随园诗话》进行了简略的考察,认为章学诚以《随园诗话》为中心的对袁枚的批评可谓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不是所谓简单的卫道也不是空言无依,网人入罪,而是袁枚在《随园诗话》及其著作和个人行为的具体揭示,也是章学诚文学观念的具体展现和文不空言的有为之言。  相似文献   

13.
日本长篇家庭生活电视连续剧<冷暖人间>与中国很多家庭生活电视剧不同,它只关注并专门描写波澜不惊的一般家庭生活和人与人之间非常有限的社会交往,但是写出了人间的真情实感,非常富有生活内涵,让观众更多地看到了日常生活的意义和平常美的隽永,其可寄至味于淡泊的美学风格,在当代大众媒介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女性教育资料显示,古典女性教育侧重女德教育,可是,明清文学作品却展示这一时期的女性活动实际上突破了这一藩篱。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即公开广收女弟子,师生流连唱和,特立独行,引人注目。保存至今的《随园女弟子诗选》及袁枚的一些作品,生动地呈现了女性书写与特定空间疆域的复杂关系及其丰富意涵,这批闺阁社群、闺媛才女拓展了女性活动的文化空间,显示了传统女性活动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5.
袁枚《随园诗话》刊布以来,流传极广,为治清代诗学者案头必备,然此书关于赵执信《谈龙录》的评述却令人费解。王士禛与赵执信的论诗之争是清初诗坛上的著名事件,赵执信的《谈龙录》对王士禛的人品、学问、诗歌、诗学极尽嘲讽。而袁枚却说读《谈龙录》后,觉得赵、王论诗"无甚9牾"。此种言论显系误解《谈龙录》,不符合事实。袁枚误解的原因,当是袁枚所读《谈龙录》为卢见曾雅雨堂删节本。乾隆间,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以乡邦后学身份刊刻《谈龙录》,为调和王、赵分歧,尽删赵执信攻讦王士禛之言。此种删节本"于执信著书之意,全相乖忤,殊失其真"。雅雨堂本《谈龙录》使袁枚产生误解,流弊及于今人,故亟需探清辨明,以杜误说。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与世态中洞察常理,并把其中运动变化所包含的道理道出,这需要悟性和智慧。当我们翻阅古代文论或画论之经典。与古代先贤对话,我们就会惊叹他们思想的博大和深刻,体会到他们这种思想灵光的闪耀。而这种洞识,有时仅仅是片言只语。却道尽天机妙理,让人击掌称叹。前些时日,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觅得“诗虽新,似旧才佳”一句,初觉费解...  相似文献   

17.
署名袁枚的《随园集外诗》来历不明,其所收《湖上》《咏蚶二十韵》《读今人诗四首》实为抄袭、窜改俞廷瑛《琼华诗集》中的《湖上》《咏蚶二十韵》《题吴梅村诗集》《题朱竹垞诗集》《题王渔洋诗集》和《题查初白诗集》而成。《随园集外诗》出现于民国初年,其与《随园轶事》《疑云集》《古本金瓶梅》等当为同一拨书贾伪造,最大的怀疑对象为王文濡。《随园集外诗》造伪手法较为复杂,探讨其具体情形,对古书辨伪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早期题咏派作品涉及的红学文献及相关资料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咏派是以韵文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聚焦透视的一个早期流派,限于篇幅,很多作品自然难以对《红楼梦》评价面面俱到,然而却能紧紧扣住原著艺术形象去纵笔抒怀,其视野的相对开阔,确也多元地拓展了《红楼梦》的诠释维度;但迄今为止,红学史家们对这一派研究的却最为薄弱。本文从早期题咏派作品涉及的《红楼梦》作者、版本、佚稿等方面红学文献的辨析这一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武洁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2):I0029-I0029
一个乾隆时期的瓷瓶被中国买家以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购得。拍卖行对该瓷瓶最高估价120万英镑(约1285万元人民币),最后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亿元。英媒称中国人不惜代价的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11月14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0.
"食学"一词最早见诸中国学术界,大概是源自萧瑜教授1966年于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的《食学发凡》一书。顾名思义,"食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人类各种饮食现象、行为、思想及其规律。"食学"概念的出现虽然较为晚近,但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重视饮食研究,《礼记·礼运》就有"礼之初,始诸饮食"之说。据史籍记载,两汉至唐期间,《隋书·经籍志》所载食经已达71卷,《新唐书·艺文志》则达171卷,郑樵《通志》则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