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对学术界出现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联系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了商业腐败、官场腐败,并在此摆正学术腐败的位置。并谈到,舆论之所以关注学术界的情况,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对学术界作为一块净土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区别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道德,认为不要把学术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术腐败。第三,追究了学术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整体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学术体制、学术管理等等原因,也有认为我们正处于知识转型的时期,关。第四,追究了学术规范问题,学术界出现的情况与这一背景有认为如果规范不明确,学术评价数量化的话,就会导致学术腐败。最后,大家讨论了学术的道德操守问题,认为学者要坚守学术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2.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学术界的不良现象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注意;无需讳言,某些不正之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术腐败并未得到遏制。 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与学术队伍本身的素质有关,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清除学术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根源,只靠揭露、批评、打假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学者的自我约束固然重要,外部条件也非改善不可。 我认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学术界的现状,客观估价总体实力和水准,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痛感十年浩劫造成的惨重损失和我国科研学术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为急于恢复和发展而制订…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学术研究方面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违背客观真理与权、钱、色进行交换谋取非法利益的学术行为,定义为学术腐败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腐败不仅是个体行为,更要警惕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腐败活动。如一次高层论坛、丛书往往都耗费国家或在社会上融得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巨资,其中有的就夹杂着严重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4.
肖莉 《云梦学刊》2006,27(3):10-10
当前许多学校及有关部门认识到学术腐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一些现象作出了处罚,这些都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学术腐败现象进行纠偏,整顿学术风气,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但真正要从根本上杜绝学术腐败,还要进一步提高学者的道德修养。学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他们应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不能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打击学术腐败要从每位学者自身做起,提高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哪里。“腐败”一词与学术联系起来是今年的事情。过去没有讲过学术有腐败的。现在的“学术腐败”讲得太宽泛了,抄袭、空话连篇等等应该属于传统上讲的“缺德”的范畴。学术腐败要反,但是要反在点子上,移花接木、弄虚作假等等有的属于腐败问题,比如说利用权力,但有的完全是个人学术道德问题。学术道德不能与学术腐败划等号。第二,学术腐败的症结在哪里。学术腐败只是以学术形式反映了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所以学术腐败应该与利用权力、滥用学术资源、浪费国家之财、败坏学术道德联系起来;这些应该是学术腐败的几个要素。现在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冒名顶替、拼凑起来的学术垃圾,而是我们国家本来就穷,用在科研上的经费本来就不多,但是这些来自民脂民膏,人民血汗的经费却轻而易举地与权力结合起来,并且经过一定形式漂白后,成为某些人的财产。四百多万可以枪毙一个胡长清,但是科研经费动辄几百万。当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属于学术道德应该谴责的范畴,它们败坏了学风,影响了学术水平,所以应该予以打击,但是学术腐败的板子应该打在对国家、人民的遗害上。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的说法已经有年头了。如果仅仅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整个学术界的状况,显然有失偏颇,但学术界严重存在的腐败现象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年来,关于学界剽窃、抄袭、造假、虚报等学术腐败的新闻屡屡曝光,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形象和声誉。引文不注出处、注释不规范、篡改文献和数据、署名混乱、评价夸张、学术批评失范等学术不端行为,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尽管有不少知名学者大声疾呼,很多媒体也严厉抨击,但学界的情形未见多大改观。如今的书店里,乍一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丰富得不得了,但究竟有多少原创的、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7.
论学术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桥驿 《学术界》2004,(5):132-141
学风不良 ,学术腐败远比刑事犯罪和伪劣商品更为严重 ,它可以腐败几代人的学风 ,斫伤我们民族的元气。学术腐败主要根源于两种时代背景 :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 ;知识分子曾被剥夺了多年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当前职称评审、课题申请和科研经费问题、学术成果评奖中的不合理制度无疑是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8.
学术是神圣庄严的,高校本应是一方净土.但越来越严重的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使庄严的学术面临失范和失衡的危险.文章列举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有效遏制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构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防火墙”.主要应从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驹翔 《云梦学刊》2005,26(3):26-28
学术界对学术腐败现象的揭发和批判至今没有使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我们仍然有必要关注学术规范和学术腐败问题。陈明芳研究员的10年心血著作《中国悬棺葬》被剽窃,在之后的几年中剽窃者仍未彻底承认错误,也少有其他一些学术腐败者反省和自我批评。这些情况反映出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批判学术腐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有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和纯洁教育者灵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术腐败现象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云梦学刊》2009,30(3):33-37
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实际是社会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表现。学术腐败定义比较宽泛,主要是指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腐败的治理对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目前有效的对策应从舆论监督、加强法治、完善制度、综合治理、改善教育等方面和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2.
学术腐败的产生有如下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二是师道的不尊与学术的不独立;三是体制上计划学术与行政学术的误导;四是对西学的追逐使我们的学术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活力.可以从四个方面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二是对学术腐败要严惩;三是要尊重学术独立,尊重文化传统,维护学术和学者的尊严,知识分子和教师要自尊自爱,建立学术主体性;四是改变"审批学术"的运作模式,改变违背学术研究和人材成长规律的种种做法,防止以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规范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3.
陈明芳 《云梦学刊》2003,24(6):13-16
笔者的科研成果《中国悬棺葬》屡遭抄袭、剽窃,这是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流行的抄袭、剽窃之风较为严重的典型例证。为维护学术尊严和中国学术界的良好形象,我们呼吁全社会和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术评审制度,从根本上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在学术反腐中的责任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腐败是当今学术界一热门话题,作为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学术期刊自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术繁荣表象的背后,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腐败的存在与蔓延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同时在学术反腐中应有怎样的作为,是笔者深入阐释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第一,“腐败”一词不是一个很明确的概念,法律上、道德上、政治上都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这个词在批判的时候非常有效,但却是一个不合法的词。当我们说到学术腐败的时候,大体上有四种情况:第一种,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侵权行为。这是一种违法现象,比如说抄袭、侵犯著作权、侵犯专利等等。这些在法律上都有严格制定。第二种是比较严重的,也就是犯罪现象。用虚拟的事实去套取科技部资金的支持就属于犯罪现象。第三种是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一般指的是轻微的抄袭,比如说拼贴文章以及无注释的写作,都违反了学术规范。但是学术不规范不仅仅是这些。在国外,文章中与自己一致的、相反的、可比较的观点分别要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但是我们的学术规范远远没有到这种程度,这与我国学术起步时间不长有比较大的关系。第四种是可争议的问题。比如说一稿多投问题。投了稿子很久没有回应,再拖下去就过期了,所以不得不另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把我们所说的学术腐败分成四种情况:其实最后一种我们完全可以排除;前三种是性质不同的,我们不能笼统地讲学术腐败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超常规发展,学术数量不断增加,呈现"繁荣"景象,但是随之产生的学术腐败现象也屡见报端。本文即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学术腐败行为的根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6,27(4):22-23
评价问题本来不是个问题,却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关键就在于目前的学术评价缺乏必要的公正性。学术评价作为一种学术权力,不公必然导致腐败,不是促进学术而是促退学术。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只有少数人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承认,或轻描淡写地将学术腐败说成是“学术不端”。腐败也好,不端也好,我们搞当代学术史,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如果当代学术史缺了这一块,就是一部不完全的甚至是被歪曲的学术史。当前的学术评价,可以借用《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来说明,叫做“郑人买履”。郑人买履的荒唐之处就是“宁信度,无自信也…  相似文献   

18.
前车之鉴:晚近十大学案警示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十大学案,均是我国十余年来引起重大反响的学术事件。既包括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失范以及学术违规、违法现象,也包括学术不公、权学交易、学术腐败等现象。掩卷深思,除了尴尬,就是痛心。在无可挽回的尴尬和痛心之后,痛定思痛,我们还得清醒地面对。面对前车之鉴,惟有亡羊补牢、警钟长鸣,才有可能不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9.
徐绍华 《学术探索》2012,(4):162-166
对腐败一词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人们对高校学术腐败的认知差异。高校学术腐败的判定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滥用为标准。学术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高校学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校必须以教育清腐为前提,以制度防腐为根本,以管理抑腐为重点,以环境净腐为保证,才能取得学术腐败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