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鲁迅运用荒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萌芽.首先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通过对鲁迅的 "荒诞"手法特点的分析,得出其与魔幻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进而总结了"荒诞"手法的意义.在探究了"荒诞"渗透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后,更意在揭示鲁迅创作中的荒诞感及荒诞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联系,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手法、文学观念,更深地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的批判意识与荒诞问题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3日在长沙铁道学院举行。会议对荒诞意识、荒诞文学及其概念的界定、荒诞文学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意义等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有的学者提出,所谓荒诞,是  相似文献   

3.
话说荒诞     
在论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荒诞问题时,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荒诞现象、荒诞文学和荒诞派文学是迥然相异的概念。荒诞现象既属于现实的范畴,也属于历史的范畴。荒诞的对应物是理智。人类的荒诞意识由来已久,荒诞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古今中外盖莫能外。从古代到近代,荒诞都被视为一种感受,只有到了现当代,它才发展为一种观念,进入了哲学和美学的殿堂。这是一个从渐悟到彻悟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荒诞意识并不是对本世纪西方文学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4.
鲁迅运用荒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萌芽。首先提出 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通过对鲁迅的 “荒诞”手法特点的分析,得 出其与魔幻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进而总结了“荒诞”手法的意义。在 探究了“荒诞”渗透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后,更意在揭示鲁迅创作中的荒诞感及荒 诞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联系,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手法、文学观念,更深地 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5.
“荒诞”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核心观念,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甚深的张爱玲无疑接受了这一源自西方的概念,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张爱玲却从“中国”的人生入手,将西方的“荒诞”意识转化为很有东方意味的“苍凉”,显示了张爱玲融化西方,创造本民族文学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6.
"荒诞"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核心观念,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甚深的张爱玲无疑接受了这一源自西方的概念,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张爱玲却从"中国"的人生入手,将西方的"荒诞"意识转化为很有东方意味的"苍凉",显示了张爱玲融化西方,创造本民族文学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7.
"荒诞"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核心观念,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甚深的张爱玲无疑接受了这一源自西方的概念,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张爱玲却从"中国"的人生入手,将西方的"荒诞"意识转化为很有东方意味的"苍凉",显示了张爱玲融化西方,创造本民族文学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8.
荒诞文学不是一种歌颂性砭文学,而是一种具有彻底的否定精神和强烈的批判意识的批判性文学;它不是简单肤浅地针砭时局,而是在大彻大悟的基础上,以复杂、深刻、荒诞的文学形式从根本上对现存的西方文明价值体系进行否定和批判。因此,尽管它有着极大的不足和局限,却体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不失为一种严肃文学。我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探讨荒诞文学的批判意识与局限。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异化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这一主题在荒诞文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荒诞小说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它看似无法卒读,却又绝非胡言乱语,它是荒诞小说家精心安排的严谨结构,把无数杂乱无章,却又无一多余的细节组成一幅异化世界的缩影。本文旨在从异化文学的创作主旨出发,以艾里森的小说《隐形人》为例,阐示荒诞文学的创作特点及其体现出的人文哲理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裴毅然 《社会科学》2006,(9):184-189
中国当代文学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荒诞作品。目前,从事荒诞文学的先锋作家们急剧萎缩,探索热情大幅回落。缺乏荒诞的背后,其实质在于哲学的缺乏、思想的贫困、想象的贫乏。“荒诞”需要相当的哲学内涵的支撑。中国当代作家缺少必要的理论修养,因而无法达到一定的精神深度。认识能力的低弱乃是“先锋终结”的致因。中国当代作家即使关注抽象意义,也仅是停留于社会控诉层面,很少投视终极价值与最高人文关怀,无法从现实主义进至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1.
"荒诞"一词,最初来自拉丁语Surdus,后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不能沟通或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失调."在西方文学的脉络里,"荒诞"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文学手段.不过,在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劫难后的西方荒诞派文学运动中,"荒诞"有着其特定内涵: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荒诞"是上帝"死"后现代人的基本处境.在萨特那里,表现为人的生存的无意义;在加缪那里,表现为西西福斯式的悲剧:在卡夫卡那里,表现为异化、孤独、徒劳和负罪;而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黎薇这里,表现为将现实冷漠剖开献给观者.  相似文献   

12.
加缪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用文学的形象来表达他对人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探索。西西弗斯是加缪荒诞哲学的形象诠释,是超越荒诞的精神隐喻,他给予遭遇荒诞的现代人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李贺,中唐诗坛的一颗彗星,以他独特的风格为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阐述李贺诗歌这种虚荒诞幻的风格给我们带来的瑰奇谲怪之美。  相似文献   

14.
荒诞文学是20世纪文学的一个新现象,这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存在主义思潮渗入文学的结果,并在现代美学中取得了一席地位。荒诞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就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也不鲜见,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亨利希·伯尔等人的某些作品中的某些局部描写。甚至莎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的荒诞意识讨论中,我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如一种意见认为:荒诞只是一种手段,荒诞作家也追求理性,而且和我们的理性概念是一致的。倘若这一立论成立,那便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荒诞作家的理性和传统理性是一致的吗?既然一致,又为什么把他们称作“非理性主义”呢?难道在“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可以划上等号?如果这种意见是想说明:荒诞作家归根到底追求的是一种“荒诞理性”——也算是一种理性的  相似文献   

16.
“荒诞”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荒诞"的论述,总是侧重于不同范畴内容的指向。"荒诞"来源于人类生活自身,并抽象于哲学、美学意识,形象于艺术表现。我们在着眼于古今中外之意识、哲学、美学与艺术思索异同的梳理审辨之时,可以通过人生处境的荒诞感、荒诞的哲学意蕴、荒诞作为审美观念、荒诞的艺术变奏和荒诞的中国化样态五个部分来揭示"荒诞"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术》2007,(5)
作为文学经典的《圣经》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主义文学是继现实主义文学以来各种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思潮及流派的总称,表现异化这一主题,作品中的人物普遍存在异化感、荒诞感、孤独感和失落感这样的现代意识。本文阐述的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圣经》这部经典作品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学有回归神话的趋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的原因。文学回归神话的最突出表现是荒诞:诸如价值的解构,意义的重建,情欲的泛滥,语言的间离,叙述的零乱,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先锋品质为切入点,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进行了一番巡视,从中洞悉此阶段女性文学在艺术探索和主题表现方面的反叛色彩和创新特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先锋品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荒诞实验与黑暗王国的舞蹈、伊甸园的追寻、生命体验的书写。  相似文献   

20.
现代派文学一般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于西方的各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诸多流派。从它问世之日起。即以其反传统(指反现实主义传统)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