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书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5-18
学者们普遍认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是理智主义伦理学,其中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德性就是知识,或至少在本质上是由知识构成的,因此,每一个别的德性都是对其所关涉的对象主题的一种理智认知上的把握,人的行动动机也是理智主义的,因为行动者在行动时相信这对自己是最好的,这表示,任何一种伦理上的失败都是基于或者至少部分地基于行动者对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的错误信念或认知。本文的旨趣并不是对苏格拉底的这种理智主义进行辩护或批判,而是更多地通过早期对话中有关德性即知识的段落分析去理解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即知识的丰富内涵,通过Euthyphro,Charmides,Laches,Protagoras这四篇对话来探寻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即知识的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2.
3.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4):88-95
本文在“轴心时代”的背景下,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如何对人类的共同目标和首先精神所做的贡献。他们之问的可比性表现在三个:德性的统一性,首先的知识性和德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一、该命题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这一命题的具体含义及其何以成立;三、这一观点对后世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的影响。由此,对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想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5.
黄俊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5):34-41
沃拉斯托斯认为,在德性与幸福的关系问题上,苏格拉底既不是主流学界所认为的功利论者,也不是厄文所说的工具论者,而是非工具主义形式的幸福论者,即认为德性是幸福的构成要素和充要条件。但沃拉斯托斯同时反对德性与幸福完全等同的同一性论点,并且提出了偏向于充足性论点的德性主权学说,这一学说一方面可以保证伦理上的英雄主义立场,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日常生活中的理性选择。通过阐明幸福(eudaimonia)、同一(tauton)等等希腊词的原初含义,以及通过分析柏拉图早期对话《克力同》《欧蒂德谟》等篇中的相关段落,沃拉斯托斯清晰构建了苏格拉底的道德学说,并且指出了苏格拉底在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的奠基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中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86-89
"美德即知识"已经成为千年流传的名言警句,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重要哲学命题。哲学价值就在于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解释。以当前哲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为基础,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在肯定"美德即知识"命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的判断下,从社会政治、思想价值、哲学风格三个方面重新对此命题进行真伪辨析,进而对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进行了论证和阐述,肯定"美德即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积极意义,德性伦理在现代哲学认识论中受到更多关照,追求向善的幸福生活便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武建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03-105
苏格拉底在哲学史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恢复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精神,更在于赋予理性以实践(道德)意义。苏格拉底的出现,使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自我”。苏格拉底之哲学堪称“理性主义的伦理学”,他首次将伦理学纳入哲学视野,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理性主义命题;同时为寻求真正的伦理学知识,他提出了“是什么”的科学思维范式,奠定了西方人的基本思维模式,极大的推进了科学与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晏玉荣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5):84-87
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以善的知识来统合道德与知识之间的鸿沟.但这一命题引发后来的理性主义道德观和非理性主义道德观的诸多争议,凸显出知识的不同含义.在复杂视域中,"知识即美德"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过程个人首先从生活体验中获得个人知识,经过与人对话、与己对话或主体间相互交往与反思,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也就是普遍的道德知识、道德准则.而普遍的道德知识要保证行为、影响性格,就必须与个人的信仰、识见、经验、生活、情感、态度等相结合,重新变为能动的、"鲜活"的个人知识,这样知与行、智慧与美德之间的鸿沟就契合了. 相似文献
9.
10.
刘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确认人的主体性,建构基于普遍理性的知识与生活,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主题.他的德性论以知识论为基础,以道德主体之确立为核心,开始于自我的理性反思,而展开于自我之道德实现.无论知识还是实践,都贯穿着理性的逻辑.正是这种强调知识论、伦理学与存在论相统一,洋溢着理性精神和乐观主义的哲学,超越了智者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深刻改变了希腊哲学的思维轨迹,推动了希腊哲学的人文转向. 相似文献
11.
尧新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85-89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由后人“过度诠释”的“假命题”:“德性可教”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恰恰相反,苏格拉底原本观点是“德性不可教”。 相似文献
12.
范世珍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0-54
王阳明和苏格拉底分别代表着中西两种不同的道德哲学传统。王阳明“致良知”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蕴涵了中西道德哲学传统的一些重大差异。特别在当代道德文化陷入重重危机的背景下,回视两种传统,思考中西道德资源能否优势互补的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1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10
就现代学科分类而言,知识与德性分别隶属"必然"(真)与"应然"(善)之领域。然而事实上,知识与德性不但本然地同出一体,而且其必将走向统一——真、善、美的统一。由知识通往德性的可能性路径大致有三:通过敬畏意识的产生与引入达到至善;通过对纯粹知识追求而导致的哲学反思态度达到至善;通过对知识本身的研究,由知识的审美达到至善。当下知、行不统一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们对"知"的误解,此误解分为三种,即知非正知、知而不信、知乃浅知。 相似文献
15.
戴景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关于知识在德性生成中的作用问题 ,一直是伦理学史上较为引人关注且争议又很大的问题 ,自从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知识即美德”的“知德合一”说后 ,关于二者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未曾停息过。回顾一下伦理思想史 ,不难看出 ,知识和德性分属不同的领域 ,二者既相互区别 ,又有着内在的联系 ,知识只是德性形成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不是唯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孙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27-28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做坏事是因为无知。他提出无人愿作恶,为恶而不知,我们称之为苏格拉底疑难。而亚里士多德则探讨人在不能自制的情况下作恶是否拥有知识,首先看似在实践性上否认了苏格拉底的看法,而实则进一步解释了苏格拉底疑难在形而上的逻辑成立,真正分析并且认同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 相似文献
17.
“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3(1):66-68
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美德就是知识”、“要认识你自己”、“美德由教育而来”以及“精神助产术”,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本质、依据及来源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西方教育理论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源头之一,也是西方教学思想中崇尚辩论→鼓励创新→逻辑推理→科学论证的思想源头之一。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美德与教育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继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68-172
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问题至今仍然是值得人类思考的问题。追溯西方哲学史,大致经过了知识就是德性,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与德性的对立等立场。虽然西方亦重视德性之探索,但由于研究问题视角与文化背景之不同,最终偏向为知识论。 相似文献
19.
郭振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2)
德性论是柏拉图哲学、伦理思想的首要主题.柏拉图的《美诺》是直接处理德性问题的一篇重要哲学对话,也是柏拉图唯一一篇以德性本身为主题的哲学文献.该对话通过追问“什么是德性”、“如何获得德性”以期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柏拉图《美诺》中关于德性论的哲学之思主要内蕴于苏格拉底对美诺三个德性定义的回应之中.三个回应一方面旨在显明追寻德性之为德性所必须厘清的三个争辩:“列举”与“定义”之辩、“多”与“一”之议、“美”与“善”之争,另一方面旨在阐明作为“无知之知”的知识乃是德性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20.
匡促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591-596
德性是个体在把握自我或处理人际利益关系过程中稳定体现出来的向善品性.作为人存在的必要精神形式,德性由多种积极的道德心理因素组成,以趋向善行为目的,是支撑个体的可贵精神力量.德性在社会生活领域具有驱动经济增长、保障政治生效、引导科技造福及促进闲暇有益等功能.在仿识典范中让个体自觉知善、通过净化环境激化人们自愿亲善、养成良好道德习惯以实现自然向善是培育德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