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重要的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英国20世纪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生日聚会》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现了萨特所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的三大原则,从而彰显了人的生存世界的荒诞和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黄珂维 《南方论刊》2009,(11):39-42
“间离效果”理论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根据这一理论,戏剧要避免“共鸣”效应。要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并努力激发观众的批判意识。荒诞派戏剧家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荒诞派戏剧通过取消剧情,使人物形象模糊,使语言破碎,让舞台道具“说话”,让其“直喻”,以及采取独特的悲喜剧形式等手法,获得了最大限度的“间离效果”,不但给古老的戏剧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给观众带来了非同一般、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方文坛上出现了现代主义文艺。这是一种流行于欧美各国的国际性复杂混合体,它包括众多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和艺术主张不尽相同的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影响遍及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如绘画中的立体派、抽象派;雕刻中的反现实主义;音乐中的反协调主义;诗歌中的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小说中的意识流;戏剧中的表现主义。二战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人们又将它们称之为现代派。这些流派虽有差异和分歧,但在本…  相似文献   

4.
以存在主义为基础的西方荒诞派戏剧作为本世纪的重要文学现象已经走过了由盛到衰的历程,哈罗德·品特作为英国荒诞派戏剧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其戏剧却仍然谋有其扭力。品特戏剧的主题是讲述现代化社会中的人,其生存总是处在一种既确定又不确定而又无法逃避的严重威胁之下.永远放一种莫名的恐惧所控制。在创作手法上则是把整体构思的荒诞性同细节描写的现实主义手法融合在一起.即抽象的胁迫与具体的真实相结合,形成其戏剧的独特怎力。  相似文献   

5.
贺大鹏 《理论界》2012,(8):102-103
贝克特是爱尔兰剧作家和小说家,被公认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之一《终局》完美表现出荒诞派戏剧的典型特征,在主题呈现、语言技巧和时空概念等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该剧也使剧作家贝克特的戏剧创作逐步走向成熟,为西方现代戏剧的演进留下一个宝贵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早期荒诞派戏剧在中国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喜锋 《兰州学刊》2004,(6):307-308
本文从荒诞派戏剧的发展和兴起入手,追本溯源,以时间为线索,总结了该剧派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由于受国际和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对荒诞派戏剧的评介是以“批判式的评介”开始的。开放时代对荒诞剧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侧重于它的艺术特点、基本思想和主题意义。所有这些对中国的文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乃至在中国也出现了创作、演出荒诞剧的热潮,曾一度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进入90年代后我国对荒诞剧的研究仍然热情不减,主要表现为专家学者们以“著书立说”的方式来阐述见解。  相似文献   

7.
荒诞派戏剧对传统的反叛突出体现在对语言的贬低上,在此通过多贝克特、尤涅斯库、品特和阿尔比等荒诞戏剧语言特点的分析,指出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的语言已经解体。荒诞派戏剧中的荒诞语言反映了现代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的非理性化与现实的荒诞性具有同一性。荒诞派戏剧的荒诞语言既体现了语言交际功能的无力,又表现了现实世界荒诞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的作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渐趋消沉后,代之而起的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派”;二次大战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以美国而论,“红色的三十年代”文学现在受到鄙夷,存在主义的作品、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却很流行,连梅勒、贝娄这样的作家也不免受到它们的影响。对于现代派文学,一般的看法是;它在创作方法上追求非理性的形式主义,背离了现实主义,趋向怪诞、晦涩和神秘;在社会作用上,它不但起丁对资产阶级“帮闲”的作用,而且散布虚无主  相似文献   

9.
俄国形式主义者用“陌生化”理论总结了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面对一种文学史上新的艺术形式,接受者首先会因为其形式“陌生”而加以欣赏玩味;随后,该种艺术形式又会因为逐渐被熟悉而变得平庸习常,缺乏美感。在对美感的渴望中,一种更新的艺术形式又出现了。这样周而复始,艺术遵循着“陌生—熟悉—陌生”的形式规律推进。从现象描述来说,“陌生化”理论的概括是与西方文学发展相适应的。我们知道,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土多德在《诗学》中曾指出,史诗、戏剧和抒情诗这三种摹仿的艺术存在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摹仿的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悲剧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悲剧理论的诞生,理应是在有了悲剧这种文学样式之后.宋元时期,中国戏剧产生并兴盛了起来,中国悲剧也随之产生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只是人们还没有明确地以“悲剧”一词冠之.“悲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王国维等人从西方引进的.但并不能就此说,此前中国的古代就没有悲剧这种艺术形式.乾隆58年(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曾与乾隆一起观看戏剧演出.他在他的《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说:“戏场所演各戏,时时更变.有喜剧,有悲剧.虽属接演不停,而情节并不连贯…….”马嘎尔尼用tragedy一词,明确指出中国戏剧中是存在着悲剧的,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悲剧是符合当时一个普通西方人的悲剧观念的.中国悲剧发展到清代是承继了前代悲剧的传统的.面对这一文学形式的存在,中国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不可能视而不见,只是他们对悲剧常冠以“怨谱”、“苦戏”、“哀弦”等名称,而且也没能形成蔚为大观的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悲剧理论体系.我们只是在他们的戏剧理论著作、戏曲序跋和戏曲评点中窥见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戏剧美学带有浓厚的伦理主义色彩,要求戏剧发挥劝善惩恶、有补世道的社会作用,在王国维引进西方近代美学以扭转风气之前,这一倾向在明清戏剧美学家来说是少有例外的。然而毕竟还是出现了例外。徐复祚针对王世贞对于《拜月亭》“三短”的指责,提出了“主风情、弃风教”的戏剧功用说。  相似文献   

12.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以矛盾冲突为基础概括地再现生活,使观众通过自己的感受而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情绪感染,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在这一基本点上,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戏剧形成的社会条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民族心理不同,思维方式与审美观念不同等等,各种戏剧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并不一样。特色总是在相互比较中才能体现出来,没有比较,也就无所谓特色。说中国戏剧“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是因为它与外国戏剧有若干相异之处,特别是与西方戏剧有完全不同的风貌。然而,这绝不能单凭感觉,必须作认真分析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上)●李树凯20世纪初,话剧从西方传入中国,我国的戏剧开始从古典戏剧时代,发展到“废除歌唱而全用对话”的现代戏剧时代。在近百年中,中国现代戏剧经历了初创、发展和成熟的不同历史时期,并造就了一代伟大而杰出的现代戏剧家,郭沫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2 0年代 ,部分西方戏剧家在戏剧创新的探索中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戏剧中发现了许多符合其美学理想的因素 ,“东风西渐”激发了 2 0世纪西方戏剧改革的潮流 ,并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和”为中心 ,考察中西戏剧文学样式中诗体 /散体的不同侧重与发展 ,继而进一步考察二者在原始阶段对于“乐”这一戏剧要素的不同认识与表现 ,从而论证西方戏剧以“真”为其核心 ,而中国戏曲则以“美”为其环中 ,而这一区分也正是西方戏剧重文本、中国戏曲重表演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头儿>是荒诞派戏剧大师尤奈斯库的一部早期剧作,它较为突出地展现了荒诞派戏剧的基本艺术特征.在<头儿>中,人们欢呼雀跃地等待"头儿"的出现,而最终看到的却是一个"没有头"的"头儿".剧作家以此揭示20世纪中叶,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和强烈的虚无感.在这样的世界里,人存在的个性价值没有意义的,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关系是偶然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金圣叹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为例,通过和西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比较,概括了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的民族特色:金圣叹的戏剧叙事理论受到儒佛之学、史传文学和八股文的影响。金圣叹从作家创作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品内部结构的“势能”两方面剖析了戏剧发展的动力。金圣叹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独具个性的分析了戏剧的各种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琦 《文史哲》2023,(6):141-152+165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国剧运动意指1926年前后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闻一多等留美学生归国后开展的一场短暂的戏剧艺术实践。国剧运动派的“初心”是试图在中西跨文化视域中重新评估和定义中国旧剧的价值,以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再生产,这是一种建构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想象的过程,也是在“西强东弱”的国际格局中重建东-西方权力结构重要的探索性尝试。在理论上,国剧运动派力图融合中西方戏剧的“写实/写意”传统,建设具有“中国性”的民族戏剧,然而这种对于文化差异性的强调难免落入“自我东方化”的陷阱,也导致了“国剧”的民族性理念在其文化价值的论争中解构了自身。在实践中,由于国剧运动派对本土的文化环境缺乏深度考量,以及在“国剧”办学方针上的含混和剧本创作上的薄弱,导致国剧运动最终游离于中国社会“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流。然而,在百年后文化复兴成为主流叙事的今天,国剧运动对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想象与实践悖论,为我们如何集成和创新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也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格局中的中西方文化关系提供了更为深刻的意义维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话剧古已有之曹燕柳“话剧”一词是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于1928年首次提出的。话剧本应是“戏剧”,即西方所称的DRAMA,可在当时,以语言和动作技巧表现的戏剧为了和传统的歌舞程式化的戏剧———戏曲相区别,把以说话为主要形式特征的戏剧称之为话剧。从此,...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元代杂剧《秋胡戏妻》与西方荒诞剧《秃头歌女》中,均出现了“夫妻互不相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同为“陌生的夫妻”,他(她)们的结局又缘何大相径庭?本文即主要从戏剧类型、主题、表现手法、戏剧收场诸方面,对两部剧作作了粗略比较,藉以探究出两者之间的异同性及造成其异同性之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