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在Kyle型做市商市场中,假设知情交易者对私人信息的实现值存在认知偏差,研究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相互竞争及资产定价结果,并比较有认知偏差与无认知偏差时交易者策略行为和资产定价结果的差异。通过贝叶斯更新理论和投影定理求解模型,发现信息认知偏差在一定范围内,市场存在唯一完美贝叶斯均衡,且:(1)理性知情交易者仅基于其私人信息进行交易,非理性知情交易者既基于私人信息,还基于其与理性知情交易者的认知偏差进行交易;(2)理性知情交易者对共享信息的交易强度、期望交易量、期望收益均大于(小于)过度悲观(乐观)认知的非理性知情交易者;(3)过度悲观(乐观)的认知偏差下,市场流动性、资产价格发现效率小于(大于)无认知偏差下的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价格发现效率。同时,进一步探讨认知偏差与资产定价泡沫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的频繁发生,实业家和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泡沫生成、膨胀的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引入导致预期发生变化的三个影响因素(过度自信、资产缺乏弹性、流动性过剩),扩展了现有的噪声交易者(DSSW)模型,揭示由噪声交易者对资产价格预期发生变化而造成的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的生成及膨胀机理,分析得出:三个影响因素促使资产价格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生成及膨胀;并利用MATLAB软件对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膨胀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噪声交易者占比、非知情噪声交易者占比、过度自信影响因子、资产缺乏弹性影响因子、流动性过剩影响因子越大,非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速度越快、波动幅度越大,这对防止泡沫膨胀速度过快、过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股市参与程度低,投资者非理性以及股价暴涨暴跌的基本事实,本文在一个简单的定价模型中刻画了新投资者参与市场背后的注意力传染机制,发现投资者关注在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投资者的有限关注导致价格对信息反应不足,引起收益动量;另一方面,关注投资者通过注意力传染机制诱导无经验的正反馈交易者进入市场,导致收益反转。因此,注意力传染机制的引入合理地解释了股票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并存的事实,对于理解在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中投资者关注定价效应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理性泡沫的确定与生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揭示资产泡沫的生成机理,为泡沫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扩展噪声交易者(DSSW)模型,引入噪声交易者过度反应因素,确定由噪声交易者导致的资产非理性泡沫成分.分析认为资产非理性泡沫与噪声交易者的认识偏差和过度反应程度等因素有关,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噪声交易者的比例影响非理性泡沫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延迟信息的正反馈交易者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实  王磊  黄鹤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291-295
证券价格偏差往往会产生一种锚定效应或框定效应,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证券价格的判断,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这就会导致正反馈交易.正反馈交易是一种短期投机行为,正反馈交易者在资产价格上升的时候买入,在价格下降的时候卖出.这种短线投机现象将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正反馈交易者的行为特点和控制手段就有极强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可能导致正反馈交易产生的原因.在考虑了投资成本和信息到达率对套利者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后,本文建立了价格反应模型,从数量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正反馈交易者产生的原因及行为特点.最后就如何引导和控制短期投机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锬  齐中英  雷莹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268-274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交易者异质信念的商品期货市场仿真模型,在控制外部信息对市场影响的前提下,研究交易者异质信念的演化对市场价格产生的影响.采用Brenner的随机信念学习模型能够刻画个体交易者的学习、模仿行为,改以往所采用的遗传算法等借鉴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模型无法将宏观价格动态与个体行为相联系的不足.检验结果表明,仿真产生的期货价格时间序列具有高峰厚尾分布、波动聚集、长记忆性,与真实期货价格的统计特征一致的典型特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外部信息不是形成收益序列典型特征的原因,个体交易者通过学习发生的信念转换和交易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造成价格收益序列典型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O'Hara理性预期模型假设非知情交易者对市场交易价格信息存在完全学习行为,从而知情交易者概率对资产期望收益产生负向效应。本文放松这一假设,引入非知情交易者学习程度,在理性预期模型框架下,以新股发行市场为背景对理性预期模型进行了拓展,模型结论表明:非知情交易者对市场交易价格的学习行为影响了知情交易者概率与资产期望收益的关系;当市场非知情交易者存在学习行为时,随着非知情交易者的学习程度加深,知情交易者概率对资产期望收益产生负向影响。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通过羊群效应验证了市场上非知情交易者的学习行为,以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中小板上市的278家IPO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结论。本研究对已有实证研究中知情交易者概率对资产收益产生正或负效应这一矛盾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并基于此对询价制度改革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结论对知情交易者概率在资产定价中的适用性具有一定启示性,同时对非知情交易者的学习行为提出了一种实证检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8.
资产收益存在长期相关性是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提出一个交易者具有不同预期信念的资产定价模型,试图解释收益的尖峰胖尾、波动聚集以及长期记忆性等格式化特征,引入一种记忆机制解释长期记忆产生的原因.模型中交易者被分为基础交易者和图表交易者,他们对价格的均值和方差具有不同的信念,且根据交易策略的适应度来选择交易策略,交易者之间互动以及与做市商的相互作用驱动资产价格做非线性的运动.最后对模型数据进行R/S分析,并使用ARFIMA和FIGARCH模型拟合,确认了数据中长期记忆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性理性预期均衡的框架下,建立起非知情交易者异质信念下风险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关于风险资产的贝叶斯线性均衡价格函数,并基于此研究内幕交易者市场操纵行为,揭示操纵手法。研究结果表明非知情交易者的信念偏差对交易需求、均衡价格以及内幕交易者的操纵策略均有重大影响,而对市场深度没有影响。内幕交易者通过散布虚假消息使得非知情交易者成为虚假消息的跟随者可实现获利;内幕交易者在散布虚假消息时需要考虑非知情交易者的整体信念偏差;在线性均衡下,均衡价格与内幕交易者散布的虚假消息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Friedman等人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证券市场能够在长期消除非理性交易者。为了对这个观点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应用生灭过程研究非理性交易者和理性交易者共存的证券市场演化模型,用生灭过程刻画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在证券市场中增减变化的动态规律。结论表明非理性交易者即使平均而言是亏损的,他们也未必在证券市场中消失,非理性交易者在市场中的生存与消亡取决于其初始财富、其进入市场的速率以及其交易的盈亏情况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理性行为的羊群效应分析:一个简单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序贯交易的框架内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的非理性交易行为怎样引起交易者之间的羊群行为。研究结论表明:若证券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完全理性且风险中性,则市场上不会出现羊群交易行为;相反,即便在一维不确定性下,交易者的非理性交易行为可能引起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12.
非理性信息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新田  王健 《管理学报》2007,4(1):76-80
分析了证券市场上信息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与其羊群行为均衡之间的关系。首先建立信息交易者完全理性下的交易行为模型,并对羊群行为均衡做出定义;然后利用2个反映信息交易者非理性程度的参数将模型拓展,得到非理性信息交易者达到羊群行为均衡时2个参数的临界值。结论表明,若市场中的交易者完全理性,则不会发生羊群行为;若考虑其非理性因素,则可能引发羊群行为。并且随着市场中采取相同策略进行交易的人数增加,反映信息交易者非理性程度的2个参数的临界值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We model a dynamic, competitive market, where in every period, risk‐neutral traders trade a one‐period bond against an infinitely lived asset, with limited short‐selling of the long‐term asset. Traders lack structural knowledge and use different “incomplete theories,” all of which give statistically correct beliefs about next period's market price of the long‐term asset. The more theories there are in the market, the higher is the equilibrium price of the long‐term asset. Investors with more complete theories do not necessarily earn higher returns than those with less complete ones, who can earn above the risk‐free rate. We provide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 trader to earn above the risk‐free rate.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nalyzes models of securities markets with a single strategic informed trader and competitive market makers. In one version, uninformed trades arrive as a Brownian motion and market makers see only the order imbalance, as in Kyle (1985). In the other version, uninformed trades arrive as a Poisson process and market makers see individual trades. This is similar to the Glosten–Milgrom (1985) model, except that we allow the informed trader to optimize his times of trading. We show there is an equilibrium in the Glosten–Milgrom‐type model in which the informed trader plays a mixed strategy (a point process with stochastic intensity). In this equilibrium, informed and uninformed trades arrive probabilistically, as Glosten and Milgrom assume. We study a sequence of such markets in which uninformed trades become smaller and arrive more frequently, approximating a Brownian motion. We show that the equilibria of the Glosten–Milgrom model converge to the equilibrium of the Kyle model.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中国投资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前景理论建立具有有限理性的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实验的方法研究利好、利空信息在市场低迷、过渡和繁荣3个不同时期的作用情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低迷时期,由于流动性风险过大带来的交易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市场对利空信息的反应大于利好信息;在过渡时期,信息交易者成为调控市场的有效主体,市场对利好、利空信息的反应都是敏感的,利好信息使市场走向繁荣,利空信息使市场走向低迷;当市场处于繁荣时期,由于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的交互作用,导致利好信息不但会降低市场的稳定性,还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市场波动,而市场对利空信息的反应却不大.研究结果可对市场实施信息调控提供理论指导,以维护中国证券市场长期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一个纯流动市场交易动态策略模型。假设交易者按Poisson过程到达市场,交易者根据其私人估值及市场状态对限价指令的收益做预期,通过最大化其收益确定所提交指令的类型(限价指令或市价指令)。模型发现,虽然交易者到达市场的时间间隔相互独立,但交易持续期却受前一期的交易策略影响:买(卖)指令的提交将增加下一期卖(买)交易持续期的期望值,减小下一期买(卖)交易的持续期的期望值。因而,交易间的自相关性是依据最优交易策略所内生的性质,与知情交易无关。  相似文献   

17.
We develop an econometric methodology to infer the path of risk premia from a large unbalanced panel of individual stock returns. We estimate the time‐varying risk premia implied by conditional linear asset pricing models where the conditioning includes both instruments common to all assets and asset‐specific instruments. The estimator uses simple weighted two‐pass cross‐sectional regressions, and we show its consistency and asymptotic normality under increasing cross‐sectional and time series dimensions. We address consistent estimation of the asymptotic variance by hard thresholding, and testing for asset pricing restrictions induced by the no‐arbitrage assumption. We derive the restrictions given by a continuum of assets in a multi‐period economy under an approximate factor structure robust to asset repackag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returns for about ten thousand U.S. stocks from July 1964 to December 2009 shows that risk premia are large and volatile in crisis periods. They exhibit larg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rays from time‐invariant estimates, follow the macroeconomic cycles, and do not match risk premia estimates on standard sets of portfolios. The asset pricing restrictions are rejected for a conditional four‐factor model capturing market, size, value, and momentum effects.  相似文献   

18.
股票市场由大量具有不同的理性程度、行为偏好以及操作策略的异质类型交易者所构成的,这些交易者汇聚在一起相互作用,以自组织的方式涌现出诸多复杂的宏观金融市场现象。基于主体建模思想,从交易媒介、交易活动以及交易者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设定,构建模拟真实市场交易的人工股票市场元模型。其中交易者(Agent)按其行为偏好分为风险厌恶型、损失厌恶型、过度乐观型、保守型、过度乐观的损失厌恶型以及保守的损失厌恶型6类;交易策略则分为基础交易者、趋势交易者、零信息交易者和自适应型交易者4类。不同的行为偏好和交易策略自由组合形成代表性异质交易者,并在交易环境的约束下相互作用推动市场的演化。以我国沪深300指数实际数据为参照,采用AnyLogic系统环境下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赋值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股票市值和波动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且所有交易者的总财富值在无风险利率改变的条件下差别不大,这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零和游戏过程,有效市场假说在市场运行的宏观层面成立。而在微观层面,不同类型交易者的财富分布均值明显不同,说明交易者的操作策略和行为偏好直接决定了其财富状况。  相似文献   

19.
股指期货价格非线性均值回复特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ESTAR 模型对香港恒生指数期货933、9312、943 合约及S&P 500 指数期货933、9312、 943 合约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恒生指数期货933、9312 合约实际价格呈现非线性均值回 复,而其他各合约实际价格呈现线性均值回复. 结论:由于股票现货没有卖空机制使套利成本 较大,抑制了套利行为,导致期货合约实际价格呈现非线性. 在股票现货没有卖空机制的市场 条件下,单向套利的机会要比成熟的市场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