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伦理学原理〉批语》看青年毛泽东的理想人格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学原理〉批语》是体现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代表作。在《批语》中,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的理想人格,并阐明了实现这一理想人格所应遵循的原则,即个人主义原则与现实主义原则。青年毛泽东对理想人格的探索与追求虽有不成熟、不科学的地方,但在“五四”启蒙运动时期却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并为他日后伦理学、哲学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饱读了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儒家文化对青年毛泽东注重实践的现实主义观、励志精神、人格理想追求和知行观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并初步形成了早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青年毛泽东深受晚清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德业俱全的圣贤,并继承了其不盲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特色,及重实践、倡力行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精神时富,其中,他的人格财富是他精神财富宝库中的瑰宝。毛泽东的人格财富包括毛泽东人生价值追求的历程、主体人格结构和理想人格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于毛泽东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有关毛泽东伦理思想的论著颇丰。在青年时期,毛泽东的理想人格以“新民说”为代表。当他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其理想人格以“新人说”为代表。本文认为,由“新民说”到“新人说”的演变,是以救国救民为宗旨,是伦理观上的升华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宇宙真理”、“个人主义”和“真中国”这三个《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关键词语的分析和解释,初步弄清了这些概念形成的外部来源和内在理路,从而使其真确涵义获得比较通透的认定,由此可使读者领略到毛泽东青年时期思想的主脉是由宇宙观、人生观和国家社会观三者重叠交织而成的一个深层结构,其精微渊奥之处,实与中国文化主流中的“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相缘相接。“宇宙真理”是天地境界;“个人主义”是道德自律的伦理观;“真中国”包含一个立体的分层次的社会改造方案。三者都反映出青年毛泽东立足本源、重视基础的思想风格。  相似文献   

7.
理想人格是具有崇高道德的完美人格典范,是人们最高的行为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揭示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培育的具体要求。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具有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的时代意蕴,体现着追求真理、崇德向善、臻于至美的价值追求。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培育不会一蹴而就,要从整治和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完备的制度规范、增强道德化育功能、发挥青年自觉性等路径入手,进行有效塑造。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应该是对民族伦理精神的时代发掘与创造性继承。分析孔子的人格理想与现代化的结合点,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出发点。本文通过对孔子人格理想的核心“施仁行义”、“入世进取”的分析,提出了当代青少年的人格追求应体现的基本精神,即:宽厚仁爱的博大胸怀;义高于利的价值观念;自强刚健的入世精神;克己慎独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我国健康人格理论探索的先行者”的戴木才教授撰著的《毛泽东人格》一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毛泽东人格》一书,从“圣贤人格的光环———毛泽东人格与毛泽东现象”、“毛泽东人格的历史———文化渊源”、“毛泽东人格的成长”、“毛泽东人格的自我探索”、“毛泽东人格的精神宝藏”等五个方面对毛泽东人格进行了透视、分析、总结,用清新、流畅、优美的笔调将博大而精深、丰富而多彩的毛泽东人格的形成原因、过程、内容娓娓道来,使人手不释卷,掩卷而沉思。作者把毛泽东作为时代的象征人物,放在整个民族文化和中国社会历史中来…  相似文献   

10.
青年毛泽东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由潜流变为公开潮流的大变革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决定了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社会主义方向。深入了解青年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演进史就不难发现,实现人类“大同”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可以说,寻求实现“大同”世界的途径、方式和手段,不仅是推动青年毛泽东政治思想不断前进、不断升华的动因之一,而且也是他认同并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机制。研究青年毛泽东对“大同”理想的孜孜追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早期政治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从而深刻理解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传统儒家孜孜以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和谐的独特精神及其所设定的理想人格,正以它的历史超越性而广泛影响着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蕴含在传统儒家人格思想中的教育意涵是多方面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目标导向功能;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崇尚气节的爱国情操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义以取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厚德载物”的伦理思想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和谐;“慎独”精神不失为青年大学生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受杨昌济“自我实现主义”的影响,青年毛泽东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在青年毛泽东看来,“自我实现”即充分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量于最高,其具体内容包括身体、精砷、心性、意志力的发达,其实现途径是立志求真、修学储能、强健体魄和立足现实。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观具有解放个性的时代意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庄子以文学形式描绘其矢志不渝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历经“圣人”、“神人”、“真人”、“至人”等层次,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庄子哲学的出发点,针对庄子的理想人格进行深入分析和阐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湖湘士风与青年毛泽东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从17岁到27岁(1910-1920)的思想是起伏多变的,经其10年间的探索和历练,他的思想终于完成了质的跃迁。这种变化发展与近代湖湘士风的影响濡染密切相关。在儒学背景下形成的近代湖湘士风相继融合了洋务运动、留学风潮和苏俄红色革命所形成的多元开放的思想元素:传统士人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情怀里融进了“变法”制度的渴望;坐而论道的传统士风吸纳了异域近代西方文明成果而注重“知行合一”……这一切,成就了近代湖湘历史上士人社会群体行动的独特景观。青年毛泽东身在其中,思想不断发展演进:他从探究宇宙“大本大源”期望“圣贤救世”的客观唯心之说走向了“唯我”的“精神之个人主义”,进而走向“知行舍一”的“现实主义”和“实践至善”;严酷的现实斗争和异域苏俄革命的成功又使青年毛泽东抛弃了温和的改良主义思想,找到了“救世”的良方在于“暴力革命”,找到了“救世”的力量在于“民众联合”。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100周年诞辰。青年张闻天的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爱情婚姻理想是他人生奋斗的风帆;读书求学、文学活动、社会实践是青年张闻天为理想而奋斗的主要方式;“抱正定鹄、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是青年张闻天为理想而奋斗取得积极成果的主要经验。青年张闻天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相似文献   

16.
儒学道德精神基本价值观可概括为"合理群体主义",它是达到义精仁熟之高境地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它体现了不平等中的平等精神、诚正无私的爱心和对独立人格的颂扬。倡导合理群体主义,就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但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对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学术思想进行简单否定,也不是在实践中彻底拒绝个人主义的行为方式,因为个人主义包含着诸如追求个人幸福、平等和自由,个性发展与完善,人格独立的合理因素,这些都要予以肯定,使之成为合理群体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群体主义是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新文化新道德的基本点,也是人类文明与幸福、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界划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团结群众、提倡“公大于私”、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原则。毛泽东集体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具体实践共同作用的理论产物。毛泽东集体主义精神的实现路径具有多元性,他在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原则时尤为注重恰当处理多重矛盾之间的复杂关系。毛泽东集体主义精神在方法论和价值论层面实现了对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与中国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演变相一致,以批判旧道德为鹄的,早年的鲁迅就开始了“自由与人道”即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一致的道德理想追求。然而囿于进化论世界观的局限,鲁迅早期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两因素呈对立之势,表现为互相“消长起伏”:个人与社会、先觉者与国民大众的脱节乃至对立构成其特定的思想内涵。随着鲁迅逐渐确立科学的人性论和辨证的群已观念,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道德理想首先在“觉悟的智识者”——鲁迅的理想人格身上达到了内在统一,并进而将道德理想的追求与科学的社会理想(“平民的世界”)的实现相联系,从而将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想建筑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我们社会、我们人民共同追求的精神价值目标.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出发,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实践的历史轨迹与特点,这就是:革命时期的人格锻造、过渡时期的人格改造、建设初期的人格塑造、“文革”时期的人格挫折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格重建。  相似文献   

20.
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品格,一直就是先秦与古希腊哲学家所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本文从文化精神品格的内容、修养方法以及理想人格的生成上对先秦与古希腊的人生精神品格作出比较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尽善尽美”与“至真至善”的精神品格的内涵,以期使我们在两种不同文化品格的对比中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