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先秦时期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关系。从狭义的华夏文化(中原文化)来看,东夷族曾创造出比中原华夏文化先进的史前文化,并积极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形成;商朝以后,中原文化在吸收了东夷文化以及其它文化发达起来以后,开始反转过来给东夷文化以巨大的影响;西周时期,东夷人的光辉灿烂的史前文化逐渐被融合到齐鲁文化中去。从广义的华夏文化来看,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并列,属于组成华夏文化的一个子文化。  相似文献   

2.
吉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劳动和繁衍,“金牛山人”与北京人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吉林地区的土著氏族与从山东地区迁入的华胥裔族,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相当于中原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仰韶文化。古代“五大族团”形成后,吉林地区的氏族泛称“东北夷”(包含着土著、北狄、东夷及华夏氏族),又创造了相当于中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龙山文化。夏、商、周时期,吉林地区的民族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增多,华夏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乔秋、战国时期,吉林地区的民族迁徙和融合加快,经济、文化呈现出初步兴盛局面,燕国文化直接传播或影响了部分地区。吉林地区诸民放为中国先秦优秀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过去十几年里,各类旨在包含土著文化内涵和观点的融合教育方案,在加拿大公立学校教育体系中持续发展.在土著文化融合教育中,学生和家长是土著文化融合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教师是土著文化融合教育的践行者和榜样.学校与社区是土著文化融合教育有效实施的保障.加拿大的土著融合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以及发挥学校和社区作用方面,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区在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进化大体与黄河流域一致。中石器、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的华夏、蛮、西戎、东夷及北岭的诸多古越族或部落亦有不少徙入广西地区 ,和当地土著民族交错相居、融合 ,泛称为古越或蛮夷 ,此时期的广西与中原地区差距不大。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三代 ,广西地区经济、文化大大落后于中原。春秋时期 ,广西处于分散元君之原始部落或部落阶段。战国时期 ,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5.
关于东夷文化,自西周以来.有一个“落后论”的传统观念.这个传统观念.一直流传了长达三千年之久.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山东城子崖和两城镇龙山文化的发现.才引起人们对“落后沦”传统观念的怀疑.五十年代末.泰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对东夷文化的极大关注.此后不久,山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这一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完全证明了东夷文化是东夷族独立创造的、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具有独立系统、独具风格特点的灿烂文化.东夷人的史前文化并不比中原同期文化落后.且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的地位.光辉灿烂的东夷文化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6.
祝融、蚩尤、三苟为三个意义部分重合的兼容性种族概念:"祝融"为该部落集团及其首领最早称谓,"祝融"别称"蚩尤"则为祝融八姓支族东迁后与土著蚩尤部落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以后称谓,"三苗"为"祝融"与"蚩尤"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支族南迁后别称.  相似文献   

7.
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夷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发祥于山东半岛,与当时的中原华夏族、南方苗蛮族鼎足而立.东夷族曾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化,后来在夏、商王朝的镇压下人口锐减、文化退步.西周初期东夷文化并入了齐文化而再度辉煌.齐文化作为我国先秦文化的主流又引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进步.本文即探讨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8.
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与东夷间的文化融合是随着早商晚段以降,商夷联盟被双方间的战争打破,进而导致商人势力的东渐而实现的.商夷文化融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夷人商化.同时,这种文化的融合还只是呈点状分布.在据点之外的海岱广大地区,东夷文化势力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学的视角,考察了客家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方面的的层次结构.认为客家文化是一种融合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文化的文化混合体,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土著文化集中体现在物质层次,而在制度和精神层次则是以汉文化为核心.并且指出,厘清客家文化内部的这些层次结构,在当前客家学界对客家民系的民族归属、客家文化的文化属性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的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太公初封于齐,国小地狭,后世渐行开拓,至战国时期湣王灭宋后,齐国疆域遂臻于极盛.在此齐国版图最大时期的地域范围内,自夏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皆曾有诸多古国存在.这些古国的居民皆为东夷土著,而有国者族属不同、姓氏各异,炎帝后裔之姜姓及东夷姜姓、赢姓居多,后有周族姬姓,间有舜后妫姓及黄帝之后任姓等先圣后裔.这些古国最终都成为齐国的一部分,而各古国之文化因素则随之逐渐汇集融合,终成日后特色鲜明之齐文化.  相似文献   

11.
吴国的建国是中原政治文化向苏南地区移植的结果,土著文化亦起了一定作用。吴国建立后,虽然有脱离周王朝直接控制独立发展的长期历史,但是与周王朝长期相安无事,并不断从中原吸取文化营养,与本土文化融合,疆域渐扩,终至崛起,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心。吴国的建国,是中国早期国家发展中一种有特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东夷海洋文化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 ,东夷文化具有着厚重的海洋文化性质。首先 ,东夷人靠海用海 ,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 ,不仅大量食用 ,而且将贝等海物作为装饰品、货币以及铲、锄等工具。其次 ,东夷人的航海活动开拓了东北亚海上交往越渤海 ,抵辽东、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传统航线。同时 ,靠海用海和屡涉风涛 ,东夷人产生了人面鸟身的海神信仰和鸟与太阳通体崇拜的信仰习俗。然而 ,海洋文化发达的东夷部族与创造了南方海洋文化的百越部族相比 ,更早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随着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东夷海洋文化便在大陆型主体文化的笼罩和辐射之下 ,开始居于从属与边缘地位了。  相似文献   

13.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 ,尤其是西晋以后 ,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徙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 ,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 ,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从赣北方言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赣北文化中的三个层次:上古南方文化层、中古中原文化层、近代北方文化层。不同的文化层次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古南方文化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古中原文化层形成于唐宋时期,近代北方文化层则形成于元明清时期。三个层次同当地的土著文化叠置共存,融合发展为今天赣北文化多元一体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黄帝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蚩大战,并非仅是黄帝族与蚩尤族之战,乃是炎黄联盟与整个东夷族之间的大战,即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大碰撞大冲突。东夷族虽以兵败告终,但东夷族中有相当多的氏族后来归附、混同、融合于黄帝族中,两种风格殊异的文化亦随之大交流大融合,故而黄帝神话传说中便呈现出诸多东夷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客家乃汉民族一重要民系,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互动、融合而成的群体。他们徒居赣南后,除了守护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势吸收异族、异部落文化,形成自己丰富多彩、独具客家风情的文化形态。婚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本文拟就赣南客家婚俗予以详细表述,探析其社会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140多个民族的人们到此定居.因此,澳大利亚人口构成的多元化趋势使其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澳大利亚文化以土著黑人文化与早期的欧洲移民文化为中心,吸收来自近现代移民为代表的世界各地文化元素,形成了一种由诸多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即融合型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国家政权。元朝统治时期,中原传统的儒家法律思想受到以草原游牧文化为背景的蒙古法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蒙、汉两种法律文化相互激荡、融合,形成了元朝独具特色的二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汉族主体源于东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原始汉族融合过程中东夷在文化、语言、实力、空间、人口诸方面的优势 ,证明汉族的主体来源并非像传说的那样是炎黄族 ,而是东夷  相似文献   

20.
楚辞虽然是楚文化的产物,但它反映的却有东夷文化的空间观念。东夷族以东和西作为基本方位,楚辞作者在对空间方位加以调遣时,东和西也处于主导地位,抒情主人公基本是沿东西方向邀游.除此之外,楚辞是以东夷的空间方位作为神灵活动的背景,在列举四方的边缘时,沿用的是东夷文化的尺度.该文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成果,展示了上古三大文化系统空间观念的异同及其融合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