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范畴使用多了,就把它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熟知的常识来接受,而对“客观性”的含义及其表述,从不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及现行的大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均有权威性的阐释和论定。例如: 刘延勃等人主编的《哲学辞典》对“客观真理”的表述为:“指真理的客观性,是人的认识所正确反映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高清海主编的《文史哲百科辞典》关于“客观真理”的解释是:“表示真理性质的哲学概念,指其理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内容”。 于恩滋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讲》对“客观真理”的含义概括为:“一是指真理包含有不依赖人或人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3.
<正> 什么是“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及现行的大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均有阐释和论定。例如:刘延勃等人主编的《哲学辞典》中的表述为:“指真理的客观性,是人的认识所正确反映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高清海主编的《文史哲百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哲学史上客观性概念多层次含义的继承与批判,黑格尔将康德先验范畴转化成为经验性的概念.黑格尔的思辨概念是主客同一的,是有限的必然性.概念与经验不是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是直接统一的.概念从时间上看产生于经验,从逻辑上看决定于经验.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范畴所表征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一种本体论规定,这种规定就在于揭示“联系”的本质特征——客观性,即“联系”本质上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通常讲的“客观联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6.
一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以前,十七、十八世纪的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和法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虽然承认认识对象不依赖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而独立存在,并且主张事物的可知性;但是,他们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他们以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把握客观事物,不知道思想、认识是有矛盾发展的。黑格尔把这种观点称为“思想对于客观性的第一态度为一种素朴的态度”,他指责这种“态度”“尚没有意识到思想中的矛盾,和思想自身与自身的对立”,它“未能达到具体的同一性,而只是执着那抽象的同一性”,它用一些“非此即彼”或者片面范畴去规定具体事物。  相似文献   

7.
智性直观,是谢林早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它说成是谢林哲学的“工具”,是恰如其分的,因为正是凭着这个概念谢林得以将哲学说成是对绝对者的构造。并且,只要明确了智性直观是谢林哲学用以把握绝对者的工具,那么,谢林对这个概念所作的那些复杂的表述就都可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8.
追寻世界的本原,探索存在最普通的本质根据,是本体论哲学亘古悠远的永恒主题。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不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哲学家又都用同一个范畴来表述自己关于本体的思考,这个范畴就是实体。实体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基本链条,它把哲学史上所有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联贯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体恰恰构成了从古到今所有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之间最本质的内在联系。因此,用实体来指称这种思维方式应是顺理成章的。哲学最深刻的进步莫过于思维方式的变革,作为这种变革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实体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区别?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是技术的表现。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把技术的本质追溯到它的词源含义即艺术和诗,这也提示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本质不能仅从它的强大的数字计算功能来理解,它的工具性和人为性只不过是其本质的一种异化形态,而真正的本质是人类智能的“去蔽”(■)和“成己”(Ereignis)。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角度揭示了这种异化的必然性及其哲学人类学含义,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以及由此发生的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历史根据。这就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异化现象打开了一扇窗户,对人工智能的本质的追问也不再停留于海德格尔式的宗教神秘主义,而是进入了对人类起源的历史现象学分析。基于人的本质即“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和生命活动的统一,应将人工智能的本质理解为人的本质中意识和生命活动这两个环节在“人为性”中的统一。人的本质中意识和生命活动的对立和分离具有历史必然性,扬弃这种对立回到人性的完整性是人类不可放弃的永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 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唯物辩证法肯定范畴的理解往往流于偏狭。在不少教科书和论文中,肯定范畴仅仅是一个抽象和空洞的概念,除去把它表述为“事物存在维持自身的方面”或“保守的方面”之外,就不再有其它任何更具体的规定了(并且这种理解通常还是从五十年代苏联教科书中遗留下来的)。在今天看来,这个表述显然已经是不够了。本文将对唯物辩证法肯定范畴的真实规定作出一些新的探讨,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依据是层次性质不同的两个范畴,应该从学理上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石时而说成是“三大基石”,时而说成是“五大基石”,时而说成是“六大基石”,由于前后不统一,出入较大,给人以随意性之感。其中有的属于文学基本原理的层面,有的本身就是文学理论的内容,把它们都放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高度,容易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相混淆。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管理的界定和分类 “社会管理”这个概念对学术界说来虽不算陌生,但它的含义过去却很少有人探讨,以致产生很多歧义的理解:有的把它说成是对整个社会事务的管理,有的把它理解为是与工程技术管理领域相对应的社会工作管理领域,有的把它理解为在国家机构管理范围之外的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莫衷一是。我们认为,社会管理(主要指科学的社会管理)是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 陈白沙是我国广东古代首屈一指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当时是崭新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陈白沙哲学思想从来就是众说纷纭的争论问题,在生时已经是这样。因此,迫得他老人家临终时还要写了如下的诗句,为自己辩护:“学仙终被谤,学佛岂多修,弄艇江门月,闻歌碧玉楼。” 近代的哲学史研究者,大多沿袭了《明儒学案》的观点。把他说成是“心学”,从而进一步引申为“主观唯心主义”等等。这个从黄宗羲处拿来的看法,看来在解放前后,在国内外,似乎相当一致。 1958年,我使用了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新方法,对陈白沙的哲学进行了范畴体系性和完整性的研究,对白沙的哲学本体论观点提出了他是朴素唯物观点的新看法,写成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当中,无疑都有一个最高的审美范畴在统帅着整个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这个范畴是什么?过去我们都毫无疑问地把它归之于“美”,认为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艺术,它的最高审美范畴都是“美”。但是,我们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颇可怀疑的。我们说西方美学当中的最高审美范畴是美,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西方人确实非常重视这个“美”,他们对“美”的本质不倦地探讨了两千多年就是一个明证。但是在中国美学当中,在中国艺术审美活动当中,是不是也以“美”为其最高范畴呢?笔者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认为美学是…  相似文献   

15.
如何理解“实践”这一概念的含义,涉及到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特殊地位,这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中历来是认识一致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重新认识实践范畴,重新解释实践概念的内涵,从而把实践范畴从过去的一个认识论范畴扩展到社会历史生活领域,把它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拓宽和深化人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把实践抬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用实践范畴取代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物质范畴、存在范畴,并因此导出所谓“物质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疑问,进而否认客观实在的客观性,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本文将立足于目前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逐一驳斥“实  相似文献   

16.
美学范畴的系统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范畴论不仅仅是对个别范畴的考察,整理以及阐明其含义,而且还要将它们系统化,形成一个范畴体系。个别美学范畴只有处在美学范畴系统中才有可能规定并展现自己的内容。因此,美学范畴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美学范畴系统。 一、美学范畴系统化问题的历史追溯 范畴的系统化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在欧洲哲学传统中,范畴来自古希腊柏拉图对普遍性概念的考察。柏拉图在《智者》中提出的“最普遍的种”这一概念,在本体论上就是理型,是界说和评价事物的标准,其含义与范畴相同。后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从语言,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综合分析中,把柏拉图“最普遍的种”这个用语的含义精确地表述为“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范畴就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因此,范畴就是假设—对象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存在分为十类,即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证据的性质问题,我国法学界曾有长期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证据具有客观性,是否也具有主观性?或二者兼有,又以何者为主?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认识论这样的根本观点,又是确定证据概念的基本内容,必须对它作出明确的回答,因而有深入探讨之必要。笔者认为,首先了解一下我国法学界近几年来,对证据问题存在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探讨。我国法学界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 一、认为证据是不依人的主观认识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例如:“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首先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客观性的对策性 现在,随着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科学的发展,分析的、必然的、决定论的哲学方向已经衰微。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从分析到系统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这种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大大拓宽了科学的蕴涵,将可能性和主体性融入了自身。可以说,从古典自然科学到现代自然科学的革命飞跃关键就在于对客观性的理解。对于社会的运作和变化而言,如何理解客观性更显得举足轻重。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客观性,一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客观性,即自然客观性或“纯”客观性。其主要特点是,这种客观性“是不依赖于人且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客  相似文献   

19.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是与“真理”这个概念问题密切相关的,有些同志把他们自己所确定的真理概念作为“任何真理都没有阶级性”这一全称判断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里有必要先从什么是真理这个常识性问题谈起。我们认为,真理就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它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而不是物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历来把真理看作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是说它本身就是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只是说我们头脑里的正确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客观外界事物中反映过来的,而且是相对正确地反映了外界事物。我们必须弄清这  相似文献   

20.
有用性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中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基础性范畴。可是至今却甚少有人对它作过系统的考察。本文试就这个范畴的含义、分类、特性、演化和地位等略作辨析。一、有用性的含义和分类据《辞海》、《汉语大词典》和(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有用性(Utility)与效用同义。这里的‘审”是“存在”的意思,“用”是“功效、作用和影响”的意思,所以,“有用”是指“存在功效、作用和影响”。本质上它表示一种关系,一种“存在”,因而具有客观性。目前许多辞典都没有把有用和有利加以区别。其实,有利的对称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