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人帮”疯狂推行“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在教育上炮制臭名昭著的“两个估计”,还提出了一个以“斗走资派”为核心的反革命教育纲领,鼓吹学校只办“一个专业”,“就是同走资派作斗争的专业”;只培养一种人,“就是同走资派作斗争的先锋战士”,力图使学校变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严重地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个专业”、“一种人”的谬论,政治上极端反动,理论上荒谬绝伦,是“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在教育上的表现,必须彻底批判,肃清其流毒和影响。(一…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六年春,“四人邦”趁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和毛主席病重,加紧了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他们公然抛出了一个“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是‘走资派’”的反动政治纲领,残酷打击迫害革命老前辈,妄图为他们篡党窃国、复辟变天扫清障碍。在文艺方面,他们极力否定、歪曲、篡改毛主席的指示,拚命鼓吹“文艺黑线专政”论,疯狂炮制阴谋文艺,把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为了宣扬“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大搞影射史学,贩卖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虚构出一部所谓“儒法斗争史”,疯狂制造反革命舆论。他们的反动逻辑是:历史是儒法斗争的历史;儒法斗争史就是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儒家都是复辟派,法家都是反复辟派,以此影射攻击  相似文献   

4.
“隐含”浅议竹钧所谓“隐含”,指句子的一种语义解释。①“在‘他要求参加’和‘他要求放他走’里边,可以说‘参加,前边隐含着‘他’,‘放’前边隐含着‘别人’,但是不能说省略了‘他’和‘别人’,因为实际上这两个词不可能出现。”②这是吕叔湘先生对“隐含”这个...  相似文献   

5.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就包括听一个人的声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对记者说,“根据一个人说话声音的变化,是可以大致判断疾病的部位以及病症的寒热虚实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是一门描述性的科学,语言学家关心的是把说话人实际上说的话加以描述和解释,而不是各种权威认为的他们应该说什么。这就是说语言学家一般不会说某种语言是‘优秀的’或‘规范的’,而另一种语言是‘糟糕的’或‘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总第四期《报刊病句选析》一文,总的来说对读者是颇有教益的,但对其中一个例句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那个例句是:“他们的嘴就是法律,随心所欲,在教育战线为非作歹,干尽坏事.”(《人民教育》1978年第一期)作者说:“这句话主语应为‘他们’,原句的主语却成了‘嘴’,后半句成了‘嘴’“为非作歹”,‘嘴’‘干尽坏事’,显然是不通的.多了一个‘的’字,致使应该作为原句主语的‘他们’成了定语.原句应去掉‘的’字,让‘他们’作主语.”这样分析是不能令人接受的.汉语的使用原则是经济好懂.这种句式比较简练,给人有一气呵成的感觉,而且读者一看就明白,我们就应该大齐“绿灯”.吕叔湘、朱德熙两同志合著的《语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中的“可以”,有同志认为“‘以’在这里成为难点,一是由于‘可’和‘以’连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混同起来,二是由于‘以’字后边有省略成分,不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信口讲为‘学习不可以停止’,和文义是不符的.”“‘学不可以巳’中的‘可以’,‘可’可译为‘可以’;‘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以’字后边省略了‘之’字,这个‘之’字,可指代‘任何情况’或‘任何缘故’等。全句可译为‘学习不可以因为任何缘故而停止。’”  相似文献   

9.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向语法学家们请教:“‘语法’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的会说:“‘语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语法本身,一个指语法书。比方说,‘你这话不合语法’,这是指语法本身。又如说,‘这是一本语法’,这是指讲语法的书。”也有的说:“人们有时侯用‘语法’这个名称代表语言的语法构造本身,有时候又用它代表语法学,因此有必要分清这两个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语法”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指语言的“语法规律本身”,它“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二指语法学,它  相似文献   

11.
“可以”在上古汉语中,都是两个词的结合,还是其中一部分已凝固成为一个复音词?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的‘以为’和‘可以’并不等于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现代汉语的‘以为’和‘可以’都是双音词(单词);上古的‘以为’和‘可以’都应该了解为两个词的结合,而‘以’字后面还省略了一个宾语。”并且认为:“汉代以后,‘以为’和‘可以’才逐渐凝固成为复音词。”于此,王力先生特别引用了《史记·袁盎列传》“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一例为证。杨树达先生在《高等国文法》“助动词”一节的“可”字条下,《词诠》的“可”字条下,均引《史记·袁盎列传》“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为例证,来说明“可”的意义,都未涉及“可以”。据此,可以认为,杨树达先生对《史记》中的复音词“可以”,乃至整个汉代的著作中的复音词“可以”,都是作为两个词去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何……为”句中的“为”是句尾语气词,还是其他别的什么词?这历来是有争议的。吕叔湘先生在《笔记文选读》一书中注释“何以车为?”②一句时说:“‘何为’等于‘做什么’,照文言的习惯,拆在两处。同样的句法如‘何以家为?’、‘丈夫死耳,何以泣为?”王力先生在分析这件句子结构时,则说得更为清楚,他认为:“这件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同,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问如”奚’、‘恶’、‘安’等来替换。”“最近,朱运…  相似文献   

13.
一位朋友准备在沈阳开一家美食城,一段时间以来,他四处取经,不久前,他约我同去盘锦,据说那 有一家“桃源新村”值得拜访。出发前,我向几个盘锦人打听了一下这家“桃源新村”,他们升口同声:“桃源新村呀?到了盘锦,你打听谁谁都知道。”这天我们趋车前往盘锦,好信儿地在盘锦街头打听了几位当地人: “请问您知道‘桃源新村’吗?” “你问的是哪个‘桃源新村’呀?” “噢?有几家‘桃源新村’啊?” “你们是外地人吧?‘桃源新村’有好几家呢!在盘锦有谁不知道许老板的“桃源新村”! “我们要去总部。” “你们这么走……” 热心的盘锦人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一路下来我们又打听了一些人,真是问谁谁知道。 说句不谦虚的话,上至五星级酒店下至乡村野店,我去过的饭店太多了,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几家呢?对这家路人皆知的“桃源新村”不免有些不服气。  相似文献   

14.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打着坚持重点论的旗号疯狂反对辩证法的两点论,谁讲到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他们马上就把列宁在批判布哈林时指出的“‘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就是布哈林在理论上的立场。这就是折衷主义”这段话用来给你“画像”,说你是继承了布哈林的衣钵,是“站  相似文献   

15.
“会”和“能”用作能愿动词时,在用法上有何异同?《现代汉语词典》在“能”字条目下,要人们注意a、b、c三点,对“会”和“能”的用法异同作了说明。其中a、c两点中的一些说法不能使人信服,现提出来商讨。“能”字条的注意a指出:“‘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如: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如: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如: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字。”联系语言实际,我们就不难发现,“小弟弟会走路了”的“会”完全可以换用为“能”,  相似文献   

16.
人是教育的核心。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为‘人’。回到人!回到人!只有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可以说,小原国芳这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只有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还原教育的真实面貌。因此,回归主体既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在线性序列“数词‘一’+动词‘面’和“数词‘一’+量词‘面’”的共同作用下,宋代产生了副词“一面”,相当于“径直、直接”;后来演变出时间副词,相当于“立即、马上”。由于两者与时间范畴都有关,语义上出现了交叉。随着“立即”、“马上”的出现,时间副词“一面”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指出:“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这伙由新老反革命结成的黑帮,在其阴谋篡党夺权的罪恶活动中,操纵为“帮”所用的舆论工具,连篇累牍地炮制反动文章,宣扬他们那个“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大施用笔杀人的惯伎。他们大肆叫嚣“走资派”是“一层人”,党内出现了个“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9.
潘建东  蔡轶 《金陵瞭望》2007,(17):47-48
“南京市新街口商圈自2003年以来,在平安创建工作中连续实现‘四个未发生’、‘两个零记录’实属不易,他们的经验对全省商贸区平安创建工作有很大借鉴价值,请省综治办及南京市认真总结推厂。”8月6日,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对新街口商圈平安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说“诗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提起“诗眼”、“词眼”就会使人想起那些几经锤炼,在诗、词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字眼。这是不错的。但如果我们进一步作些考察,就会发现这样的理解还是不够全面的。“诗眼”、“词眼”这些概念的出现,并不太早。一般只能追溯到宋、元。如有人曾指出:“‘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虽然‘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