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凤同源考     
考古中玉龙和玉凤共出的现象,以红山文化为最早。对于探求五帝时代各原始部族问的关系而言,这种现象当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崇拜龙的原始部族与崇拜凤的原始部族曾生活于共同的地域空间,二者曾经结成过婚姻联盟。龙凤文化经过几千年的衍变,沉淀于今人的意识中则表现为龙指男性,风指女性,龙凤结合成为典型的异性恋象征。实际上,这是人们在潜意识里对于上古龙部族与凤部族间联姻的纪念。  相似文献   

2.
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是古代浪漫派文人的早期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神灵形象,创作方法上也继承了原始神话的传统。由于地域、部族的差异,上古各文化系统的入神关系不尽相同,神灵品格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地域、部族文化的角度研究楚辞所表现的人神关系和神灵品格,会从东夷文化那里找到楚辞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3.
从民族志与文学融合的视野看,转型期汉族作家跨族文学是以汉族作家的跨地域行走、跨族群交往、跨文化体验为前提,以少数族群的历史、现实及地方性知识为描述对象的文化书写。它记录了不同地域少数族群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保存了某些即将陨落和消失的部族文化传统,部分真实地描摹和还原了转型期民族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变迁,从而成为一种考量民族文化保存和变异的活态文本,具有当代民族志的性质和意义。汉族作家跨族文学体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和文化内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推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和民族文化新格局的创建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地域性文化体系是高位与低位、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和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具体到包括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具体落实到包括体现岭南特色。岭南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文化载体和实践形式;通过与岭南文化结合可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民众基础;岭南文化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富、鲜活的养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岭南文化整合引领,使之超越地域和历史局限,成为适应新的历史要求和人民需要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民族学材料对于我们研究艺术起源具有参考价值,但它只能作为类比材料而不能作为实证材料。因为现代原始部族和作为文明人祖先的原始初民,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智力程度上,还是在文化选择、发展过程方面都有明显的、甚至可能是本质性的差别,两者不论在艺术还是文化方面都是根本不同的。因此,用现代原始部族文化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文化,用现代原始部族艺术去推测现代文明人的原始艺术,缺乏充分的逻辑根据。  相似文献   

6.
试论明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并定居下来,从而使云南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分布发生了改变,同时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7.
多彩多姿的澳洲土著艺术与土地有着密切的关联。歌舞、绘画、雕刻和人体装饰艺术主要表现为对祖先的追忆。土著人相信,土地是祖先的赐予,这里面寄托着祖先的精神。而武器上的雕刻图案往往被解释成此部落地域地貌特征的暗示。树木巨雕,除去用作墓葬标志外,还表示土地所有者。土著艺术的基本形式是象征,只有掌握了这个部族神话的“内情”,其象征意义就会简单地破译。  相似文献   

8.
秦汉以前,“夜郎文化”还是一个自我封闭性极强的,以苗、布依民族文化为其核心的“土著”文化。自秦汉以后,由于历代中央政府多次对贵州进行大规模的移民,这样,“夜郎文化”就不得不与移民们所带来的各种类型的移民文化进行交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中,云贵高原上由夜郎“土著”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终被打破。在长期反复而又激烈的“同化”与被“同化”的冲突中,贵州文化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形形色色的移民文化和贵州本地区“土著”文化并存的多元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岭南文化的特点分析广东南拳产生的原因,以揭示岭南文化与广东南拳技术风格之间的本源关系。研究认为: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环境、地域人种体态特征是形成广东南拳技术风格的基础,而岭南文化的务实性、兼容性和海洋文化的开放、开拓性也是造就广东南拳技术特点和风格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夏的起源及其与东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证夏和东夷的关系,从图腾崇拜的角度,揭示夏人源自北狄部族,夏文化应到山东龙山文化和与之相邻的红山文化中去寻找,本文并以考古文化遗址中的原始宗教遗迹为线索,认为二里头文化是苗蛮部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秦汉时期的民族政策看我国土司制度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在统一的领土内的某些地区,即主要是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处,采取一些有别于汉族地区的措施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央王朝对归附的各少数民族或部族首领假以爵禄,宠之名号,使之仍按旧俗管理其原辖地区,即通过土著首领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相似文献   

12.
由红线女开宗立派的红派艺术,是现代粤剧的主要流派之一,能够反映上一世纪粤剧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成就。红派艺术带有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这特色的形成,与他的文化承传、家庭熏染、故乡情结、文化交往等都分不开。她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和人文地理学理论,考察佛山文化在广府以及岭南文化中的地位,可以看出佛山乃岭南的衣冠之薮、文献之邦、风情之乡、辐辏之地,居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位。佛山文化之兴盛,取决于佛山地域环境、地理交通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宝砚庄》以西江流域的一个村庄为中心,塑造了大量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人物,展示了大量肇庆地区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民俗特色和文化意蕴,其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方面,为我们探讨地域文化向地域文学的诗学转化提供了可供研究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闽越族是生活在福建地区的古老民族,其活动的地域除了福建全境外还包括今天的浙南、赣东北和粤东等地区,以闽江流域为中心。作为族称,闽越族形成于商周时期,东周以来,闽地部落和南迁的越裔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福建地域最具代表性的先民--闽越族,族群的文化鼎盛则是出现在秦汉之际建立的闽越国时期。“闽越”一词的发展历经了从“部族”到“地域”再到“国号”的递变。  相似文献   

16.
代戎族源考     
代戎是东周时期活动于中国北方的重要部族,其族属与渊源众说纷纭。认为代戎为商王朝同姓封国或为北戎、西戎、追族等说法均与史实不合。代戎是一些白狄族从山陕北部东迁到达代地后经过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当地土著人群的融合,而整合形成的一个新的部族。简言之,代戎为白狄别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活动于今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主要有两个部族,即句吴和于越。根据历史记载与考古发掘的资料,可以大体明确,这两个部族,实际上是同一原始部族的两个分支。他们在历史渊源、地理分布、文化传统等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只是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上的某些不同,才在蕃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若干并不悬殊的差异,最后形成春秋时代的句吴和于越。在有正式历史记载以前,考古发掘的资料,已经为这两个越人部族在地理分布和文化渊源上的共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根据目前已经获得的考古发掘的成果,这个地区发现的最早新石器遗址是余姚的河姆渡文化,据C~(14)测定,距今约在7000—6000年之  相似文献   

18.
从东北地域文化和文化交流方式的解读入手,阐述了东北社会文化环境引发的两种民居文化交流方式:中原居住文化的移植和居住文化的相互借鉴,指出了地理关联影响下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建造差异。概述了东北地域环境中最能造就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特色的三个方面:地理气候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内部差异,并以此为线索,分析了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研究的特殊性和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湘西文化源流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作为中部地区的五溪蛮地和土家、苗、侗、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之地, 文化呈多元一体之格局。湘西文化作为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楚巫文化的活化石, 是以土著文化为潜流,以楚文化为主流, 以巴文化为干流, 以汉文化为显流的多元一体之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经济主动与文化的"亲密接触",加上之前全国古籍整理以及新地方志的编纂,全国掀起了地方文化研究热,广东此时也应势提出"岭南文化"概念。岭南文化源于南越建国,以广东为基础,发展到广西、海南等原广东地域的省份,影响力更包括了港澳、东南亚和海外其他国家地区。它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及"客家文化"三大分支。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