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自治条例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简炼地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法规的异同,说明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我国法制体系中的自治法规,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的自治条例同其他法律一样,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在内,都必须遵守,且有保障实施的责任。同时指出,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也不得与它相抵触。这样就十分明确地确定了自治条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自治条例在某一个特定的自治地方具有唯一性,一旦制定后,除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修改外,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更多体现在单行条例的制定和修改,以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执行上.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按法定程序制定的调整本自治地方某方面事务的单项自治法规.本文对单行条例的基本范畴与变通规定、单行条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单行条例规范化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变通或补充规定与单行条例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中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是不是独立于单行条例之外的一种法律形式 ,在我国立法理论上一直存在着认识分歧。对此 ,笔者认为变通规定或者补充规定与单行条例之间有着不同法律依据、相互区别的立法程序和相互独立的法律地位 ,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主要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它们是地方性法规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米,地方性法规逐渐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但其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法规却是一个被淡忘的角落。笔者意欲在两者的结合部作一探讨。一、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狭义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它们虽然在书本上有定义,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尚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完备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立法是有效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的核心是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补充规定及变通规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抽象原则和规则进行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切实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自治权的充分行使。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性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方政权必须研究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研究地方性法规不能不研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凡三十余年,目前,全国共有140个民族自治地方,只是近年来才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几个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完成了立法程序,单行条例亦为数甚少。可见,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还是法学、政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必然王国。本文着重就如何制定好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依法制定的专门涉及某领域的单行法规,属于自治法规的一种.单行条例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其立法时应当着力凸显"地方性知识",在立法时通过博弈的手段,实现地方性知识的法制化是单行条例在立法中成长的重要进路,这一进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属于通过有限创新达成的文化涵化.  相似文献   

8.
单行条例在自治立法中颇具规模,但仍存理论和实践歧议。需要准确界定单行条例的概念和特点,推动单行条例的科学化。结合自治县单行条例(草案)中涉及的专门术语、可操作性、法律的一致性、准确性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单行条例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特殊行为规则的总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它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指示、命令、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决定、决议等规范性文件。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凡调整同一种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依法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同时也是立法上的新探索。城 管单行条例在立法定位上以“小城管”立法为宜,即围绕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来展开。在立法功能上,城管条例旨在承接上位法, 合理进行细化、补充、变通。城管单行条例发挥立法变通权,设立行政处罚,不仅具有法律依据,同时符合法理和立法目的。同 时,条例的实施依赖具有正式编制和执法资格的城管执法人员,民族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缓解“执法人员荒”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论自治条例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全面调整自治事务的总章程。民族区域自治法公布实施以来,围绕自治条例性质的评论和争议一直没有中断,这也是制约和影响五大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自治条例的性质,认为自治条例具有法规性和法律性,是法规性与法律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经济自治权的实质是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的划分,是国家经济利益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经济自治权的基本精神是加快经济发展。民族自治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敢于和善于依法不失时机地请求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敢于和善于依法行使"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自治权;敢于和善于依法制定"变通规定"或"补充规定";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经济自治权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自治区自治条例等应尽快颁布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治条例之所以难出台,关键在于“报批难”。此外,“定稿难”和自治区制定自治条例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影响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难的原因。因此,将行政化的分权模式设为立法化的分权模式,建立利益沟通的制度平台以及权限争议解决机制来协调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缓解报批难,同时设立全国性的自治区自治条例制定协调指导委员会,以推动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当下法学界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民间法具有"乡土性"、"依附性"及"弥补性"特征.然而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民间规则是通过私人自主博弈而实现的最优产权安排,只是由于存在交易成本而妨碍了利害关系人自主博弈的效果,国家立法的有限度地干预才成为必要.因此,依赖于利害关系人自主博弈和自我实施的民间规则,才是产权安排的理想状态,是整个社会规则的根本基础.国家法不应介入低交易成本条件下的私人自主博弈,在高交易成本条件下不可替代利害关系人自主博弈,并应避免公共选择对集体选择的替代和排挤.  相似文献   

15.
自治条例是贯彻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环节,但因我国民族立法工作发展相对滞后,自治条例在制定和实施过 程中仍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现状有关,也与各级自治机关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相关 法律的认知程度有关。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为例,运用文本分析研究法,探 析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建议。旨在充实我国自治条例研究内容,完善自治州法律制度体系,更好发 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的重要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具体性的特点。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需求日益旺盛。结合广西自治县单行条例的立法现状,分析问题及成因,并 提出立法完善的建议,有助于广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既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事务的主要标志。但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实现还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内容不健全、法律实效不强、法律结构不合理、法律体系内部不协调等问题。新时期要真正实现民族地方自治权,首先要形成民族地方自治权的法意识,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准用性规则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一些法律条文援引的法律对相关问题虽然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与《宪法》第115条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条规定的“使自治机关有大于一般地方的自主权”的原则存在冲突,致使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失去了相关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二是一些法律条文援引的法律或其他国家规定并没有对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使得有关国家机关的职责履行缺乏有效的规则约束。为此,应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准用性规则进行修改,明确指出所援 引的法律或其他规定的具体名称或内容,为立法者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引,以更好地维护法制的统一。同时,应对《土地管 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冲突的法律规定进行修改,以切实保障自治机关在自然资源 开发、金融管理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有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五个重要问题,即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涵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性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法律地位、自治法规制定主体的系属、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重点选择。在此基础上着重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具体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一种治国活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原创立法与地方立法、一般立法与特殊立法的统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只能在本辖区内有效;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以自治法规的制定权,实行经济立法和文化立法并重,既是民族自治地方完善立法体制的需要,也是民族自治地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宪法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共27项,其中有两项变通权:一是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变通;二是对政策的变通。这两项变通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自治机关正确行使这两项变通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