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天地》2006,(8)
山东济南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目前已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登记表120余万份。重修已进入整  相似文献   

2.
乾隆《重修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谱》是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族对万历《重修济阳江氏族谱》的续修。该谱中存在明显的"溢真"现象,反映出宗族与社会的变迁情况,凸显了徽州家谱修撰的丰富理念。这些理念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或来自官方政策的影响,或来自统宗收族的需要。江氏续谱时对宗族叙事的重构并非个案,因此在使用家谱资料时,尤其要注意资料可信度的考订。  相似文献   

3.
自从一九三五年在云南发现玉溪郑氏收藏的《郑和家谱》以来,到目前为止,前后总共发现了五部有关郑和的家乘谱牒,这就是李士厚同志一九三七年出版的《郑和家谱考释》一书中的《马公墓志铭、郑氏世系家谱》,一九八三年李士厚同志先后在北京和云南收集到的《郑氏家谱首序》、《赛氏总  相似文献   

4.
玲娟 《今日南国》2007,(11):67-68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家谱总目》,经过长达7年的编纂,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中国家谱总目》揭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路线图”。据《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介绍。这是第一部全面收集海内外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也是有史以来最齐备的中国家谱目录。有了这个目录之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5.
伟大航海家郑和的乡里家世,《明史》本传记载简略,七十二年前袁嘉谷先生发现并考证了昆阳的郑和父马哈只墓碑,四十七年前李鸿祥将军发现了云南玉溪的《郑和家谱》,袁先生命士厚作了考释,才了解郑和是云南昆阳的回族马氏,父,祖都朝觐过麦加,称为哈只。曾祖名拜颜。1983年、1984年两年,我先后发现了南京的《郑氏家谱首序》及云南巍山的《赛典赤家谱》。《首序》将郑和的家世由郑和的曾祖拜颜上溯到十一世祖、西域布哈刺国国王所非尔,《家谱》更上溯到三十七世祖阿拉伯的伊斯兰教领袖穆罕默德。我对这两本新发现的谱牒,已经先后写了《南京郑氏家藏·北京民族文化宫新发现郑和家谱首序》及《从新发现的赛典赤家谱中进一步探讨郑和的家世源流》两篇文章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6.
由日本人资助编纂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互为补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本书并没有最后完成,且存在很多疏舛。当前,傅璇琮、赵昌平先生正召集国内目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意图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工作。我们即以旧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集》类为例,说明其优缺点,以对正在进行的新编工作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夕,我在家整理家藏家谱,在《洪溪施氏宗谱》上,发现了一幅朱熹晚年题书的大字《家宝》手迹。"家宝"者,传家之宝也,足见朱熹对于家谱文化的推崇备至。该幅朱熹遗墨,与近年发现的其他朱熹手迹进行比照分析,真迹无疑。该书法道劲有力,气势磅礴,堪称书法精品,极其珍贵,对于研究朱熹生平、思想及其书法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永世珍藏。我是一名"家谱迷",痴迷于寻根问祖与家谱研究已经20余年,收藏的家谱数以千计。为了实现我的中国家谱复兴梦想,更好地研究家谱与宣传姓氏文化,近年,我在京城还发起成立了一家公  相似文献   

8.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略彭明哲《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续目提要》),是1925年日本“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利用日本退还我国的“庚子赔款”,由其所属“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邀请我国部分著名学者,耗时十余年,仿照乾隆时《四库全书总目》,纂修...  相似文献   

9.
关于郑和身世族系的研究考证,前人已有推论,但佐证依据各异,笔者依据《回族典藏全书》收录的《赛典赤家谱》、《郑和家谱考释》对郑和先祖后裔及家族谱系、姓氏来历等进行了考证性研究总结,揭示了这两部家谱其中的隐情与内幕,与前辈研究可谓殊途同归,为今人关注郑和身世及其家族世系提供了又一条方便可及的新途径;同时,概要叙述了郑和先祖"咸阳王"赛典赤及其族人对中华民族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整理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家谱的整理和发掘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十年动乱当中,家谱遭到大规模的毁坏。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精神和具体要求,我们着手将我院图书馆馆藏的建国前刻印或手抄本家谱进行编辑,对原书的书名、纂修者、版本、卷册  相似文献   

11.
胡剑明 《金陵瞭望》2009,(15):30-31
据悉,石老珍藏的家谱记载了2700多年来石氏的家族变迁,比曲阜孔氏家谱记载的还要长20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家谱。  相似文献   

12.
马依泽家族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应天历》为主要成果,马依泽家族来华后名流辈出;《马氏宗谱》历史悠久,记载完整,版本稀有珍贵,具有弥补正史之作用,并富含多重历史文献与学术价值,是研究回族、伊斯兰民族人口形成、迁徙、繁衍发展以及与中华汉文化融合交汇不可或缺的珍贵古籍谱牒文献。《回族典藏全书》收录了12部10个回回大家族谱系书目,其中《赛典赤家谱》《马氏宗谱》等更是家谱奇葩。  相似文献   

13.
台湾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收录清吴玉树《诗小学》提要,此书著者实为吴树声,《云南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均收录。《清史列传》有吴树声传。吴氏精于音韵训诂之学,于经史子集均有著述。吴玉树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14.
程敏政是明代徽州著名学者。他编写了规模宏大的《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撰写了大量的谱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会通谱的认识,对家谱体例创新的思考,在家谱考辨方面他也颇有建树,对家谱功能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对家谱的理性思考。总之,程敏政的修谱活动在徽州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中国出版者协会、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组建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并邀请启功、饶宗颐、程千帆、杨明照、任继愈、李学勤等20余位著名学者为学术顾问,正式开始《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编委会与学术界、图书馆界紧密结合,历经8年,于2001年完成全书精装1800巨册的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既补辑清朝乾隆以前有价值而为《四库全书》所未收的著作,更系统选辑清中期以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各类代表性著作,共收书5 213种,为《四库全书》所收量的一倍半。出版  相似文献   

16.
今本《元朝秘史》刊刻于明初洪武年间,而它的史源则是蒙古帝国时期开始陆续修纂的内廷秘籍,《元史》上称之为《脱卜赤颜》、《蒙古脱卜赤颜》等。以往的《元朝秘史》文献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今本的研究上,对《脱卜赤颜》的纂写、流传颇有忽略。本文梳理了元代学者汉文著述中的相关记载,并参核藏文著述,考述《脱卜赤颜》与国史、实录之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脱卜赤颜》并非有一种定本,元廷在续修该书时对原文颇有修改,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抄本,罗藏丹津所持抄本仅是其中的一种,蔡巴·贡嘎多杰所见《脱卜赤颜》,则是经过修订、续修的另一种抄本。  相似文献   

17.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史部共收书籍1 106种,《四库全书》史部收书共2 102种,其中存目1 540种,列入正编的只有562种,《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没有存目,实际收书较《四库全书》史部多出近一倍。《四库全书》史部分为15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本书史部取消了载记和史钞,从目录类中分出了金石类,共分14类,且排序也与《四库全书》史部有所不同:正史、别史、编年、纪事本末、杂史、史评、诏令奏议、传记、  相似文献   

18.
从诸多典籍记载和地下出土的简牍材料所反映的情况看 ,《寻根》杂志 1999年第 6期所发刘积孝《湖南南塘刘氏源自中山刘氏》一文 ,在论证过程和结论中都明显存在着主观臆断的成分 ;从而进一步证明针对家谱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中 ,加强对家谱材料的鉴别和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徽州家谱作为记载徽州宗族主要历史的著作,有着自己的一套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索编修者在家谱编纂过程中对编修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可以看出清代徽州家谱在体例继承与创新、编修材料考证与甄选、体裁多样的文献辑录、家谱功能宣扬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绩溪城西周氏宗谱》的编修秉承了前代的编修理论与方法,并有所发展。深入探究清代徽州家谱的编修特色与具体内容,对研究清代徽州基层乡土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浒》作者施耐庵是何方人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施氏家谱、墓志、民间传说、遗诗轶文、历史资料、地方史志等方面分析论证,《水浒》作者当为白驹施耐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