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整个九十年代的中心任务就是实施第二战略,即加速小康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到本世纪末要实现小康目标,农村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落后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又居全国城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保证
1.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小康建设的内在要求.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包括精神方面的需要,这是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哪怕是在原始社会,人们在获取食物之后,也会三五成群地翩翩起舞,或敲击石块,呀呀呼叫,以取其乐.一般而言,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越发展,精神生活所占比重越高.在尚未解决温饱的情况下,人们的需求偏重于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所占比重极小.而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在生活消费中,精神生活所占比重在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比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比较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精神生活消费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是党中央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地处边远、贫穷落后的青海省农村能否与全国一起如期达到小康的目标,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我省农村小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测算,“八五”期末,贵州农村小康建设程度仅为8.1%,1996年上升到38.4%.目前,不少地、州、市、县正在选择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开展建设小康村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5日至16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大学联合在东阳市花园村召开了“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 ,探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与对策。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还是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及农村教育,都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而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康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民族地区农村小康更是农村全面小康的锁喉之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在进程上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又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目标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统一、政策倾斜与自我发展的统一以及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贵州人口的 80 %在农村 ,因此 ,贵州社会的稳定有赖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只有在农村实施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真正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可靠的社会安全体系。全面了解贵州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现状和特点 ,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和分析 ,从而提出贵州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将对贵州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言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13-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农村小康建设。实现农村小康诚然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但作为农民条件的内在素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农民内在素质的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变” ,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选择。因此 ,应采取措施 ,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小康是介于温饱与现代化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既是一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为现代化建设打基础、音后劲的一个新起点。能否顺利实现从小康到现代化的跨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起步。因此,小康阶段是决定未来现代化命运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和其他省一样,目前正处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冲刺阶段。从福建的实践看,把握好小康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加快实现从小康到富强、从初步现代化到基本现代化的跳跃,是十分必要的。一、福建农村小康建设的内涵在实践中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如何从青海的实际出发,贯彻好十六大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建设小康的目标任务,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十三年来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启示 回顾“八五”以来我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必须实现农村的小康 ,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 ,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步伐 ,实现农业人口向更高的文明形态转型 ,最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大力发展。本文从新疆农村教育发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制约与促进的角度 ,分析了新疆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建设我国全面的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面临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口过多、农民收入持续递增难、农民社会保障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政府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机制落后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全国各地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四川省大竹县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科技普及化;积极引导,实现投入多元化;强化统筹,实现支持最大化,实现了农民致富愿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5.
全面小康与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建设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以公平保证和促进效率。现阶段应以建立农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为当务之急,这既是落实农民宪法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有效扩大内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王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57-58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关键是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好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小康是人和生态的一种实践关系,是人、自然、社会协同发展的社会状态,是良好生产方式的表现,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生态小康建设的基本内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生产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政治文明包括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各项民主制度、政策的落实,法治的实现和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阻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因素可以分为经济、制度、观念和文化四个层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与时俱进的原则,搞好经济,提高素质,引导实践,加强法制,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关于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其中包括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来,农产品相对过剩及其市场的相对约束使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阻碍,使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有所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农产品与消费群体之间还存在许多障碍。例如:中国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农民(占总人口的2/3),而农民散落在地域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在生 相似文献
20.
“小康”,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末所要实现的发展目标。它的含义是什么?能否用量化标准加以衡量?可不可以与国际标准进行比较?等等,都是亟待分析研究和认识把握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就上述诸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一、“小康”的含义和性质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小康”并赋予这一概念更多含义的过程。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前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他指出,“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1987年4月间,邓小平同志连续就小康问题发表讲话进行阐述。4月16日,他在会见香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