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婉语 (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社团 ,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婉语也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段 ,其功能主要用来“软化”或“美化”某些生硬、粗鲁或令人难以启齿的表达方法。即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交际者会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手段把话说得圆满动听 ,而且语言使用者也考虑到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 ,以避免对听者或读者造成伤害 ,通过使用一个礼貌的表达法及其它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来代替一个直接的、普通的说法 (孔庆成 ,1993)。一、婉语的语言特点在语言交往中…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无论是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依赖使用语言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这些知识 ,语言理解和使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或出现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3.
描写语言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发现,就是集团成员不总是采用同样的语言用法或表现出同样的言语行为,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语言用法或言语行为是由说话者所处的环境而决定的。近年来语言社会学家吸收了社会政治经济学、社会交际心理学等社会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在语言及语言变体的选择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并以此来说明一个语言集团选择和使用语言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离散性和连续性是语言研究中常常使用的两个概念,反映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按照Talmy的说法,如果对一个数量体形成的概念是在其构成整体中有分离或中断的情况,这个数量体就是离散性的;否则,对这个数量体形成的概念就是连续性的,即在其构成整体中没有分离或中断的情况。本文在Lan—gacker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中体现的离散性和连续性出发,强调了这两个概念的认知体验基础,探讨了这两个概念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两课”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上 ,存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遣词用语过雅过俗、对课堂语言的语音、语调、速度、响度等要素把握不准的问题。时至今日 ,教师主观内在的“不欲”或“不能” ,是影响课堂语言使用优劣 ,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主要原因。教师本身应该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事业使命感 ,提高对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具体应该从提升语法修辞等基本语文水平、研习教育教学理论中有关课堂语言技能的论述。总结别人和本人语言使用中的长短得失等方面着手 ,培养娴熟的语言技巧 ,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改善课堂教学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6.
在新疆,维吾尔语具有通用性,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公务的法定通用语言之一,它在新疆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交际中被广泛地使用,它不仅是新疆操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少数民族之间的族际语,而且已成为操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少数民族事实上的共同交际语。此外,维吾尔语的通用性使其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应用性。新疆少数民族跨民族交际选择维吾尔语的原因:语言特点相近;文化背景相同或相近;文字的借用;语言社会功能的强弱;历史和地理形成的使用习惯;语言使用者群体的规模;人文生态环境的开放程度;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7.
语言可以作为认同的载体,而认同感对语言习得和使用也有促进或阻碍作用。通过对民工子弟学校中四个自然班级的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普通话作为一个超越了地方性的变体,获得了外来少年儿童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8.
情态陪义是主体对基义 (所指 )的感情、态度和评价 ,它是言语性的 ,属于语用学范畴 ,是动态的、非规约意义 ,也就是说 ,情态陪义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而语境的范畴越来越宽泛 ,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 ,如作品的上下文、民族、地理环境、时代、使用语言的群体以及语言本身等 ,情态陪义在这些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或褒或贬 ,或喜或忧 ,或爱或憎 ,把握这些不同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汉语歧义语用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的语义模棱两可,有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它虽有阻碍信息交流、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不利一面,但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在许多特定的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酬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际的一种语言现象 ,由于每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人们所使用的应酬语也不尽相同 ,因此 ,英语学习者和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必须对跨文化方面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 ,从中找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以避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错误和误解  相似文献   

11.
一 一种语言的体系或成分,有两种不同的分布:一种是语言的地理分布,即一种语言的体系在地球的一定区域内存在、使用;一种是语言的异体分布,即一种语言的成分存在于其它语言体系中。从动态角度看,这两种分布都是语言扩散的结果。语言的两种分布反映了语言的两种不同的扩散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比较形成这两种不同分布的扩散方式的特点,并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搜神记》中人称代词和称谓词入手来考察书中文字的时代特征。第一大部分以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书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书其使用情况是符合魏晋时期的语言特征的。第二大部分搜集了书中出现的十分具有魏晋时期语言特色的一些称谓词的使用实例,从意义语义上分析其是否符合当时的和当时常用的语义一致或相近,结果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就人称代词和称谓词的使用情况而言,《搜神记》的语言很大程度上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事实。进而推论,《搜神记》中大部分的内容的写作年代都是魏晋时期,即原书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13.
简论回族语言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或使用两种语言,几个民族共同使用一种语言,这种现象古今中外都是常见的。一个民族使用什么语言,要不要兼通另一种语言,是由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决定的,而且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本文就回族使用汉语汉文的历史发展作些粗浅的探讨,企望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4.
英语歧义现象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歧义四种类型谈起,着重讨论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即运用语言各个平面上的同形或同音异义现象,就会在文学、广告文体及其他交际场合中起到讽刺、幽默等多种修辞作用,使听读者获得审美情感,达到更佳的奇妙的语言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它是语言中某些部分经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各个历史时期给英语习语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同时也反映了英语文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的一些方法。语言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语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时,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各个民族中均可找到反映本民族独特文化的词汇。如:常用词,英汉对它的理解差别也很大。在汉语中,“狗”往往为贬义中,“”却可以表示褒义词,,等,反映了英美人与狗的密切关系。在外语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传授象,这些词的读音、词义,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使…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语言接受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将语言权分为群体语言权与个体语言权,个体语言权一般包括语言的学习、使用、传播权。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个体语言权应该包括语言接受权,即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接受母语或国家通用语言的权利,而这种权利不应以任何理由被剥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明白”与“精确”是我们在讲话或写作中所追求的标准,但是不可否认,模糊语言却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指的是语言使用者所感到的使用某个语言符号同他所指对象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语言自身的有限性、交际双方背景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交际活动中发挥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它不仅可使语言更加礼貌,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幽默,还能使文学作品达到显著的艺术效果。模糊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欣 《理论界》2005,(11):180-181
语言能力指的是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并且说出来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句子的能力,交际能力是一套办法或创造性的程序,用以体现语言的使用。本文拟就如何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交际能力,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跨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着对女性不同程度的歧视,这种对女性的歧视反映在英汉语言中的称谓语中。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使用反映了其使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比英汉语言称谓语,可以看出在两种文化中对女性歧视的程度,也有助于挖掘其历史和社会原因,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对语言本身系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