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对於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而言,水是经济发展的命根子。本刊记者就如何进一步开发大西北、解决缺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专程采访了中国著名技术经济学专家,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吴季松司长。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经济发展重点现已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部转移。请您谈谈西北部开发需具备哪些条件,而水在其中又充当什么角色? 吴季松(以下简称吴):经济重点的转移,是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和国家安全考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西北的开发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基点是以知识创新和自然资源的可靠支撑,把科…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受《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杨波怀光中的委托,在珠海独家采访了正在中国公十的旅日*济学家周牧之博士。笔者就21世纪的亚欧大陆桥构想、中国的城市化、东南亚经济情况与中国经济情况的比较等三个问题,进行了专题采访。——关於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的构想问题笔者:据说,您1999年曾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推进现代丝绸之路构想》的文章,引起了国际财、政、学界的高度关注,是否确有其事?周牧之:是的。文章发表後反响很大,很多报纸也作了转载。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的魅力和中国中西部以…  相似文献   

3.
宋为民 《金陵瞭望》2006,(24):50-50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60%的疾病是由环境引起的,并郑重地指出: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癌症?是传染病?都不是,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生活方式病,公务员的生活方式病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4.
十七世纪法国宫廷史官拉辛是一位剧作家。有一天他在路易十四的宫廷花园里凝神积虑地踱着步.淅渐接近了团中池塘。一位正在园中修整花草的老园丁儡一抬头。看到拉辛在池塘边绕来转去.神色异常。不免心中生疑:莫非拉辛有什幺事要寻短见?他注意地观察着.可拉辛的神态和步履总是那样子。老园丁终于奔跑过去,拉住拉辛的胳膊哀求说:“先生。有什么事想开一点,您——您可千万别寻短见啊!”这一拉。倒使拉辛吃了一惊,如梦方醒:“什么?我要寻短见?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史自诞生国家以来,就伴随着国家间富裕和贫穷的巨大鸿沟,各国崛起和衰落的相互更替。世界各国近现代的经济增长,究竟是人类文明社会沿革过程中的一些偶发事件,还是有其产生的必然逻辑?进一步的问题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中一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此,戴维·S·兰德斯在《国富国穷》这一力作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记者:王蒙先生,您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著名作家、学者,我们想就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请您谈一谈看法。王家:很乐意接受你们的采访。咱们谈些什么呢?记者: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现在都处于个非常的历史时期。一是21世纪的钟声马上就要奏响,世纪末的情绪日益突出;另一个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很多人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一些迷茫‘j困惑,在文学上也是如此。您能否从一种大文化的范畴就当前的文学现状及发展走势作分析?王蒙:这个题目太大,最好我们就一些具体问题谈谈。记者:现在有一种明显的趋势是一切都向市场靠拢,文学也概…  相似文献   

7.
有人预测,21世纪是海 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加大。近来媒体上出现个新鲜词语“卖海”。许多人不禁要问,海洋也是商品吗,怎麽还能买卖?本刊记者就此方面的诸多问题专程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孙书贤司长。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的大陆海岸线约9700海里,另外还有许多大小岛屿,拥有广袤的海洋。近来一些媒体报道,在江苏等地有“卖海”给渔民的现象,是否预示着海域使用权也同陆地一样,将由无偿使用变成有偿使用?这种转变有何意义?孙书贤司长(以下简称孙):媒体报道的“卖海”现象是通俗说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等教育中最首要的问题是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美国(也包括在其它国家),科研与教学不相容论提得愈来愈多。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断言:大学教授搞科研就会把教学丢开;他们花在科研的时间是从教学中抽出来的;对科研的极大兴趣内含对教学缺乏兴趣;大学教师搞科研时把学生遗弃了…… 等,我们在对持这种观点的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它甚至反映在大学教师所提出的一般性评述问题中。人们常常向大学教授提这样的问题:您对科研感兴趣还是对教学感兴趣?您把时间花在科研上还是教学上?您的学校侧重…  相似文献   

9.
放风筝     
杲罡 《山西老年》2014,(8):43-43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来越狭溢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您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里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您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儿'银子',便叫您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征是全球化、数字信息化和金融化。世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对合格金融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以及对世界金融通行语言和通行标准的需求。这样一来,无论是投资人、企业还是金融管理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来衡量金融分析人员的知识水平、道德规范和专业化程度,从而建立起对他们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管理的金融资产的信赖。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就是这样一个标准。 CFA何以成为行业权威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  相似文献   

11.
张春田(以下简称“张”):彭老师,这些年您的研究非常广泛,也有很多成果出版。主要研究都是以英文发表的,中文世界的读者或许对您还不是太熟悉。我想借这个机会,一方面对您个人学术研究轨迹做一番追溯,同时也围绕一些具体的问题向您请教。您的第一本书《在电影里建构新中国:中国左翼电影运动》( Building a New Chi-na in Cinema:The Chinese Left-Wing Cinema Move-ment,1932-1937)大概是学界第一部专门讨论左翼电影运动的著作。当时,你为什么会去做左翼电影研究?  相似文献   

12.
问:您对早恋者的评价是什么? 答: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问:您对已经被老师和家长发现了的早恋学生有何建议呢? 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经济围绕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发展.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先导这一经济规律的演进框架,因此,培养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求的金融人才是21世纪广西经济发展不可跨越的现实使然.  相似文献   

14.
哪里先进入21世纪?还有5年,新的世纪就将来临。那么,世界上哪里首先进入21世纪呢,南太洋上的汤加塔布岛、贾瓦乌岛和查塔姆群岛的有关三方正在为此展开一场激烈论战:是以哪里最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还是以哪里先看到公元2000年的曙光来确定?汤加王国的首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面对中国经济即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河南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目前,河南经济虽未在世界经济大格局中找到一席之地,但正在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迈进.基于此,应该加速河南经济全面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加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着力培育跨国公司;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国际化;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WTO等世界经济组织凝聚力的增强、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以及贸易、金融、投资自由化等全球化因子的成长,经济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可以说,21世纪将是全球化的世纪。中国加入WTO,农业和农村将加快步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全面和深刻,农业和  相似文献   

17.
【摘要】 21世纪的人类处在快速金融化的发展进程中,整个世界被锁定在风险投资领域,所有价值通过市场抽象化为符号并在杠杆化的运作机制里不断进行创意发展。《21世纪资本论》中的收入不平等与生存世界金融化密切相关,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不平等加剧也成为必然趋势。从现代性的视角看,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是一个高度理性化、高度世俗化、高度价值通约的社会,它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性得到了解放、自由得到了发展。这也是一个二律背反的生存世界,它使人遭遇了纯粹的经济理性,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最终使人也被对象化为深度开发的衍生品。21世纪人类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借助金融化,超越金融化,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由李植教授主编的《宏观世界史》已于1999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教育部为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仔细拜读全书,笔者深深感到:《宏观世界史》是我国学者探索世界历史整体化进程的新成果,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一什么是世界历史?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达成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他们撰写的各种世界史著作一般都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或按社会形态)分期逐一叙述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历史,实际上是按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进行编纂,是…  相似文献   

19.
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21世纪将是什么样的世界?”“我应该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使他能立足于未来社会/’这些家长是很有远见的,他们从孩子未来的角度出发,力图使家庭教育更加有的放矢,更富有成效,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对世纪人才的素质和规格,是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ZI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介绍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未来人都应掌握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迫切希望物质与精神上的需要和谐起来,追求身心上的健全发展。正如一些学者预测的那样,20世纪的后10年,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将空前高涨;21世纪将出现第二次“文艺复兴”;“未来世界将是审美的世界”。作为美育活动方式之一的美术教育,按这种趋势发展将如何预测?美术教育如何开掘、建构青少年审美心理新的境界?美术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将会起到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这些问题应该是当今世界各国美术教育密切关注的课题。对未来美术教育的预测艺术的哲学──美学,以往所关注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