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一直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公平。马克思、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公平主要体现在按劳分配原则中 ,但这是平等权利中的不平等 ,认为只有实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毛泽东在实践中把避免两极分化作为公平的主要内容 ,贯彻按劳分配有失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新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下 ,把公平归结为有利于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模式 ,最终归结为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社会完善分配制度的三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实现分配公平,有赖于建立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分配公平包括三个环节,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公平.  相似文献   

3.
傅立叶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和罪恶,设想的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他认为在分配领域,要实现公平分配,和谐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社会制度基础;提出了按劳动、资本、才能比例公平分配产品的原则;反对在产品分配方式问题上的平均主义分配观点。傅立叶的公平分配思想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打上了时代局限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贫富失衡的社会需要产生衡平的法律机理予以回应,承载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功能的税法当仁不让是解决这一顽疾的首选。在分配不均的社会疾患直逼社会制度安排底线的当下,唯有重拾公平之法器,通过税法制度的调整,以达到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状态,方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以社会公平为目标,十分重视经济公平,他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同时,他又特别注重从生产力发展上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一方面,他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实现公平的目标,但同时否定平均主义,重视经济公平;另一方面,他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并始终如一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此,消除绝对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和加强法制建设,提供经济公平的环境,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职责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已十分明显,这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应通过一系列社会的、经济的、法律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调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实现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即价值规律充分作用的结果是贫富分化.西方经济学也认为市场难以解决公平分配问题.当今我国正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沂,价值规律同样起作用,怎样认识共同富裕,如何避免两极分化现象?邓小平关于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解决了一这个重大理论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系统地解读邓小平的分配思想。邓小平的分配思想经历了坚持按劳分配、先富带共富与克服平均主义到消除两极分化三个阶段。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分配过于悬殊;既要关注个人利益,又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既要重视发展生产,又要兼顾人民群众生活。分配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系统工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为激发和调动"经济人"趋利求富的欲望和动机,使国家和人民尽快脱贫致富,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其思想的着眼点在于效率;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并作为最终的价值旨归,其思想的重心无疑是公平。"先富"和效率只是手段和策略;"共富"和公平才是目的和归宿。在中国目前"先富"与"共富"远非完全和谐、甚至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的这些提法是对邓小平"先富"与"后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在新时期实现"效率和公平"和谐统一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0.
利益分配问题,在毛泽东的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邓小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了分配差距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合理差距是为提高效率,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这利于我们理顺分配关系,确定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格局,走出平均主义低效率的怪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