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是两湖地区在同一年内相继成立的两个比较正规的革命团体,因而具有可比性。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同异之点,对于正确认识、评价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两个革命团体均具有比较明确的革命纲领;自成立之日起便将武装起义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团体密切合作,彼此协同动作,并且已将两湖革命运动与孙中山领导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联成一体,他们均已成为孙中山在国内较早的朋友和同志,因而具有许多相同之点。但是,两个革命团体设立的组织机构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在会内外联络的方式不同,两个革命团体的归宿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寻求和联合同盟者(包括革命团体和党派),以打击共同的敌人,是他始终坚持的政治思想。考察孙中山政党联盟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团体式、“政党”式、革命政党式三种不同的合作、联盟方式。一、团体式联盟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在1904年前后在国内相继建立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等,都明显地带有分散性、地域性特点,它们那种各自为战、互不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柏文蔚是安徽早期辛亥革命的重要组织者。首先,他是安徽多个爱国与革命团体的发起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尤其是他创立的同学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具有“革命摇篮”意义的革命团体,他在此基础上与陈独秀一起创立了著名的“岳王会”,并领导和壮大了这一组织。其次,柏文蔚是促使安徽多支革命力量沟通、融合的枢纽式人物,其枢纽作用体现在:他是革命党与会党联络的重要人物,军学两界走向联合的纽带,还是皖南、皖北两大地域革命力量融合的桥梁。再者,柏文蔚较早制定和推广了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的策略,是革命派在军队中发展力量的重要推动者。综而言之,柏文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革命团体,首义之区的湖北在组团方面异常活跃.从花园山机关到共进会的建立,鄂籍志士虽然起了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但湘籍志士的参与则是湖北革命团体摧不垮、打不烂的根本原因.湘籍志士在团体筹组、新军改造、计划制定、起义策动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两湖志士的共同努力,团结各地志士,湖北革命的主观条件逐渐成熟,赢得了辛亥革命的主动权,从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5.
光复会与浙江会党关系十分密切,光复会对会党的联络、吸纳远胜同期的其他革命团体,而会党对光复会的影响也远较其他革命团体大。光复会“反满复汉”的纲领是受会党影响提出来的,一批会党领袖加入光复会并进入大通学堂学习,使会党成员的革命觉悟和军事素养有所提高,也使光复会有了亲密的同盟军,为其发动反清起义,光复浙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会党自身的狭隘、散漫等局限性以及光复会对会党改造的不足,也对革命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省城中等工业学堂“三杰”——赵师梅、赵学诗、陈磊虽不属于领袖和头面人物,但在武昌首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革命军旗的绘制者、革命团体的重要骨干、武昌首义的组织者、革命政权组建的参与者。阐述他们在武昌首义中的表现,有助于揭示革命领袖、骨干与革命青年之间、革命青年与这场革命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从而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1 清末留日学生运动首先是从组织爱国团体开始的。通过组建社团,留学生的反清爱国之举才由分散的行为成为一种集体行为,进而成为一种革命运动。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留学生的革命运动造成了未雨绸缪之势。 最早的留学生爱国团体是1900年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励志会。它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发刊《译书汇编》,专译欧美资产阶级启蒙名著,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对革命民主思想的传播具有启蒙作用。励志会的建立,激发了广大留日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纷纷组织爱国团体同乡会,从事反清爱国斗争。  相似文献   

8.
日知会──武昌革命之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章同志在分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原因时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不在别的地方而在武汉,并不是偶然的,在1904年以后,这里已经建立了革命团体,并有人坚持在士兵中进行鼓动和组织工作。在辛亥革命以前,这里有两个革命团体,一个是文学社,一个是共进会分会……当时这两个团体在事实上已经控制了湖北的新军……创造了革命的第一个胜利。”吴老充分肯定了文学社、共进会这两个团体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并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1904年后有人在土兵中进行鼓动和组织工作这一迹象。国民党元老冯自由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  相似文献   

9.
新民学会绝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以学术为主、政治为辅的团体,只是到后期才转化为一个纯粹的政治团体。它具有女性多、地域观念明显、组织完备、务实进取、注意精神与理性的结合等特点。它是五四时期湖南省领导革命运动的核心组织,具有伟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 ,《苏报》主人陈范 ,在革命派的影响下 ,与立宪主义决裂 ,走上反清革命之路。《苏报》也高举革命之旗 ,成为革命团体的机关报。由于《苏报》主张“排满” ,放言革命 ,清廷恨之入骨 ,随同帝国主义勾结 ,制造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件巨案———《苏报》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留日热潮的原因,同时叙述了留日热潮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两大作用:一是创办了100多种刊物,宣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二是由此而建立了许多革命的团体和进行的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文学团体南社创作的"革命文学"作品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的舆论宣传、思想启蒙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在之后保卫胜利果实的斗争中同样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一团体不仅创作了具有较强的批判力、号召力的战斗檄文,而且其中不少有识之士在辛亥革命反满反专制斗争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生命,文学团体南社在思想战线、革命战线都与辛亥革命的发展进程保持了较高的同步性,激励越来越多的人为辛亥革命不断奋斗,推动近现代中国的民族民主建设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在解放运动中同其他革命阶级、政党和团体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4.
马广志 《老友》2010,(10):9-9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的口才家。在革命活动中,他以演讲和口才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宣传革命思想,联络有志之士,组织革命团体,发动革命斗争。其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的机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相似文献   

15.
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传入中国,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对它所鼓吹的暴力和暗杀推崇备至,众多革命团体及同盟会都曾将暗杀当作革命的必要手段,遂形成辛亥革命时期的暗杀风潮.暗杀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党人急功近利等因素是分不开的.但它配合武装起义,造成了大规模革命一触即发的客观环境,有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的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了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17.
在革命浪潮激荡的1920年代,许多政党与阶级竞相标榜自身的革命性,而将政治对手扣上"反革命"的帽子,以此打压竞争对手并争夺政治资源与社会地位。由于受到流行一时的革命政治文化影响,即使是在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之间,甚至也出现了类似你死我活的激烈纷争。例如,新成立的商民协会与清末即已诞生的商会,虽然都是商人团体,过去通常称之为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团体,但两者之间同样也围绕着所谓"革命"与"反革命"的政治话语,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相互争斗,使商界内部一度陷于混乱纷争的局面。特别是颇有影响力的商会被扣上了"反革命"的黑帽,直接涉及商会存亡绝续的重大历史命运,因而在当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陶成章(焕卿)是辛亥革命以前浙江革命团体光复会的发起人之一,与孙中山先生关系非常密切。他生活俭朴,破烂的土布衣服补了又补,头戴毡帽,脚著草鞋,用麻绳做腰带。他这样贫困,但从不占一点便宜,真是耿介自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他革命责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的群众性诗歌团体,它对我国新诗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诗歌会紧密配合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为反帝反封大喊大叫,它大力倡导诗歌大众化,推动新诗与群众结合,使新诗放一异彩。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与中国诗歌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诗歌会的热情指导者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会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爱国教育团体,事实上,也是国内最早的革命团体。根据中国教育会主要成员蒋维乔的回忆,教育会创建于1902年4月,会址设在上海南京路泥城桥福源里。由蔡元培、蒋观云、林少泉、叶浩吾、王小徐、汪允宗、黄宗仰等人发起成立。继后陆续加入该会的有蒋维乔、钟宪鬯、吴稚晖、章炳麟、邹容、张继、林砺、陈范、何海樵、何山渔、杨笃生、苏凤初、徐敬吾、徐紫虬、蔡国亲、龚宝铨等人。爱国学社中加入该会的著名会员有章士钊、黄炎培、柳亚子、章行严、沈联、胡炳生、俞子夷、贝寿同、敖嘉熊、秦毓鎏、刘东海、刘季平、殷次伊、丁初我、徐觉我等人。中国教育会的设会宗旨是“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以中国教育会作为革命团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