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延英 《理论界》2022,(11):41-48
在解读永恒轮回学说时,学者一方面要将该学说作为一个原则或者概念来阐释,即廓清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阐述尼采对现实生命而非轮回的或者重复的生命的肯定。然而众多阐释并不能将这两方面的意义结合起来,无法实现该学说内部的自洽性。这一方面因为阐释者忽视了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和目的的双重性,即该学说对虚无主义的揭示与克服,另一方面因为阐释者没有意识到该学说的生理学维度。从生理学的视角来看,该学说既可以让人们认识虚无主义,同时又能让人们立足于生命本身来克服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哲学史观,通过对尼采"五个主标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梳理来阐述尼采的"哲学基本学说",把尼采归结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完成使哲学进入到了另一个开端———对存在及存在之真理的思的阶段。海德格尔的这一解读引起了整个哲学解释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尼采在中国”是当代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的研究多注意尼采学说中批判/解构的主题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而对尼采所构建的审美人生观的一面较少关注。本文以朱光潜论著为中心,分析尼采的“日神精神”如何被借用、转化为“人生艺术化”的思想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初步勾勒出尼采在中国的另一副面孔,并予客观评论。  相似文献   

4.
论福柯的"人之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福柯“人之死”的观点广为流传 ,但也引起了广泛的误解。本文记述了福柯“人”这一观点的特定含义 ,指出 ,“人”在福柯那里主要是人文科学意义上的“人” ,即有关人的观念、学说和思想 ,也即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福柯分析了对“人”的现代思考是从 19世纪出现的 ,到尼采为止 ,这种关于“人”的思考和观念趋于终结。因此 ,“人之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掉 ,而是一种始于19世纪的关于人的学说、观念和学科的死掉。而这种学科的死掉 ,同尼采的“上帝之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面对衰世的"暮气"和"断肢",龚自珍寓言式地拟构出"山中之民",以期拯救士林,尼采则创立"超人"学说,意欲以此来改塑人类.龚自珍的"山中之民"和尼采的"超人"学说,是在世纪末的浓黑包围中绽放出的思想火花,具有鲜活的气韵和惊天动地的效应,为世纪末的疲弱鼓荡起雄强的生命符码,为新世纪的到来设计出全新的人类雏形.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由于契合文化思想重建的时代要求,尼采学说盛极一时.据不完全统计,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田汉、茅盾、郁达夫、周作人、李石岑等人都曾是尼采的热情崇拜者、大力宣扬者和热心翻译者.在文学上,尼采学说的闪光,同样为现代中国作家带来了新的思想资源,新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期留下了一批尼采印痕的文学作品.这是尼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在诸多现代作家中,鲁迅、郭沫若虽然不是最早接触尼采哲学的人,但尼采对他们思想观念、文学创作的影响最为明显、最为典型.因此,比较两者对尼采接受、契合、疏离历程的异同,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解尼采早年文化理想及其内在矛盾是理解尼采早年思想与写作,尤其是理解尼采1876年思想转变的关键.尼采早年的文化理想是建设一种与现代文化完全异质的新型文化--艺术文化与悲剧文化.献身理想与强烈的自我意识,非理性的审美主义与理性的求知精神的对立,是尼采早年文化理想中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尼采逐渐抛弃了早年的文化理想,远离了叔本华与瓦格纳,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陈慕禅 《理论界》2023,(12):59-64
据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所见,尼采权力意志学说的一项独特贡献在于揭示了意志强力与生命内在性本质之间的源初关系。亨利认为尼采从激情的角度论说权力意志实质的做法,表明生命在“自行感触”等体验中接收到的情感是其强力的真正根源。亨利的这一解读不仅能够成为串联尼采各主要理论的突破性线索,更反映出他本人思想和尼采哲学之间深层的相通之处,即对生命内在性和情感性给予的至高关注。  相似文献   

9.
尼采的哲学是一种文艺性哲学。他所关注的对象和内容也是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所关注的对象和内容。同时,在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家成长的历程中,尼采起到了一位精神导师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尼采的一些哲学与美学学说,如反传统思想、超人理论、无意识理念和永恒轮回说等,对乔伊斯艺术观和创作的形成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尼采的语言观与其反传统形而上学思想之间存在着学理上紧密的逻辑关系。尼采反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就是试图通过对语言修辞特性的强调,来论证人类客观认识的不可能性。在尼采所处的那个时代,他的见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洞见了一些自命为科学的学说的荒谬。但根据现代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发展与实践,尼采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在逻辑上未必是周备的。  相似文献   

11.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审美人生观,这不仅在美学史 上具有革新的意义,而且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审美人生仍然有其非同寻常的意义。为此, 我们要加强美育,提高审美能力,以走向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2.
前言在《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研究之一》、《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研究之二》、《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研究之三》和《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研究之四》这四篇文章中,我已经扼要地和明确地提到我的如下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只确认私有的社会化经济才是商品经济,它既不同于原始公有的自然经济,也不同于专供奴隶主和封建主享受的那部分奴役性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私有  相似文献   

13.
略述我所考定的墨子里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述我所考定的墨子里籍张知寒历史上不论哪家学说,都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要想理解某种学说,就必须先弄清这一学说的创建者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如果不弄清这些问题,对全面正确理解某一学说是十分不利的。我们研究墨子,所以也...  相似文献   

14.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与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两人交往至深.在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能明显地窥探出他小说借鉴弗洛伊德学说的某些理论.而茨威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就有许多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文本中存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学说.  相似文献   

15.
儒家道德学说的当今价值梅焕庭儒家的道德学说,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远播海外,促进世界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儒家的道德学说,在历史上曾经受到激烈的抨击和批判,以至于全盘否定。我认为,这是很不公允的。诚然,作为封建社...  相似文献   

16.
张晓兰 《理论界》2014,(10):112-115
每个时代都有纠缠自身灵魂的基本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虚无主义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然而,虚无主义并非仅仅是当前之物或当代之物,它早就从我们背后走来,并且超越我们远远地向前伸展。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涵义上使用虚无主义一词,好像虚无主义已经是一个内涵明确、学界共同认可和众所周知的问题了。然而事实上虚无主义并没有得到深刻的反思和专门的探讨。虚无主义在当代成为了重要的哲学问题,其实这本身就是值得清理的。  相似文献   

17.
生命自我超越是中西哲学的一大主题。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性和超越性的建构使人类自我超越的归宿漂离宗教,尼采超人哲学力图使人类价值理想从天国的彼岸回到人间,克服了近代哲学生命终极关怀的超绝性和神秘性,从而与中国儒家哲学通过伦理方式沟通人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层面来实现道德的真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尼采和儒家哲学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和专制等级主义情结,使其生命超越论陷入空洞并不失反动之嫌。马克思所阐明的在“自由联合体”中的“自由而全面的人”真正地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达到了真正的善、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形成了对“超人”价值论和“圣人”境界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晚清尤其是五四时代的一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所面临的科学精神及方法匮乏的窘境。他们纷纷借力外来的思想文化资源输入新术语、新概念和新的批评方法,在中西文论比较、互鉴的宏大背景中重构中国文论的范式。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从海外留学归国后,开始把研究的重心从介绍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转向用这些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一些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诗歌领域花费了较大的精力。朱光潜诗论中比较多地接受了德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的有关诗歌起源、情趣和意象关系及静穆的观点与尼采美学思想密切关联;对诗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辨析借鉴了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莱辛的诗画异质的观点也影响到朱光潜对诗歌独立文体性质的分析。总之,德国尼采、立普斯、莱辛等域外的美学、文学思想不仅成为朱光潜阐释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有力工具,还在中西文化互鉴、互释的诗学空间中萌生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尼采否弃了自柏拉图一基督教哲学以来传统形而上学对世界进行的二元划分,坚持只有一个世界,即权力意志永恒轮回的世界。这个世界从整体或远处看显得荒谬且无意义,从局部或近处看却存在着神与人必须服从的永恒正义。正是在人应该如何生存于世的问题上,尼采给出了他最具建设性的提议,那就是让未来的哲学家立法、推行道德自然主义和生存审美化。  相似文献   

20.
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曾被认为是“五四”以后中国哲学的“第一流的”成就,然而我认为,这个学说根本不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从逻辑分析的角度对这一学说的主要困难进行揭示,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