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士,梵文Kulapati(迦罗越)的意译,佛教四众弟子中在家信徒的俗称。慧远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维摩经疏》卷一)居士的重要条件是家境富裕,足以为佛教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智(岂页)也说:“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观音义疏》)依此理解,“居士”这一名词的实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它通常指在家信徒中较有资产和地位的那部分人。本文所说的宋代“居士佛教”,沿用佛教史上的一般称谓,主要是指宋代官僚士大夫们的佛教信仰和活动;所说“居士”,非指世俗一切信佛者,而又限于他们的上层分子。  相似文献   

2.
一陈实庵及其批点本《西厢记》考清代毛先舒在《诗辩坻》卷四中说: 《北西厢》古本,陈实庵点定者为佳,别本多所改窜,浸离其故。如《董西厢》“我甚恰才见水月观音现”,语颇妙,而实甫仍之。俗本改“现”作“院”,与上“家”字偶,必欲为村塾联对耶。又如易“东阁玳筵开”为“带烟”者,亦复类此。又如易“马儿(屯廴)建行”为“逆逆行”,穿凿可笑,此类正多。至于平去入三声,虽有阴阳,而作者笔墨所至,亦不尽拘,亦欲歌者神明其际,乃悉用纤微绳之,因以窜易古本。诞哉。  相似文献   

3.
一、转词的含义 转词的定义在《马氏文通》(以下均简称《文通》)中有两处。一处在“外动字”章:“外动行之及于外者,不止一端。止词之外,更有因以转及别端者,为其所转及者曰‘转词’。”另一处在“内动字”章:“内动者之行不及乎外,故无止词以受其所施,内动之不得转为受动者此也。而施者因内动之行,或变其处焉,或著其效焉,要不能无词以明之,是即所谓‘转词’也。”那什么是止词呢?《文通》曰:“凡受其行之所施者,曰止  相似文献   

4.
《烦恼与菩提》是何士光新近出版的一部文集。仅从题目也可以看出 ,这是一部谈论佛教的书。正如著名作家韩少功所说 ,何士光仿佛真的是“志在传灯”了 ,所以 ,继《如是我闻》之后 ,又写出了这样一部新著。烦恼是一个佛教名词。佛教以贪、嗔、痴、慢、疑为烦恼 ,认为它是人生之苦的总根源。《智度论》七即有“烦恼者 ,能令心烦 ,能作恼故 ,名为烦恼。”而“菩提”则指彻悟之境界。“烦恼与菩提”显然是在说由烦恼而至解脱了。那么怎样才能由烦恼而达菩提 ?这是佛教的要旨之所在 ,也是本书的核心叙题。而全书论叙的总旨 ,就是以烦恼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家胡稚笺注《简斋诗集三十卷附无住词一卷》曰:“无住者,湖州青墩镇增舍之庵名也,公绍兴间奉调寓居焉。卷中诗词皆可考,而词亦多其时所作,故以题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庵名本此。”又《嘉庆一统志》卷二八七浙江嘉兴府古迹:“陈与义宅,在桐乡县青墩广福院后芙蓉浦上。与义自号简斋居土,扁所居日南轩。”老陈与义生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绍兴五年六月丁已,给事中陈与义充显漠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与义与赵鼎论事不合,故引疾求去。”胡稚《简斋先生年谱》:“绍兴五年已卯,六月,又以病告,除显漠…  相似文献   

6.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事过典故”即超越了过去利制所规定的旧例、常规.后人对“典故”一词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指典章、制度.如南来郑樵《通志·总序》云:“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认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二是指诗文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传闻、词语.我们所说的典故,一般是指后者.典故,就其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主要是指来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如唐李白《赠崔待卿…  相似文献   

7.
“更羸”源流考陈加亮,杨振国《战国策·楚策四》中有“更羸”一词,教学中多有争议。或谓“更羸”为复姓,或日姓“更”名“羸”,或云名为“更羸”,且“羸”在有关辞书中多作“羸”故考辨如下。孟庆祥《战国策注》云:“更羸,假托的人名”。《汉语大辞典》:“更羸,...  相似文献   

8.
“和合”一词最早见之于先秦典籍,如《国语·郑语》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合于百姓者也。”(注:五教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管子》中曰:“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墨子》中曰:“内者父...  相似文献   

9.
柳永年谱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今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人。《历代诗余》及朱彝尊《词综》均以永为乐安人,故有人据此谓永为江西乐安人,实误。 崇安,北宋属建州管辖,当时即是文风昌盛之邦。据《嘉靖建宁府志》卷四称:“建州至宋而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又《崇安县志》载:南宋学者刘子翚赞家乡崇安之地灵人杰,作歌曰:“屯田词,考工诗,白水之白钟此奇,勾章棘句凌万象,逸性高情俱一时。”诗中之屯田即指柳永,考工是指北宋诗人翁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状字章》是最复杂的一章,人们又常把状字同现代汉语的副词等同看诗、分析,因而问题愈来愈多,愈觉得难以理解。其实,马氏为状字下的定义是:“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害者,曰状字。””又说:“状字之於动字,亦犹静字之故名字,皆所以肖貌之者也。”“描画人物类其状日貌”(《洪武正韵》“容,容仪也。”(《玉篇》)也就是说“用来描画动作、状态的样子的实字,称为状字。”马氏还强调状字同静字一样都是用来描绘事物样子的字,不过静字用来描绘名字的样子,而状字用来描绘动字的。所以《马氏文通》的状字应包括我们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阿嵯耶”辨识杨德聪查阅古代云南的佛教史籍,“阿嵯耶”一词颇为显眼,它首先出现干《南诏图传·文字卷》记载,该文字卷云:从此,兵强国盛,辟土开疆。此亦阿嵯耶之化也!“遂即腾空乘云,化为阿嵯耶像。”“保和二年乙已岁,有西域和尚普立施来到我京都云:‘吾西域...  相似文献   

12.
“佛性”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佛教诸宗集中讨论的主题之一。《华严经》号称“经中之王”,虽然对“佛性”一词罕有提及,但历代以“佛性”为此经宗旨者大有人在。细读经文可以发现,经中所明“佛性”之义略同于“法界”,与《涅槃经》等专论“佛性”的经典尚有差异。与吉藏等十二家讨论“正因”“中道”的佛性论不同,《华严经》从“佛果”的立场来展开,可谓独树一帜。更为特殊的是,此经不是泛泛地对“佛性”做出界定和描述,而是突出了佛性的“用”,并以此对全经通说的菩萨行给予了深刻的解释。法藏大师《华严经探玄记》对“性起”的宏福阐释,彰显了华严宗的理趣、汉传佛教的丰采。  相似文献   

13.
朱熹将《论语·雍也》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注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庸与仁义道德连在一起。儒家鼓吹的中庸之道,就是要求人们处理事情中正、公平、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礼记·中庸》又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佛教《中道》亦言:“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即指  相似文献   

14.
腐败行为与价值失范章昌文腐败一词在汉语中的本义是指事物的腐烂或者变质。《汉书·食货志》上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1]《辞海》、《辞源》、《新华字典》诸辞书的解释大都缘于此。腐败一词被引用到我国的政治领域,泛指党政官员、...  相似文献   

15.
明词纪事序词最为有纪事也?又易为有断代之纪事也?溯其源,盖自诗之有纪事。自家计有功有《唐诗纪事》,清厉鹦继之有《宋诗纪事》,清陆心源有《宋诗纪事补遗》,陈丈石遗有《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抓清陈田有《明诗纪事》,近人邓之诚有《清诗纪事初编》,余复编《清诗纪事》全书。诸家之书,多或至百卷,少亦数十卷,自唐迄清,囊括配套。而词自唐、宋以来,卷快宏富,不亚于诗,独少纪事之编,探讨者恨焉。清人叶申芗《本事词》二卷,见于《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此不名“纪事”而实纪事也。张宗拥《词林纪事》二十二卷,…  相似文献   

16.
试论明清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明清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姚旭峰“才子佳人”并举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由来已久,《太平广记》卷三四四引唐李隐《湘录·呼延冀》曰:“妾既与君匹偶,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宋晁补之《鹧鸪天》词云:“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其内在涵义基本生成:即指...  相似文献   

17.
世人对“约法三章”典故的知悉始源于《史记》,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其本意谘经诹史,但尚未形成通说观点。对约法三章词语不当使用,徒增人们对其含义和内容的误解,约法三章内容的准确解读应回归特定历史语境与法文化传统。通过法释义学方法论分析可知,约法三章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法文化理念;其中之“约”一词并非契约,在私法上没有创设任何权利,而是约束、管制的意思。“法三章”从性质上而言,是刑法规范;从法益属性与法律体系科学性视角而言,专指杀人、伤人、盗各为一章。故约法三章之本意,即立法三章以约束父老。它虽是一个战前临时性举措,但事实上却成为汉王朝立法活动“汉承秦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反训内部的词义引申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词义现象,即一个词具有正反对立的两种意义,传统上被称作反训。这种现象早在汉代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晋郭璞在《尔雅》注中指出: “故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清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指出: “凡一字两训反复旁通者,……不可悉数。”直至今日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着这种现象的残迹,如“借”,既为“借出”亦为“借入”;“天真”,既指“单纯可爱”,又指“幼稚无知”。可见反训现象在汉语中一直存在着,这同汉语词义的发展规律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在前人及同行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反训内部的词义引申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匈奴法“拔刃尺者死”的确切含意问题──同林干教授商榷阿尔丁夫(Ardinhuu)《史记·匈奴列传》在介绍匈奴法律时,头一条即是“拔刃尺者死”。《汉书·匈奴传》同。可能是由干这句话浅显易懂,无须注释,故《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均未置一词。唐杜...  相似文献   

20.
谬误研究对传统逻辑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意义上的谬误(fallacy)是不正确的论证。在古汉语中意义相近的词有“誖”、“谬”、“乱”、“妄”、“狂举”等。严复译耶方斯《名学浅说》中称作“眢词”(“目无睛者曰眢,井无水者曰眢井,凡皆徒有形似而误人者。故辩而无实,名曰眢词”)。王国维所译《辩学》(1959,三联书店)称之为“虚妄”(“所谓虚妄者,谓吾人因不守辩学之规则而陷入谬误之推理者”)。谬误研究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是传统逻辑的主题之一。但遗憾的是,章士钊《逻辑指要》(1961,三联书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